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沈儿峪风云

第3章 徐大将军定北策 王保保夜袭东南垒

沈儿峪风云 老林飞狼 5793 2025-06-10 08:53

  且说赵德回到自己的营帐,缓缓坐在床边,思绪如潮水般汹涌澎湃,不由自主地回想起那二十多年前的那些刻骨铭心的往事。那是一个酷热难耐的夏日,烈日炎炎地悬挂在天空之上,仿佛要将大地烤焦一般。赵德所在的明军部队,正严阵以待地与敌军在一片广阔无垠的平原上对峙着。战场上,那猎猎作响的军旗,仿佛是在向敌人宣告着明军的威严与决心;那一声声嘶鸣的战马,仿佛是在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奏响激昂的乐章;而士兵们那震耳欲聋的喊杀声,更是直震得人耳鼓生疼,仿佛要将整个天空都撕裂开来。

  赵德手持长枪,身着那沉重而冰冷的铠甲,汗水如雨水般顺着脸颊不停地流淌下来,滴滴答答地滴落在脚下那被烈日晒得滚烫的土地上,瞬间便被蒸发得无影无踪。他紧抿着嘴唇,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与果敢,仿佛在告诉自己和身边的战友们,无论前方等待着他们的是什么,他们都将毫不畏惧地勇往直前。

  “冲啊!”随着一声令下,明军如同一股势不可挡的汹涌洪流,如离弦之箭般向着敌军冲去。赵德呐喊着,跟着队伍奋勇向前,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为了大明,为了国家,为了心中的那份正义,他们必须战斗到底。刹那间,刀光剑影闪烁,鲜血四溅,那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形成了一首人间炼狱般的悲歌。

  赵德看到,身旁的战友们一个接一个地倒下,他们有的是被敌人的刀剑砍中,有的是被战马的铁蹄踏中,有的则是在激烈的战斗中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看着战友们那痛苦的表情和渐渐失去生机的眼神,赵德心中悲愤交加,那股强烈的战斗意志仿佛瞬间被点燃到了极致。他手中的长枪舞动得如同一条灵活的游龙,不断地刺向敌人,每一次刺出,都带着他心中的愤怒和仇恨,仿佛要将敌人彻底斩杀殆尽。

  突然,一名敌军骑兵挥舞着那把寒光闪闪的大刀,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般朝着赵德冲了过来。那骑兵满脸狰狞,眼中闪烁着凶狠的凶光,大刀带着呼呼的风声,仿佛要将赵德劈成两半。赵德来不及多想,本能地将长枪一横,用尽全身的力气挡住了这致命的一击。巨大的冲击力瞬间传遍了他的双臂,让他感到双臂一阵发麻,脚下也不由自主地踉跄后退了几步。但他并没有退缩,而是咬紧牙关,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再次挥舞着长枪,向着敌人冲了过去。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赵德仿佛变成了一个战斗的机器,他忘记了疲惫,忘记了伤痛,心中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击败敌人,保卫大明。他不断地穿梭在敌阵之中,用长枪挑翻了一个又一个的敌人,身上也被敌人的刀剑砍出了一道道深深的伤口,但他却仿佛感觉不到疼痛一样,依然顽强地战斗着。

  就在赵德陷入了激烈的战斗之中时,他突然听到了一阵熟悉的呼喊声。他抬头望去,只见不远处的山坡上,一群明军士兵正挥舞着旗帜,大声呼喊着他的名字。他心中一暖,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他知道,那是他的战友们在为他加油助威,在等待着他的归来。

  随着战斗的持续进行,明军逐渐占据了上风,敌军开始纷纷溃败。赵德也趁机发起了最后的冲锋,他带领着身边的士兵们如猛虎般扑向敌军的主将,将其斩杀于马下。敌军见主将已死,顿时士气大落,纷纷缴械投降。

  这场战斗,赵德表现得极为英勇,他的英勇事迹也很快在明军之中传颂开来。多年后,当他再次回忆起那场战斗时,心中依然充满了感慨和骄傲。他知道,那是他人生中最为辉煌的时刻,也是他为大明立下的赫赫战功。而如今,他又重新回到了王保保的麾下,他相信,凭借着自己的经验和勇气,一定能够为大元的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突然,元军帐篷里传来皮鞭抽打声和惨呼。那皮鞭如毒蛇般在空中飞舞,每一次落下都伴随着降将的痛苦呻吟。赵德贴着地面挪近,他的心在胸膛中狂跳,仿佛要冲破胸腔而出。透过那毡帐的缝隙,他看见王保保正用镶金皮鞭狠狠地抽打一个明军降将,那皮鞭上的倒刺在月光下闪烁着森然的寒光。

  那降将虽满脸血污,却依然挺直了脊梁,咬牙骂道:“王保保,你这草原狼早晚落得个剥皮抽筋的下场!”他的声音中充满了不屈和愤怒,仿佛是一把锋利的剑,直刺向王保保的内心。

  “剥皮?”王保保冷笑一声,将皮鞭绕在手腕上,眼中闪过一丝残忍的光芒。“本帅要让徐达看着你们生不如死。明日卯时,就在两军阵前活剐了他!”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威胁和挑衅,仿佛是在向徐达宣战。

  赵德悄悄退回来,他的后背早已被冷汗浸透。他知道,王保保是个心狠手辣的人,他说到做到。他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初见徐达的场景——那时候他们在采石矶血战,徐达赤膊提刀冲在最前,胸口被箭射成刺猬还在喊杀。他的勇猛和无畏让赵德敬佩不已,也让他坚定了跟随徐达的决心。此刻帐中议事的徐达已鬓染白霜,却仍是当年那个让元军闻风丧胆的“徐老虎”。他的眼神中依然透露出一股威严和霸气,仿佛能够震慑住一切敌人。

  子时三刻,明军东南垒突然响起梆子声。那声音如同死神的召唤,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赵德从土坡上望见,元军黑甲骑兵如潮水般涌来,弯刀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仿佛是一片片死神的镰刀,要收割明军的生命。

  “是王保保的怯薛军!”他扯着嗓子大喊,声音中充满了惊恐和紧张。同时,他将腰刀狠狠插进土里,固定住火把,那火把在夜风中摇曳着,仿佛是一盏微弱的明灯,为明军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东南垒守将汤和不慌不忙,他深知元军的厉害,但他也不会退缩。待元军冲到百步之内,他猛地挥旗:“放!”霎时间,床弩发出雷鸣般的轰鸣,粗大的弩箭如巨蟒般穿透骑兵的重铠,将元军射倒在地。那场景十分惨烈,元军的鲜血染红了地面,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血腥味。

  但元军悍不畏死,他们踩着同伴的尸体继续冲锋,前排骑兵竟用弯刀劈开床弩的绞盘,冲过了床弩的防线。他们如同一群疯狂的野兽,向明军扑来。

  赵德手持腰刀,紧张地注视着前方。他知道,接下来将是一场激烈的战斗,他必须保持冷静,才能在战斗中存活下来。他看着元军越来越近,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恐惧,但他很快就将这种恐惧压了下去。他告诉自己,不能害怕,不能退缩,必须勇敢地面对敌人。

  就在元军快要冲到明军阵地时,汤和再次挥旗:“放火箭!”顿时,无数火箭射向元军,火箭点燃了元军的盔甲和马匹,元军顿时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他们惨叫着,挣扎着,试图逃离火海,但火势越来越大,他们无法逃脱。

  赵德看着元军在火海中挣扎,心中涌起一股快意。他知道,这是他们的胜利,是明军的胜利。但他也知道,这只是战斗的开始,接下来还有更激烈的战斗等待着他们。

  此时,徐达骑着战马来到东南垒,他看着战场上的惨状,眼中闪过一丝悲伤。他知道,这场战斗将会给双方带来巨大的损失,但他也知道,这是战争的必然结果。他下令道:“继续坚守阵地,不要让元军突破我们的防线!”

  明军将士们齐声回应:“遵命!”他们的声音如同一股强大的力量,鼓舞着每一个人。他们知道,他们是为了国家而战,为了荣誉而战,他们不能退缩,不能失败。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明军与元军展开了激烈的厮杀。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明军始终坚守着阵地,没有让元军突破防线。王保保见无法突破明军的防线,心中十分焦急。他知道,如果不能尽快打败明军,他将面临着失败的命运。

  于是,他下令元军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但都被明军击退。在战斗中,赵德表现得十分勇敢,他手持腰刀,左冲右突,杀死了无数元军。他的身上也受了多处伤,但他依然坚持战斗,不肯退缩。

  终于,在黎明时分,元军停止了进攻。他们看着明军坚如磐石的防线,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沮丧。王保保知道,他已经无法打败明军,他必须寻找其他的办法。

  徐达看着疲惫不堪的明军将士,心中充满了感慨。他知道,这场战斗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也给明军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他下令道:“打扫战场,救治伤员,准备迎接下一场战斗!”

  明军将士们齐声回应:“遵命!”他们知道,他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他们不能松懈,不能骄傲。他们要继续为国家而战,为荣誉而战。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明军与元军又进行了多次战斗。每一次战斗都十分激烈,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明军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不断地打击着元军的士气。

  混战中,那场面当真是惊心动魄,仿佛整个世界都陷入了混沌与厮杀之中。赵德眼疾手快,抽出腰刀扑向那个举着狼牙棒向汤和砸去的元军百户,刀锋堪堪架住狼牙棒的瞬间,虎口如遭电击般一阵发麻,那巨大的冲击力让他心中不禁一凛。

  那元军百户瞪着铜铃般的眼睛,眼中闪烁着凶狠与疯狂,仿佛一头被激怒的野兽,突然张口便向赵德的耳朵咬去。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赵德急中生智,凭借着多年的战斗经验,用刀柄猛地击向对方的喉结。那百户被击中后,喉结处传来一阵剧痛,不由自主地松开了紧握着狼牙棒的手。赵德顺势反手一刀,温热的鲜血瞬间溅满了他的满脸,那刺鼻的血腥味在空气中弥漫开来,仿佛是死亡的气息。

  “老卒,好样的!”汤和的声音在这混乱的喊杀声中显得格外清晰,他的眼中满是赞赏与欣慰。赵德抹了把脸,看着自己手上的血迹,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豪情。就在此时,他突然发现天边泛起了鱼肚白,那预示着黎明的到来,而元军的攻势也终于渐渐缓了下来。

  东南垒前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尸体,明军士兵们踩着血水,忙碌地收拾着断箭,那场景让人心中不免涌起一股悲凉。赵德蹲在篝火旁,烤着湿透的裤脚,思绪却渐渐飘远。他突然感觉到靴筒里渗进的血并不是自己的,心中不禁一紧,仔细一看,那元军百户的狼牙棒上,还嵌着半截带血的指甲。这半截指甲仿佛在诉说着刚才那场激烈战斗的残酷,也让赵德心中涌起了一股莫名的寒意。

  中军大帐里,徐达静静地盯着沙盘,陷入了沉思。常茂领着重伤的汤和走了进来,汤和的右臂缠着渗血的绷带,脸上满是疲惫与痛苦。“大将军,王保保这招声东击西着实厉害,若不是您及时派援军……”汤和的声音有些虚弱,但眼中却依然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徐达微微点了点头,用红绸在沙盘上标出了元军撤退的路线,眼中闪过一丝沉思的光芒。“他这是在试探我们的虚实。”徐达缓缓说道,“不过,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必须要保持警惕。”他转头看向赵德,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老赵,你带些弟兄去元军营地附近唱小曲,要让他们睡不着觉。”

  赵德心中一凛,他明白徐达的用意。这是一种心理战术,通过在元军营地附近制造噪音,扰乱他们的休息,从而影响他们的士气。“遵命!”赵德响亮地应道,心中涌起一股豪迈之情。

  夜幕降临,赵德带领着一群弟兄悄悄地来到了元军营地附近。他们分散开来,开始唱起了小曲,那悠扬的歌声在夜空中回荡,仿佛是一种无形的攻击。元军营地中的士兵们被这突如其来的歌声惊扰,心中不禁涌起一股烦躁与不安。他们试图找出歌声的来源,但却始终无法找到。

  在元军营地中,王保保正坐在帐中,听着那悠扬的歌声,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怒火。他知道,这是明军的一种心理战术,旨在扰乱他的军心。但他却无法阻止这种歌声的蔓延,心中不禁感到一阵无奈。

  与此同时,明军的营地里也在忙碌着。徐达下令每座营帐都要多点三堆篝火,再让伙夫连夜敲锅铲,制造出一种热闹的氛围。这种做法不仅可以让明军士兵们保持警惕,也可以让元军误以为明军正在准备发动进攻。

  在这漫长的夜晚,赵德和他的弟兄们一直在元军营地附近唱着小曲,他们的歌声仿佛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不断地打击着元军的士气。而明军的营地里,篝火熊熊,锅铲声不断,那种热闹的氛围让元军心中不禁感到一阵恐惧。

  终于,天边泛起了鱼肚白,元军终于退去了。这场混战虽然残酷,但明军却取得了胜利。赵德和他的弟兄们带着疲惫与喜悦回到了营地,他们的脸上满是自豪的笑容。

  中军大帐里,徐达看着眼前的众人,眼中满是欣慰。“这场战斗,我们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我们不能骄傲自满。”徐达严肃地说道,“王保保是个难缠的对手,我们必须要保持警惕,随时准备应对他的挑战。”

  当夜,明军营地响起此起彼伏的敲锅声,混着“说凤阳,道凤阳”的歌声飘向骆驼峰。赵德带着十几个老兵躲在灌木丛里,扯着嗓子唱得走调,惊起一群夜枭。远处元军营帐传来叫骂声,还有人用生硬的汉话喊:“闭嘴!”

  赵德却越唱越起劲,忽然想起年轻时在秦淮河边听的小调。他变着花样唱《茉莉花》《绣荷包》,唱到动情处,竟看见对面山坡有元军士兵探头张望。等他唱到“奴好比月里嫦娥下九重”时,几个元军甚至跟着哼起了调子。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赵德悄悄撤回营地。路过俘虏营时,他听见里面传来呜咽声——正是白天要被活剐的那个降将。“兄弟,挺住!”赵德隔着栅栏塞进去个硬饼,“大将军不会不管咱们!“

  营内突然亮起火把,徐达带着亲兵匆匆走过。赵德瞥见他腰间佩着的玄铁剑——那是朱元璋亲赐的尚方宝剑,剑柄上的龙纹在火光中吞吐着寒气。这一刻,他忽然明白徐达为何让他们唱小曲——不是扰敌,是要让元军知道,明军根本没把他们放在眼里。

  当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时,骆驼峰上传来震天动地的战鼓。赵德爬上瞭望塔,看见王保保身披银鳞甲,骑在雪狮子马上,身后十万大军旌旗蔽日。但仔细看去,不少士兵眼皮浮肿,握刀的手都在打颤。

  “出击!”徐达的将旗猛地挥下。明军战鼓如雷,常茂一马当先,手中丈八蛇矛挑飞元军先锋的头盔。赵德跟着步兵方阵冲锋,听见身旁新兵牙齿打颤的声音,他扯着嗓子喊:“别怕!咱们有徐老虎镇着!”

  混战中,赵德看见王保保被常茂逼得连连后退。那雪狮子马突然前蹄失蹄,王保保滚落马背,头盔甩出去老远。就在常茂的长矛即将刺穿他咽喉时,一支冷箭飞来射断矛缨——竟是元军溃散的败兵误打误撞救了主帅。

  王保保趁机翻身上马,带着残部向漠北逃去。赵德追至骆驼峰下,看见满地狼藉的元军营帐,还有几个被遗弃的蒙古孩童在啼哭。他解下干粮袋分给孩子们,忽然发现远处山坡上,徐达正望着北方的残阳伫立,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