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要重新当个华夏人实在是太难了

第26章 想试我的成色?

  漂洋在外三件事:防火防盗防老乡。

  经历过后世信息爆炸年代的人都知道,人在他乡,坑自己最狠的往往反倒是流着相同血脉的人。

  所以,作为一个合格的00后,杨兑既不相信老板画的大饼,也不相信陶泉给自己说的那些话……即便大马华侨一直以来在国人心目中的形象都不错。

  同样的,如果不是爪哇这个鬼地方给杨兑留下的印象更差,而本地人的职业素养和工作效率也跟三哥家有的一拼的话,他绝对不会同意陶泉提出来的在新公司实时的“三三制方案”……哪怕对方在做股权设计的时候,给他个人争取到了8%的股份,足足比最初的5%高了三个点。

  所谓三三制方案,是指:

  1、员工构成占比三三制,爪哇族员工30%,爪哇华族30%,马来族30%(虽然名义上是本地马来族,但实际上却是通过某些方式从大马那边调过来的)……至于华夏人,还是按照当地法律占比10%。

  2、核心岗位三方共管:即华夏人管业务、“马来人”管财务、华族管审计。

  所以,当三天后的泗水自由贸易区里,某家名为“金多多商贸公司”的小企业正式挂牌时,与之一起凭空出现的,还有将近三十号肤色深浅不一的新面孔。

  ………………

  “杨经理,第一批货物到了,请过目。”

  身材高瘦的黎毅示意手下人打开仓门,语气很平静:“数量不是很多,只有2930卷,但好在比较容易消化……陶先生交代过了,公司刚刚成立,尚在磨合期,这些胚布是拿来练手的。”

  微微顿了顿,黎毅声音微微放轻:“陶先生还说了,实在不行的话,直接找下家出手也可以……权当是给杨经理你积累经验了。”

  杨兑微笑着扫了这位昨天才第一次见面的董事会秘书一眼,意义不明地嗯了一声,转头却打量起眼前这偌大一仓库胚布起来。

  幅宽 1.5米,直径 0.4,高度 1.5。

  标准的外贸规格。

  不用检查,仅凭厚度就知道这些布料绝对没有在中间做过手脚……每卷绝对是标准的100米,卷重也绝对不会低于22KG。

  只不过……

  2930卷?

  意思就是整整两集装箱的货啰?

  而且还是40英尺的高柜箱。

  林家那边的手笔够大的啊,这么多哑柜货,竟然是送过来练手的?

  啧啧~

  杨兑走上前,摸了摸胚布的手感,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皱,又伸手要来了库单。

  “全都是涤纶,而且还是40HQ涤纶?”

  “原本的FOB价……0.55美元/米!?”

  杨兑的表情有些古怪。

  涤纶绝对是70~90年代最主流的人造布料之一,更是以性价比超群闻名于世。

  说白了,就是低端布料。

  但问题是,据杨兑这段时间的了解,华夏向爪哇出口的商品里,纺织类的产品虽然占了非常大的一个比例,但在涤纶这一块,多为平纹布、牛津布这些超低价布料;

  40HQ这种价格相对较高的涤纶布料占比很少不说,就算是有,每米的价格往往也就在0.3美元左右……这还是按照要求染了色的布料,要是胚布,价格就更低了。

  所以很明显,这批哑柜货绝对不是来自国内。

  至于那个倒霉蛋到底是棒子还是鬼子,那就不得而知了。

  黎毅脸上挂着一名下属该有的尊敬:“陶先生说,公司的主营业务毕竟是来料加工后再出口,因此运胚布过来无疑会更合适一些……而既然想要尝试货品增值的路线,哪怕是练手,选些品质更好点的胚布,总归也是方便些。”

  杨兑心里冷笑一声。

  我就知道,嘴巴上说的再好听,终究也是要手底下见真章的——这是来试我的成色来了。

  要知道,虽然当初提出来的方案是通过“增加货值来撬动退税杠杆”,但实际上为了安全起见,这批货是一定要消化在市场上的,不然光靠那些退税补贴无法吃饱不说,业务也难以长久持续。

  可问题是,东南亚各国虽然动则被冠以四小虎的称号,仿佛明天就能迈入发达国家之列了,但实际上这些称号含有相当大的水份。

  就拿四小虎之首的爪哇来说,这个总人口逼近三亿的人口大国,虽然明面上的数据还算漂亮,但实际上产值主要集中在雅加达、泗水等少数几个主要城市……如同南朝鲜著名的汉城经济圈一样,随着这些城市的发展加速,虹吸效应也越来越明显。

  所以对方送这批涤纶过来,其中的考验之意展露无疑。

  如今的爪哇,在消费行为上两极分化的越来越明显。

  城市那些白领瞧不上涤纶这种低端材料做的服装和家具,而占爪哇80%以上人口的农村居民和城市底层群体则是更加追求性价比,40HQ这种价格比普通涤纶高上不少的面料,如果你没选好切入点的话,很容易面临着两头不沾的尴尬情况。

  爪哇如此,诸如菲律宾、柬埔寨、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也同样如此。

  微微想了想,杨兑侧头看向黎毅:“直接送胚布过来,意思是印染环节打算放在爪哇这边啰?”

  黎毅有些诧异于杨兑的冷静:“泗水这边也有很多朋友等着吃饭……虽然平日里不经常见面,但却也不能不管他们。”

  言下之意很明显。

  杨兑鼻子里轻轻嗯了一声:“懂了,印染环节交到本地的话,大约会增加多少成本?”

  黎毅想了想,有些羞于启口:“虽然爪哇从几年前就打算大力发展本国的纺织业,但是这边的营商环境杨经理是知道的,所以……如果不太过在商言商的话,在这边印染,在不采用什么特殊工艺的前提下,这批胚布的成本大约会增加个40%~50%。”

  “如果要采用特殊工艺,那这个成本就不好算了……而且那些印染厂基本上用的都是十多年前的二手设备,工艺要求太高的话,未必做得出来。”

  在不狠狠压价的情况下,成本竟然要上浮50%?

  杨兑忍不住皱了皱眉头。

  虽然爪哇这边因为教育普及率过低造成的普通工人业务素养不高的问题直到后世都令人头大,各种部门隔山差五跑到企业里揩油的作风更是令人诟病。

  但是50%的成本上浮还是让他有些难以接受……后世的爪哇虽然同样做不了特别复杂的印染工艺,但这个环节一般只会上浮个15%~30%左右的成本。

  不过一想到如今是九十年代,而非全世界被东大带到卷的飞起的后世,他也就释然了。

  羊毛出在羊身上,不就是找个让这些本地人心甘情愿高价买单的切入口么?

  切~

  多大点事!

  杨兑点了点头,丢下一句“我知道了”,便转身朝外走去。

  只留下把不准情况的黎毅在原地跟其他人面面相觑……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