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59.皮肉修复
翌日,许安早早的就起了床,去找几个商会,找三个合适的活儿,介绍给了那些签订好契约的赶山人。
而王求善,则是挨家挨户的去处理他们面对的问题。
等一切忙活完,也就到了下午。
许安这回儿才回到家,草草的吃了些东西。
这次的签文,也算是结束了。
本身许安寻思着,下午去找吴虎完成刀剑的对练,结果搁家里还没歇息一会。
外边就来了好些个衙役。
许安这段时间也没干什么事,一时间也不知道他们来意。
但身正不怕影子斜,大大方方上前一问,才知道是县令请许安来县衙一趟。
“还是没放弃么拉拢我么……”
许安下意识准备推脱,但眼前忽然一亮。
虚拟面板出现在眼前。
【县令初来驾到,根基浅薄,想拉拢去一批自己的班底,而您就是他的主要目标之一。
他一番打听下,得知您所需求的物品,现想请您一叙】
而下面,飞出三根签条。
【中上签:赴约前往,完成县令委托的任务,处理“黄石村”匪患,可得二品机缘,小有危险,与山匪仇怨增加,但无其余伤损。吉】
【中中签:赴约前往……(与前者一样),但敷衍了事,解决一波山匪便回县,得三品机缘。吉】
【中中签:委婉拒绝,无机缘。平】
扫了一眼,面板,许安还是准备拒绝,可外边衙役好似看出许安的意思,连忙开口说道。
“许先生,县令说,他为您准备了一份礼物,可以治疗您妹妹脸上的伤,只希望和许先生一叙……”
听见这话,许安顿时一愣。
治疗自家妹妹面容的烫伤的事,许安有打听,但一直得不到有用的信息。
甚至这么久,他都有些放弃了。
以至于妹妹毁容的事情,成了许安的心头刺。
“看来这县令也是下了功夫,用药材换人情,让我去剿匪,从而加深我和山匪的恩怨。
山匪肯定咽不下这口气,之后要是上山,这些山匪肯定会报复我,那么我就只能投靠他……”
许安眼睛微微眯起,心里有了决断。
本身和那三爷,已经结了仇。
虱子多了不怕咬,再怎么罪。
许安又不上山,这些山匪还能发了疯,一堆人来县城杀他?
于是许安点了点头,和几名衙役说道:“行,带路吧。”
————
许安到了县衙,见过周正明,两人打过招呼,便一同进了书房。
让许安没想到的是,这周正明才一落座。
就取出那治疗面容的药材,说要赠予自己。
书房内,许安和县令在书桌前面对面而坐。
而桌上,摆着缠着金线的沉香木匣,匣中躺着几片泛着莹润光泽的花瓣,在日光下流转着淡金色的光晕。
“许安,早些时日,我听闻令妹面容之伤,便特地派人从西域寻来这'复面昙'。”
县令一边说着,一边指尖轻叩木匣,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惋惜。
“此花三百年一开,遇血即化,涂抹三日便能新生肌肤。“
对此,许安表面是惊喜万分,又欲言又止,可实际上,却心中冷笑。
“把交易变成人情,估摸着下边就是面露难色,让我这受了人情的人,开口询问县令为何愁眉不展……
这当官的没一个是善茬。”
果不其然,在许安假意推脱几番,收下这药材后。
这周正明自个人不走,也不让许安离开,又不说事情。
一个劲的在那叹气,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虽然说许安能装作没看懂的样子,直接离开。
但这么一来,肯定是和县令结了怨,后边还得开个做中间人的小楼,免不了和县令打交道。
于是许安望着县令,便顺着他的意思,装作关切地问道:“大人如此忧心忡忡,可是遇上了什么难事?
若有用得着草民的地方,尽管开口便是。“
周正明闻言,眉头皱得更深,起身走到窗边。
望着外头渐渐西沉的夕阳,语气沉重道:“实不相瞒,这些时日,匪患愈发猖獗。
县城外张家村、李家集等好几个村落,都遭了山匪洗劫。
可怜那些百姓,才开了春,本身就活的艰难,现如今,又被抢得一干二净。”
说到这,他转过身来,眼中满是无奈与焦急:“本官初来乍到,对这玉泉县的情况还不熟悉,手下能用的人也不多。
想派兵剿匪,却又怕兵力不足,反而让百姓陷入更大的危险。”
说到这里,他重重叹了口气,“每每想到那些受苦的百姓,本官就寝食难安呐!”
同时,周正明目光灼灼地看着许安,似是在等待着什么。
而许安心中早已明了,这一番苦肉计,终究是要引他入局。
许安心里早就有了决定,于是将计就计,装作思索片刻后说道:“大人心系百姓,令人敬佩。或许草民能出些力......“
听见这话,周正明顿时走上前,一把拉住许安双手。
“许壮士,此话当真!”
“当真,当真。”
“好!果真是英雄出少年!估计后天,山匪就会洗劫这黄石村。
我明日为您备好马匹,我就在玉泉县,望许壮士凯旋而归!”
————
次日下午,许安就到了黄石村。
山匪袭击村落的消息,已经传了过来,此时村子里不少汉子已经去投靠别处亲戚。
留下来的,大多数都是老人,以及一些没了爹娘,跟着爷爷奶奶的孩子,壮年已经少的可怜。
许安骑着马踏入黄石村,脚下的石板路坑坑洼洼,两旁低矮的土坯房错落而立。
村口的老槐树依旧郁郁葱葱,树下石磨旁,几个老人愁眉苦脸的围在一起,不知道在说些什么。
等许安骑马到了槐树边,一位拄着拐杖的老者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满是警惕。
“您……您是来收粮食的大王……?”
对此,许安翻身下马,抱拳行礼:“老伯,我是县里派来的,听说山匪可能要来,特来看看情况。”
老人们闻言,这才没有那么恐慌,但也没有露出喜色,反倒是脸上露出忧虑。
早些年,县里也派过人来。
而且极其狂妄的说:我们在这,山匪就不可能带走一样东西!
说得确实没问题。
他们在的时候,山匪确实带不走。
但总有不在的时候吧?
自己这些百姓,还是一样遭殃。
槐树下,另一位老人叹了口气,指着远处几个正被一个中年孩子领着往一处房屋走的孩子。
“家里的壮劳力都走了,就剩些老骨头和娃娃。
后生,你也走吧,俺们这地方……没得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