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大雨滂沱夜
锦衣卫说穿了就是皇家奴仆,如今家奴弄得皇帝脸上无光,那就真的是有取死之道了。
赵雄很清楚,这种话不可能随便说,那么刚才对他的指责,便是南司官方的认定。
所以这意味着,他这次金陵之行彻底失败,别说立功受赏回去能保住职务都不错了。
“卑职万死,万死!”赵雄连忙请罪。
冷眼看着赵雄,王承起身说道:“接上谕吧!”
赵雄本以为有疏通关系的机会,哪知道上谕这就来了,这便让他神色大变。
看着左右的南司校尉,他便猜测自己应该完了,一会儿被就地拿下也不是没可能。
“吾皇万岁万岁万岁!”赵雄跪了下去。
王承方打开诏书,念道:“太上皇谕……”
赵雄以为是皇帝谕旨才怕得要死,眼下听到是太上皇便放松了些,但其心中人仍是深感忧心。
“赵雄行事疏漏,致使凶案蜂起,久悬未决,今朝野非议,地方怨声,皆尔办差不力过也……”
“着即免去赵雄巡盐之事,改任南镇抚司王承接掌,赵雄以戴罪之身协理办案,凡案牍卷宗、盐场关防、涉事人等,须尽数移交接洽……”
扫了眼赵雄,见这厮态度恭顺,王承方接着念道:“尔等食君之禄,当知雷霆雨露俱是君恩,望尔等重拾忠勤,勿负朕意。”
“钦此!”
事情已经清楚了,赵雄确实是被申饬,但只是被剥离了差事,官职却还是保住了。
这就是所谓的重拿轻放,此刻赵雄心里高兴得很,至少金陵这摊烂事甩出去了。
这一刻,赵雄是真感受到了太上皇的隆恩,暗道自己的忠心没有白费。
上谕念完,王承便命赵雄起来,随后就询问起巡盐的情况,尤其是亏空补足的情况。
眼下林如海已死,所以王承此番来金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筹银子。
二人聊了一阵案情,赵雄方询问起朝中情况,然后才得知事情闹得有多大。
二十多名御史言官连名上奏,要将他这为祸地方的奸徒处死,连皇帝都为此请示了太上皇,提议南镇抚司直接将赵雄羁押。
最终还是太上皇乾纲独断,重拿轻放把赵雄保了下来。
“太上皇隆恩,臣万死难报!”
朝着北方跪下,赵雄一连磕了十几个头,至少看起来是格外的虔诚。
“赵副千户,这边的事咱们尽快交接,最好是在本月内把案结了,给太上皇一个交代为好。”
“是是,正是如此!”
随后赵雄起身,引导王承往前面盐院去了,他要先跟手下人介绍这位上官,然后再聊更具体的案情民情。
当然,晚上的接风宴也必不可少,银子美女这些该送也得送,南司来的其他人也都不能落下。
事实上,赵雄此刻虽然心安了一些,可想到林家那姑娘在告他,且把杀害林如海的罪名扣在他头上,他便还是觉得头顶悬着一把刀。
所以在晚上宴会上,他也得把这些隐情添油加醋告知王承,让对方跟自己一条心对付林家姑娘。
扬州局面发生变化,对金陵官场也有影响,他们越发关注朝中风向。
太上皇在朝争中展示了权威,如今大明真正掌舵的还是他,皇帝要办个副千户都成不了。
所以这就会引人深思,眼下太上皇对皇长孙格外看重,往后到底帝座归属似乎还未可知。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所谓皇长孙并非是康宁帝之子,而是过世的慧悼太子之子。
而悼慧太子是太上皇嫡长子,原本的帝位接班人,可七年前却因涉嫌“谋逆”,而被太上皇本人赐死。
之后查明乃是诬陷,才让太上皇追悔莫及,追封他为悼慧太子。
当然,这些事对郑阳来说不重要,他如今却是在翻山过河,躲避追杀一路往安庆去。
他是六月初二离开应天,一连赶路七天后进了安庆地界。
从应天到安庆,其实走水路更方便,但危险性高出许多,所以郑阳选择了走陆路,而且是尽可能的走偏一点的路。
虽然走得不快,可他们这七八天走下来,还是让黛玉很吃不消,精神萎靡多数时候都躺在车上。
好在郑阳新买了一辆车,否则要是步行那才真的要命。
夜幕降临,他们的马车仍行走在路上。
这几天他们早起走一阵然后休息,之后再下午晚些启程赶路,直到入夜才找地方休息。
为的便是避开人多的时候,一方面是防备杀手追击,另一方面是躲避溃兵生事。
湖光江西的乱贼基本被平定,这段时间外面乱兵多得很,安庆等地官府都加强了盘问,这给郑阳二人也带来了麻烦。
“郑大哥……”
坐在车前拉着缰绳,听到身后车里传来的声音,郑阳说道:“水在箱子里,饿了有饼有糕点,你的药凉好了在铜壶里。”
黛玉醒了过来,其实是下意识的喊一声,以确认自己的郑大哥还在。
不知不觉间,她已对这位鹰犬产生依赖,乃至还有微不可查的情愫,只不过黛玉还未知晓。
“知道了!”
很平常的三个字,却是饱含深情。
郑阳却未察觉异样,而是抬头看了眼天空,乌云密布看来是要下雨了。
此时已在刮风,郑阳紧了紧领口衣袍,而后说道:“林丫头,你也添件衣服,一会儿只怕是要下暴雨!”
“郑大哥,咱们今晚还睡车上?”黛玉问道。
这几天他们只投店三次,只为了洗漱更衣等事,其余时候都是直接睡车上。
这辆车小雨还能凑合,但若是雨太大肯定不行,只因“车厢”是竹篾编成,根本无法应对滂沱大雨。
若问为何不买辆好车,一是郑阳已囊中羞涩,二是车子太好便太惹眼,很有可能招来麻烦事。
郑阳答道:“看看有无集镇,找个客栈住下。”
如今兵荒马乱的,想投民居万无可能,除非用强人家根本不愿收留。
何况所谓民居,居住条件还比不上马车,除非是那些地主之家。
但这些地主有些势力,去投宿容易起冲突,郑阳不愿因此杀人,所以最好的选择是住客栈。
当然,如果实在没有客栈,使用一些非常手段,在他看来也不是不行。
在他思索之间,已有大颗水珠滴落,这雨是说下就下了。
而且他说的没错,这雨变得越来越大,比所谓倾盆大雨犹有过之,乃至能见度几乎归于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