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宋文豪

第31章 《浪淘沙·江上见纤夫》【求月票!】

大宋文豪 西湖遇雨 2556 2025-05-04 10:07

  “咳咳咳......”

  陆北顾嘴里的青团噎在了喉咙里把他呛得直咳嗽。

  再听这每一声“嘿咗”,里面竟似是掺了不知几斤血汗一般。

  独眼老船工眯起眼,用老树皮似的指头,指了指远去的盐船。

  “瞧见没?等过了江心岛,那边的拉纤的号子就得换‘平水调’,要是哪天你听见‘收纤调’,那就是有人要永远留在江底喽……”

  江风骤急,将最后半句叹息吹散在潮湿的空气里。

  泸州这段长江上舟楫往来,多是如陆北顾刚才所见的那艘船一样,是运送井盐的商船。

  川南自古就是重要盐产区,前唐的时候,剑南道梓、遂、绵、合、昌、渝、泸等州共有盐井460口,其中泸州淯井监极负盛名,淯井的深度甚至能达70丈以上。

  到了如今的大宋,泸州一带盐监的盐井也是日夜不息,白花花的盐块被装入竹篾筐,从山区运出来,由苦力扛上木船,顺长江而下。

  偶有纤夫在渡口歇脚,便见他们掏出铜钱买些路边茶摊卖的“江水豆花”。

  ——嫩白的豆花盛在粗陶碗里,浇上一勺茱萸熬出的红油,再撒把韭花,就着糙米饭囫囵吞下,吃得满头大汗。

  在搭载着马车渡江的大船上,他们一行人同样吃的是这个。

  嗯,不吃不饿,但刚才吃个青团反而给吃饿了。

  但李磐吃得很快,他三下五除二就吃完了一碗“江水豆花”。

  陆北顾随之恋恋不舍地放下勺子,因为他发现知县吃完了以后,其他人不管吃没吃完,也都“吃完了”,他不好意思格格不入地接着吃。

  “有什么感想?”李磐拿手帕擦了擦嘴问道。

  “眼见苍生疾苦,心头不是滋味。”

  陆北顾双手放在膝盖上,诚恳道:“可偏偏不知自己能做什么,又该做什么......”

  “世人常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可你知道《孟子》里面这句话的原文是什么吗?”

  不待陆北顾回答,李磐自顾自说道:“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先圣的意思,不要给理解反了——有道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得先顾好自己,顾好身边的人,再去想着天下人。”

  “至于你该怎么一步步地做?学圣贤学问,那是对得起自己,让自己跟懵懂之人不同,得见天地间的道理;而考科举、中举人,那是对得起亲朋家人,能让他们不跟着你吃苦受累,生活有所改善;至于中进士入仕,做些对得起自己良心,对百姓有益的事情,不论大小,都叫对得起天下人。”

  “我读了这么多年的圣贤书,看了这么多年的人和事,道理在肚子里藏了一箩筐,想要说出来随口能讲几个时辰......可说那么多有什么益处呢?君子在行不在言,今日简短说的这几句,便是我教你的道理了,希望你能记住。”

  听得出来,李磐所说的这些,皆是发自肺腑的感叹,而与其说是在教导陆北顾,其实更像是借景抒情在开导自己。

  “是,学生谨记。”

  “不过,让你顾好自己,顾好亲朋家人,也不是让你自私,让你不顾天下苍生,明白吗?”

  生怕陆北顾走极端,李磐又提醒道,可谓是煞费苦心了。

  毕竟有很多时候,满怀理想抱负的青年堕落成极端利己主义者,就是常年累月积累了足够的现实痛苦后,遇到了诱发的契机,可能只是一件事亦或是旁人一句话而已。

  他知道陆北顾家境不好,所以才特意这么说。

  随后,李磐忽然问道:“最近诗赋练习的如何?”

  “学了些格律、声韵,反倒写不出佳作。”

  陆北顾依旧诚恳,很是坦诚地说道:“总觉得心头平白被筑了一圈藩篱,限制住了。”

  “那就借着此情此景,吟阙词来!异日若是功成名就,看看自己写过的东西,提醒自己莫要忘了今日所见苍生之疾苦!”

  李磐拍了拍他的肩膀:“直抒胸臆即可,诗词贵在天性烂漫。”

  陆北顾点了点头,李磐的这个说法,倒是有点“性灵说”的意思。

  而当众吟词,其实一般来讲还是有点社死的羞耻感,不过此情此景,若是不写词以作留念,怕是再过一会儿也没这个感觉了。

  沉思片刻,陆北顾决定填一阙《浪淘沙》,押“一先”韵。

  《浪淘沙》是唐代教坊曲名,原为七言绝句体,因刘禹锡、白居易等诗人的诗作而闻名,五代时南唐后主李煜将其衍变为双调小令,又名《浪淘沙令》。

  在这个时代,李煜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是正体,格式是双调五十四字,前后段各五句四平韵。

  陆北顾朗声开口道。

  “滩险浪堆天,逆水难前。

  脚底生根脊刻川。

  一步一痕沙石烫,汗滴如煎。”

  “俯首背朝天,号子声连。

  风吹日晒不知年。

  多少人间行路苦,绳在谁肩?”

  李磐评价道:“此调虽题作《浪淘沙》,却别开生面,该令本来多写闺怨闲愁,此篇偏从纤夫身上取材,观‘滩险浪堆天’三句,以川流之险喻世途之厄,更见民生多艰。”

  “至于下阙,号子声连、风吹日晒,皆白描手法,颇有老杜‘三吏三别’之遗韵,‘风吹日晒不知年’一句,意境更显苍茫激越、悲壮沉郁,而‘多少人间行路苦,绳在谁肩?’则如祖逖中流击楫①,可谓君子立志矣!”

  听到了李磐认可的评价,还在为格律而有些惆怅的陆北顾也放下心来......或许更细节的东西可以日后慢慢打磨,但此刻的心境却是无法刻舟求剑的。

  他只觉得心中种种郁结、愤懑,随着这一阙《浪淘沙》念完,几乎就要消失无踪。

  紧接着几乎是福至心灵一般,他迎着浩荡江风一声长啸。

  长啸毕,陆北顾的心头像是“噔楞”一声扯断了什么枷锁一般,许多念想愈发地坚定了起来。

  眼前长江北岸泸州城下两水汇聚之处。

  沱江水极浊,长江水极清。

  ——————

  ①出自《晋书·祖逖传》,“祖逖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辞色壮烈,众皆慨叹。”古人常以此喻立志奋发。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