第1378章 合作
赵虎采取了手下将领的建议,主动给南洋人送去了书信。
虽然他们和南洋打了这么多年的仗,表面上看应该是绝对敌对的立场。
可私底下,还是会有那么几个南洋将领的友谊。
甚至因为之前赵虎得知,镇西军的李成与西域诸国之间有所往来,甚至光明正大的做起了生意。
并且利用西域诸国带来的上好的货物,狠狠的赚了一笔。
就算前朝朝廷一直在克扣给与各军队的军饷。
仅凭交易、互市所带来的收益,就已经足够镇西军的军饷和开支用度了。
这一点,赵虎自然也是相当眼红的。
所以他也曾经想过搞一个互市,让自己的镇南军军饷也变得更加充裕一些。
但是赵虎这个人和李成不同。
李成赚了钱,是真的会分给手底下的将士们,他除了人有些愚忠外。
脑子是聪明的,手段也是高明的。
镇西军在李成的统领下,除了战斗力不行以外,其他方面都是很不错的。
说句不好听的,李成如果不是武将,而是户部的文官。
那么或许他真的可以在朝中做出一番事业,将来取代钱墨的位置也未尝不可。
那是个有能力的人!
可惜,选错了路。
反观赵虎呢?
镇南军这么多年来,在赵虎的统治下。
底层的士兵连最基础的吃饱穿暖都做不到。
所有的军饷全都提供给了军队的高层,比如赵虎和那些高级将领。
这样一个贪婪无度的人,就算真的开了互市,也不可能提供什么公平交易的平台。
看到利益后,赵虎脑海中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将其实。
这样的做法就导致互市根本开不下去。
倒是借助这一次的机会,认识了几个南洋商人。
也是通过他们,赵虎联系上了南洋的王室。
并且与对方沟通过后顺利的建立起联系,达成了合作关系。
南洋人对于能够劫掠那些华国边境还算是比较富裕的小村庄,可是抱着相当高的热情。
其实真算起来。
辽国当初之所以屡屡犯边,是因为他们不事生产。
每到冬天的确没有粮食吃。
如果不去劫掠当时大乾的百姓,他们的百姓就有可能会被饿死、冻死。
所以辽国侵犯大乾边境,是有客观因素存在。
当然,既然有侵略。
顺便劫掠一些人口,扩大族群的人口数量,抓一些奴隶帮他们做些粗活、累活,也是捎带手的事儿!
而南洋人想要侵略大乾边境的原因则与辽国完全不同。
南洋占据的地理位置其实相当不错,水草丰茂,物产丰富。
即使南洋人如同辽国一样不事生产,自然生长的各种水果和作物便已经足够他们填饱肚子。
饿死?
根本不存在好吧!
至于冻死?
南洋的地理位置就导致他们的冬天也是温暖如春。
就算是最冷的天气,只要稍微穿两件衣服,也不存在冻死的可能。
生活在这种优渥的环境当中。
导致南洋人其实是相当惫懒的,不思进取,也不搞什么发明创造。
很多生活方式都比较原始。
这也是为什么镇南军总喜欢称呼南洋人为南洋猴子的缘故,感觉他们原始的就像是一群未开化的猴子!
不过也正因为南洋人很少有人干活,更没有什么发明创造。
所以他们对于中原大国的那些精美的瓷器,以及盐铁茶等物,都有着很强烈的渴望。
想要一件东西该怎么办?
如果放在一个正常的华国百姓身上,想要什么东西,就凭自己的努力去赚取更多的银钱,花钱购买即可。
但是对于南洋人来说,想要什么东西当然要去抢呀!
早就已经习惯了不劳而获,面对什么事件,他们都会下意识地带入这种思维。
既然能不劳而获,为什么要付出努力?
前朝朝廷虽然迂腐、内斗不断,但那群文官最在意的就是面子。
当然不可能放任南洋人闯入到自己的领土,劫掠普通百姓!
辽国劫掠他们的百姓也就罢了。
毕竟辽国实力摆在那,他们打不过。
区区南洋小国,怎么敢的?
前朝,当然不是乾元帝那个废物,而是更早期的皇帝创建镇南军的时候,原本目的是为了彻底消灭南洋。
谁曾想南洋一带充斥瘴气,第一批镇南军抵达边界后,还没正式攻打南洋,便已经出现了水土不服的迹象。
士兵的身体因为过度虚弱,甚至出现了大批死亡。
当时的朝廷也担心,如果死了太多人会不好交代。
最终也不得不放弃,直接征服南洋的计划。
改为了创建镇南军,负责镇守边界,堤防南洋人闯入,欺辱边境的百姓。
早期的镇南军也的确发挥了他们应有的效果。
因为他们的存在,南洋人也的确不敢再轻易犯边。
让当地的百姓过了几年好日子。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镇南军的将领乃是世袭制。
朝廷给的军饷越来越少。
这就导致造价,后面几代将领其实都是贪婪的性格。
对自己管辖范围内的百姓和手底下的士兵极尽剥削之能。
把所有他们能拿到手的好处,全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至于百姓的死活?
谁在乎呢?
赵虎作为镇南军最后一代大将军,更是将他们老赵家骨子里的那份贪婪发挥到了极致!
周边的百姓没事就会遭到一番劫掠。
表面上看,劫掠他们的是南洋人。
实际上,到底是谁干的,还真不好说!
不过因为镇南军除了军户外,还有一部分士兵其实是从当地百姓当中征调来的。
所以参与这种事情的基本上都是赵虎带着高级将领以及他们手底下的亲信。
普通士兵是没有资格参与此事的。
否则让他们知晓真相,必然不会继续安心给镇南军以及赵虎等人卖命。
底层士兵哪里知道,他们的将军,很有可能就是背地里劫掠他们自己家园的真凶!
赵虎通过手段联系上了南洋人,并且与之达成合作后。
也就导致,征南大军抵达边境附近。
经常能见到南洋人出现,掠夺附近的村子。
南洋也好,镇南军也罢。
对如今的华国而言,其实都算是外敌。
而那些生活在边境的百姓,却是实打实的华国百姓。
到底是要先保护本国的百姓,还是先对付外敌?
这个问题其实没给田括太多思考时间。
因为他亲眼见证了第二个村子遭到屠戮,心中的愤怒无以复加。
为什么不能两件事情一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