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四篇论文的投稿!
秦阙立马给师媛菲,夏竹打了电话让她们来院长办公室。
很快师媛菲,夏竹,郭鹏都过来了。
秦阙看着林教授,诚恳谦逊的请教:
“林教授,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和筹备,我们科室的吴主任团队,师媛菲团队负责的科研项目,已经到了出论文成果的时候了。我们医院的医生们对于论文投稿见刊这方面还是缺乏经验,所以还需要林教授指导指导。”
听着秦阙的话,林凯也是来了兴趣,他对于铁衣医院的科研成果同样很关注。
“秦院长说来听听?”
秦阙先大概的介绍了一下:
“目前为止,我们烧伤科的微粒皮移植课题组,最重要的研究方向是负压封闭引流方面的大课题,其中,第一个成果就是《双通道负压引流技术》的论文,由我们吴江主任牵头撰写。”
“第二个成果,属于微粒皮移植之中的小改良:《自体脂肪颗粒与微粒皮混合移植修复深度烧伤创面的技术思路》。这篇论文同样是吴江主任牵头负责。”
“至于第三个论文,则是我们的师媛菲博士和郭鹏博士一起研究的《AI创面愈合预测大模型技术》。师媛菲博士牵头。”
“第四篇论文,是由我指导,夏竹负责的《张力计下实时监测的小血管减张缝合技术》。”
“对于,这几篇论文的投稿期刊和思路,不知道林教授有没有具体的建议和推荐?”
“我们这一次的论文集中的投稿,也是为了后续的市级重点学科建设打下扎实的基础。”
秦阙说完之后,师媛菲,郭鹏,吴江等人也是虚心认真的看向了林凯。能够让浙省医学会烧伤科分会的主任委员来进行指导和推荐,这可不是一般医生能够享受的待遇,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
林凯听完之后,略微一思考,已经有了完善的方案。
“按照《浙省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以及我之前作为专家评审过的几个市级重点学科的经验来说,这些论文之中,你们科室必须完成两篇以上的影响因子大于5的sci论文。”
林凯在评审市级重点学科方面,可太有经验了,所以对于其中的科研指标,尤其是论文的要求太有发言权了。
“想要达到影响因子5分以上,那么至少需要你们的论文发表在中科院分区2区及以上的期刊!”
听着林教授的分析,夏竹一知半解。
郭鹏作为学阀二代,对于这种论文发表方面,那就是耳濡目染,立马给小学妹解释:
“所谓的期刊分区(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就是根据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 IF)对学术期刊的排名划分,主要有两种标准:”
“JCR分区(国际通用):Q1(一区):影响因子排名前25%的期刊(顶尖期刊,如《Nature》《Science》)。Q2(二区):排名26%~50%(高水平期刊,适合多数科研人员)。Q3、Q4:排名靠后,发表难度较低。”
“至于我们国内,更加习惯使用中科院分区:1区:前5%(更严苛,含金量更高)。2区:6%~20%(国内认可度较高)。3区、4区:影响因子较低。”
郭鹏又给夏竹用大白话解释了下:“打个比方,一区:学术界的“奥运会冠军”,难发但含金量极高。二区:“全运会金牌”,国内晋升职称常用。三区四区:“省市级比赛”,适合毕业或保底。”
听到这么一说,夏竹总算是清楚的了解下来。
“至于影响因子=该期刊前2年发表的论文在第3年被引用的次数÷前2年发表的论文总数。”
“举个例子:某期刊2021-2022年共发100篇论文,2023年这些论文被引用500次,则IF=500÷100=5.0。所以,影响因子越高,这个期刊越牛!”
对于郭鹏的细致入微的解释,林凯表扬了一下:“郭鹏的科研素养还是很高的,说的很正确。影响因子大于5的期刊,还都是要求比较高的。”
“对于你们这几个研究方向和论文的成果,我建议《自体脂肪颗粒与微粒皮混合移植修复深度烧伤创面的技术思路》、《双通道负压引流技术》两篇论文投稿《Burns》杂志。”
“《Burns》是国际烧伤协会的官方期刊,主要收稿的范围就是烧伤预防,创面修复,感染控制等领域,你们这两篇论文非常的合适。”
“该期刊的去年影响因子5.2,中科院2区。这本期刊的优势就是国际烧伤领域权威期刊,适合临床与基础研究结合的高质量论文,而且审稿速度相比于同领域其他期刊更快速。加上我的推荐,那就更快了,对于你们后续的市级重点学科建设技术很有帮助。”
秦阙等的就是林教授的这句话!
林教授继续说道:
“而且,我可以提前给你们透露一个消息,《Burns》的主编爱德华兹教授,是我的好朋友,这一次的长三角创面修复峰会,也将作为国外专家嘉宾出席。等你们论文成稿之后,我可以给你们推荐一下。”
“我相信以爱德华兹教授的专业度和眼光,一定会对你们的课题很感兴趣,也会很高兴在峰会上和你们见面长谈。”
听到爱德华兹教授,郭鹏回忆了一下,眼睛放光:
“爱德华兹教授,那可是米国加州大学烧伤与创伤中心主任,同时也是国际烧伤学会前主席!”
“哈佛医学院的博士,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烧伤外科的博士后,更是创造了全米国首个烧伤远程会诊平台,是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啊。要是能够在峰会上和爱德华兹深入交流,那可太荣幸了。”
“不过,爱德华兹教授在业内知名的毒舌但专业,拒稿都是亲自手写批注!要通过发表可不容易。”
听到爱德华兹的介绍,其余几人也都是呼吸灼热,有些期待起来和这样的行业大牛面对面交流。
众人也是惊讶于郭鹏的“医学领域”百晓生的能力。
林凯倒是对此见怪不怪,又继续说道:
“至于《AI创面愈合预测大模型技术》的论文,我建议你们投稿《Journal of Burn Care & Research》。”
“这个期刊特色就是聚焦烧伤临床转化研究,机器人手术,3d打印,AI大模型等新技术论文。特别适合你们的这个创新研究项目。”
“该期刊的影响因子5.1,中科院二区,也符合你们的要求。至于,这个期刊的投稿,倒也不用我操心,郭鹏你自己联系了。”
林凯别有深意的看向了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