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重生南唐当后主

第19章 正阳水战

重生南唐当后主 凌云剑霄 4288 2025-04-22 16:54

  残月沉入淮河的前一刻,

  寿州北校场五千火把骤然腾空。

  李煜身穿一件玄甲,外披一袭朱色战袍,手提金色横刀,

  大步踏上点将台时,铁甲相撞的铮鸣自黑暗中漫卷而来,似蛟龙在云层下磨鳞。

  “抬上来!”

  随着他一声断喝,八名赤膊力士扛着丈余长的周军帅旗踏入火光。旗面千疮百孔,

  却仍能看清“横扫淮南“四个金字——正是三日前陈锋从赵匡胤亲卫手中夺下的战利品。

  “半月前的寿州北门之战,北门守将韩渊将军用胸膛为你们挡床弩时,可说过半句退字?”

  李煜突然挥刀劈断旗杆,“刘老将军面对登上城头的周贼,可数过对面有几杆枪?”

  台下传来压抑的呜咽。

  前排士卒中,一个脸上还带着箭疮的少年突然捶甲:“韩将军咽气前...还攥着断箭要往城楼下的周贼射...”

  李煜拾起少年脚边的箭囊,抽出的竟是半截焦尾箭。

  众人认出这是周娥皇改良的鸣镝箭。

  “这箭本该插在正阳渡的睚眦旗上。”

  他忽然折箭为誓,“但有人劝本宫,说尔等饥肠辘辘,说寿州城墙崩了三处,说...”

  刀锋突然指向西方,

  正阳渡方向的夜空恰巧划过流星:“说大唐气数将尽!”

  “杀!”

  “杀!”

  “杀尽周贼!”

  五千神武军铁甲齐声怒吼,

  声浪一浪接一浪,响彻整个寿州夜空。

  周娥皇一双美眸痴痴的望着李煜,

  李煜说的每一句,每个字,都能激起她的心跳,

  她的朱红色凤凰披风在将台上展开,露出内衬密密麻麻的布条,全是百姓连夜缝制的平安符。

  “我大唐的神武儿郎们,睁开你们的狼眼看看!”

  周娥皇顺势褪下披风,交给李煜。

  李煜接过披风掷向人群,符纸在夜风中纷飞如蝶,“卖炊饼的王寡妇捐了裹尸的麻布,东市七岁稚子偷了阿爷的寿材钱买箭簇!”

  “我寿州百姓无论男女老少尚且如此。”

  “我大唐的儿郎们!”

  他突然抓起鼓槌,猛击身旁丈二战鼓:“现在告诉本宫——这鼓该用什么来祭?!”

  “血!”

  刘仁赡的手中的陌刀劈裂盾牌。

  “血!!”

  陈锋独目赤红如鬼。

  “血!!!”

  五千把横刀出鞘,寒光映亮城头斑驳的“唐“字。

  李煜对着周军帅旗猛然一砍,旗帜碎片纷飞下,他高举横刀,直刺苍穹:“这一战不为金陵龙椅,不为史书功名,只为今夜递炊饼的粗手,为今晨补战靴的豁牙老丈!”

  周娥皇的琴声恰在此时穿透喧嚣。

  一曲热血沸腾的秦王破阵乐后。

  十八名士卒扛着柏木棺材踏入校场,每口棺椁都铺着崭新的唐旗。

  她白嫩玉指指尖拂过棺木,在首棺上敲出三声清响:“此去正阳渡,愿诸君——”

  “不眠英魂守山河,且看新日焚旧旗!”

  三万将士的咆哮震碎拂晓前的黑暗。

  不知谁先唱起寿州民谣,沙哑的调子裹着铁甲铿锵,惊起淮河上最后一群夜枭。

  东方泛起鱼肚白时,

  李煜刀锋所指处,残月竟染上血色。

  临行前,

  周娥皇欲言又止

  李煜发现她的神色有异。

  “娥皇,可是有什么交代本宫?”

  周娥皇柳眉轻蹙,咬着朱唇,方道:“殿下,不如带上奴家一起去正阳渡吧!”

  李煜剑眉紧蹙,“正阳渡凶险万分,你岂能去?”

  “殿下一个皇子,亦是可以身先士卒?”

  “为何奴家不可?”

  “再说…你我夫妻一体,夫君在外杀敌,身为妻子的我,岂能安坐于府中。”

  李煜欲拒绝,

  周娥皇坚决道:“还请殿下成全,奴家想与殿下并肩作战,一起杀敌!”

  李煜见她态度如此坚决,只得点头答应:“如此,那便同意你一起,不过你在后方便可,不可亲自涉险!”

  …………

  残阳如血,

  染红了正阳渡口的滔滔江水。

  李煜立于岸边高处的芦苇丛中,铁甲覆身,腰佩横刀,丝毫不见往日吟诗作赋的文人模样。

  他身后,五千神武军精锐潜伏在芦苇荡中,刀出鞘,箭上弦,静待周军渡河时给予致命一击。

  “殿下,周军先锋已开始渡江,约三千人,李重进帅旗在后军。“

  刘仁肇单膝跪地禀报,眼中闪烁着嗜血的战意。

  李煜嘴角微扬:“果然如本宫所料,李重进生性谨慎,必让先锋先行试探。”

  他转向传令兵,“传令各营,按第三套方案行事。”

  命令如涟漪般在芦苇丛中无声传递。五千将士屏息凝神,

  弓弩手的手指扣在弦上,水鬼们口衔短刀,潜伏在岸边浅水区。

  江面上,

  周军先锋部队已渡过中流。三十余艘战船呈锥形阵列,破浪前行。

  李煜眯起眼睛,计算着距离——再近些,再近些...

  “放火船!”

  随着李煜一声令下,二十艘装满硫磺、火油的小船从南岸隐蔽处突然冲出,顺风直扑周军船队。

  每艘火船尾部都站着两名死士,在接近敌船时点燃火线,然后纵身跳江。

  “火箭齐射!”

  娥皇站在指挥台上,令旗翻飞如蝶。

  南唐战船按旗语指示,分成三路包抄敌军。

  她时而击鼓传令,时而变换旗语,竟将五千大军调度得如臂使指。

  随着她的一声令下,

  数千支火箭从芦苇丛中腾空而起,如流星雨般落向江心。

  火船遇火即燃,顷刻间化作二十条火龙,撞入周军船队。

  爆炸声震耳欲聋,冲天的火柱照亮了整个江面。

  “水鬼出击!”

  刘仁肇一声怒吼,率先潜入水中。三百名精锐水鬼如蛟龙入水,手持利斧向周军战船游去。

  周娥皇咬唇,突然夺过鼓槌,亲自击响进军鼓。鼓声如雷,震彻云霄。

  南唐将士闻声士气大振,呐喊着扑向敌军。

  他们专挑船底薄弱处下手,斧起斧落间,一艘艘战船开始倾斜下沉。

  周军阵型大乱。

  先锋船队陷入火海,士兵们纷纷跳江逃生,却被湍急的江水冲走。

  后军战船想要转向,却被下沉的船只阻塞航道,进退维谷。

  “全军出击!”

  李煜横刀出鞘,亲自率军冲向岸边。南唐战船从芦苇荡中鱼贯而出,如离弦之箭射向混乱的周军舰队。

  箭雨倾泻而下,收割着甲板上的敌军生命。

  “殿下,看!李重进的帅旗!”张承诺指向江心一艘巨型楼船。

  李煜眼中精光一闪:“传令,集中火力攻击旗舰!活捉李重进者,赏千金,封万户侯!“

  南唐战船调转方向,向周军旗舰包抄而去。

  刘仁肇已率水鬼潜至旗舰下方,斧凿齐下,船底很快出现数个窟窿,江水汹涌灌入。

  旗舰甲板上,李重进金甲耀眼,正厉声指挥。

  见船身倾斜,他立即明白发生了什么,大喝一声:“放下小船!亲卫队随我转移!”

  李煜岂容他逃脱?亲自率领三百精锐乘快船逼近,在距旗舰十余丈处,他取下背上强弓,搭箭拉弦——

  “嗖!“

  箭如流星,正中李重进左肩!

  周军主帅闷哼一声,险些栽倒,被亲兵扶住。

  这一箭彻底打乱了周军指挥系统,各船失去统一号令,陷入各自为战的境地。

  “杀!“

  南唐军士气大振,如潮水般涌上旗舰。

  李煜身先士卒,横刀翻飞,连斩七名周军亲卫。

  鲜血溅在他俊美的脸庞上,却掩不住那双眼中燃烧的战意。

  “李从嘉小儿!”李重进拔剑怒吼,“可敢与我一战?“

  “求之不得!”李煜冷笑一声,挥刀迎上。

  两柄兵刃在空中相撞,火花四溅。李重进力大势沉,

  每一击都震得李煜手臂发麻;李煜则以巧破力,

  刀走偏锋,专攻要害。两人在倾斜的甲板上辗转腾挪,周围士兵竟不敢近前。

  “轰!“一声巨响,旗舰主桅断裂,重重砸在甲板上。

  李重进一个踉跄,李煜抓住机会,一刀刺向其咽喉!千钧一发之际,

  一名周军亲卫舍身挡剑,被刺了个对穿。

  “保护将军!”周军亲卫拼死护住李重进,将他拖向救生小船。

  李煜欲追,却被十余名周军死士拦住。

  待他解决这些敌人,李重进已乘小船逃出数十丈远。

  “放箭!”李煜怒喝一声。

  箭雨倾泻而下,小船上的亲卫纷纷中箭落水。

  李重进挥舞横刀格挡,竟被他冲出箭网,向对岸逃去。

  “罢了。”李煜收刀入鞘,“传令全军,肃清残敌,缴获战船物资!”

  夕阳西下时,战斗终于结束。江面上漂浮着无数残骸和尸体,鲜血将江水染成暗红。

  南唐军大获全胜:击沉周军战船五十三艘,俘获二十八艘,歼敌四千余人,缴获军械粮草无数。而己方仅伤亡八百余人。

  “殿下,此战大捷!”刘仁肇浑身是血却兴奋不已,“李重进水师主力尽丧,至少半年无力南下!”

  李煜站在缴获的周军旗舰上,望着远处狼狈逃窜的残敌,脸上却没有喜色:“传令厚葬双方阵亡将士,救治伤员。另派快马向金陵报捷。”

  “殿下为何不悦?”刘仁肇不解地问。

  李煜轻叹一声:“一将功成万骨枯。今日之胜,是用数千条性命换来的。”

  他俯身拾起甲板上半面周军战旗,上面沾满了血迹,“传本宫命令,全军休整三日,然后……”

  他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兵发扬州,收复失地!”

  晚风拂过江面,吹散了硝烟。南唐的战旗在残阳中猎猎作响,

  宣告着一代名将的崛起。

  此役之后,再无人敢小觑这位能文能武的六皇子。

  正阳渡大捷,将成为南唐军事史上最辉煌的一页。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