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从综武开始无敌诸天

第71章 蒙汗之死

从综武开始无敌诸天 游露伢 3180 2025-07-14 07:50

  “前日李宣身份败露时,臣便有谏言,当年朱彬一案疑云密布。这些日子护龙山庄数百密探昼夜不休,终得铁证……”

  面对众人审视,赵无视自袖中取出一道奏折,呈予皇帝与宰相。

  “朱彬勾结蒙古,实属无稽之谈!相关罪证,皆是有人蓄意伪造。此事,臣已禀明相爷。”

  末一句自是虚言,但此言一出,原本冷汗涔涔的贾似道,霎时如获救命稻草。

  他能跻身此位,纵使臭名昭著,也必是心思玲珑之人。

  从赵无视的言辞间,他已听出对方无意借此良机置他于死地。

  忙凑近御前,急扫奏章,见上头只推了两个刑部与大理寺官员顶罪,丝毫未涉他与曹正淳,心下顿觉宽慰。

  “竟有如此奇冤!时任大理寺少卿何明臻、刑部左侍郎韩宗……此二人竟收受蒙古重金行贿,被朱中丞察觉,恐遭弹劾严办,遂先发制人伪造罪证!”

  贾似道面如金纸,实则是被金帝遇刺驾崩所惊,此刻看来倒似被骇人案情所慑,竟浑然天成。

  赵无视郑重行礼:“臣恳请为御史中丞朱彬昭雪,追赠太子少保,并敕封李宣为永兴军路招抚使,统辖京兆府防务。”

  皇帝览毕奏章,心下仍自踌躇。

  一来,朱彬一案确系冤狱,铁证如山。

  然当年下旨之时,他亦曾亲笔朱批,加盖玉玺,如今发觉当初谬误之深,心下难免五味杂陈。

  再者,眼下攸关自家性命,为朱家平反以息李宣之怒,倒也无可厚非。

  但若要大加封赏,心下却又有所顾忌。

  此人前番毕竟斩杀钦差,难说对朝廷乃至他这九五之尊是否心怀怨怼。

  若赐予过重权柄,到头来反受其害,岂非养虎为患,自掘坟墓?

  然听闻赵无视所提“永兴军路招抚使”一职时,皇帝心中踌躇登时化作欣然。

  “皇叔此议甚妙!”

  只因这永兴军路,实乃金国京兆府路,即后世西安一带,如今早已不归南宋管辖!

  南宋朝廷不过为颜面好看,才虚设此路,北方其余诸路亦是如此。

  而今看似封赏李宣,实则朝廷分毫不损,无需调兵遣将,更不必耗费钱粮。

  最多,也就是给李宣发些俸禄罢了。能要几个钱?

  “陛下不可!”众人都满意了,只有曹正淳心下大急,“此獠斩杀钦差,分明藐视皇权……”

  “曹督主,令郎之死,本王亦感痛心。”

  赵无视意味深长地打断。

  “然李宣若真有反意,何不直取临安?他诛金帝、斩蒙哥,实乃为大宋除害!”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纵是曹正淳亦一时语塞。

  “且我义女海棠归来后告知,当日是令郎不由分说,便对李宣厉声呵斥,甚至当众辱骂其为叛贼之后,又率先出手。”

  赵无视两手一摊,作无奈状。

  “最终反被击杀,又能怪得了谁?”

  他这番言语看似为李宣开脱,实则另有用意——

  其一,为冤死的重臣平反昭雪,既可巩固贤王美名,又能赢得朝野称颂。

  其二,借此试探李宣对他、对朝廷的态度。

  虽说李宣叛离护龙山庄令他震怒,但赵无视并不认为对方一定会与自己为敌。

  细想之下,他自认对李宣只有恩情而无仇怨,对方离去多半是顾忌身份败露会遭朝廷毒手,而非对他怀恨在心。

  这一点,从李宣虽离开护龙山庄却仍心系家国,便可窥见一斑。

  至于诛杀柳生家之人,想必也是因其助纣为虐,不得不为——

  这些不过是赵无视一厢情愿的臆测罢了,只是从他的角度考量,倒确有道理。

  其三,眼下他尚未执掌大权,大宋依旧积弱,若有一员猛将能牵制北疆,于他于朝廷皆有益处。

  其四,也是最关键的一点:

  赵无视始终坚信自己已在《洗髓经》中暗藏后招,任凭李宣武功如何高强,于他而言不过翻掌可灭,故而从未将其视为对手。

  “两位爱卿皆为社稷尽忠。然皇叔所言在理,当初是朕失察,自当改正。贾卿,就依皇叔之意,拟两道圣旨。”

  曹正淳还待再辨,然皇帝却已下决心——还是自家小命重要。

  “其一,为朱彬及其家人平反昭雪;其二,册封李宣为永兴军路招抚使,总领该路军政要务……嗯,另加封开国武功侯!”

  贾似道亦不愿节外生枝,不理会曹正淳恶狠狠的眼神,只盼尽快安抚李宣这位杀神,当即俯首应道:“臣遵旨!”

  旋即匆匆往殿外而去。

  北疆,大漠。

  狂风卷沙,如刀割面。

  李宣伏身马背,青衫在风中猎猎翻飞。

  昨日中都城内那场惊世刺杀,已如野火燎原般开始轰传天下。此刻,他远眺蒙古大营,神色平静如水。

  蒙古金帐中,蒙哥抚掌大笑,络腮胡上沾着未干的奶渍。

  “真乃天赐良机!”他粗粝的手指重重戳向金国地图,“完颜家的小崽子们自相残杀,我蒙古铁骑当如快刀切酥油!”

  蒙古传讯倒也迅捷,一日间消息竟已传至此地。

  麾下大将兀良合台亦笑道:“大汗英明!待平定乃蛮部叛乱,转头便可南下灭金!”

  蒙哥豪气干云:“特木伦丧家之犬,何足挂齿?明日决战,本汗当亲临阵前!”

  这两年来,若非乃蛮部勾结诸部复叛,蒙古铁骑早已踏破金国皇都,何须以兵威逼迫金国攻宋!

  黎明将至,草原上杀气弥天。

  蒙哥昨夜闻听金帝遇刺,非但不惊,反觉天赐良机,正是意气风发之时。

  他决意一举荡平乃蛮部,即刻回师灭金,遂亲自披甲,立于阵前督战,以振军心。

  四周自是数百全副武装的亲卫,或骑马或步行,如铁桶般拱卫在侧。

  殊不知,在这众多蒙哥亲卫之中,一名黄脸虬髯的彪形大汉甲胄齐整,背负弓箭,腰悬兵刃,仅从头盔缝隙间露出一双冷若冰霜的眼睛。

  正是李宣暗杀一名蒙哥亲卫后,易容改扮而成。

  “大汗,还是回营为妥。”

  亲卫长也速答见冲锋在即,低声劝谏道。

  蒙哥轻蔑一笑,傲然环视数万大军:“区区乃蛮野人,能破我蒙古勇士的铜墙铁壁?传令,全军冲锋!”

  实则他此刻虽稍近前阵,却仍在万军拱卫之中,按常理确无危险可言。

  也速答亦不过是例行劝谏,见大汗心意已决,便策马退至一旁。

  随着蒙哥一声令下,传令兵立时吹响号角,挥动令旗,全军闻令而动。

  乃蛮部能周旋数年,全仗游击之策。

  如今蒙哥亲率大军合围,此战胜负已无悬念。

  战局很快步入尾声。

  “好!待此战结束,人人论功行赏!”

  蒙哥见大势已定,面露喜色。

  却不知,他侧后方一名亲卫,正随众弯弓搭箭。看似瞄准敌阵,实则箭锋已锁定其后颈要害。

  蒙哥全身披甲,后颈亦有护甲覆盖。寻常箭矢纵使近在咫尺,也难洞穿。

  但李宣何等人物?

  他运足毕生功力,灌注箭矢之中。

  “咻——”

  箭出如流星破空。

  在蒙哥与众人犹带笑意之际,箭矢轰然洞穿护颈甲片,瞬间将其脊骨震得粉碎!

  时间仿佛凝固。

  蒙哥瞳孔骤缩,头颅失去支撑,登时向下滚落,眼前迅速陷入黑暗。

  战车上那具披甲魁躯轰然倾颓,惊得周遭亲卫呆立当场。

  “大汗!”

  “大汗遇刺!”

  惊呼声如瘟疫般迅速蔓延。

  方才还气势如虹的蒙古铁骑,转瞬间乱作一团。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