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这个世界上谁是傻子(修改)
其实中国的文明长河中,能做成电影的素材实在是太多了。
韩董有些时候,看着国内的这帮子电影人,也是感觉头疼。
一个个为了大导的名头,上来就想着冲奖。
而且,还不是冲国内的奖,一个个的奔着国外的奖项就去了。
人家喜欢什么,他们就拍什么。
国内好的东西,他们视而不见,不好的东西呢,有个奖项在那里吊着,他们拍的贼起劲。
也不看看,国外的电影市场,现在都被好莱坞电影冲成什么烂样了。
就算是自己一力推动的商业大片,剥去外衣,看内核,很多还是国外那一套。
想想他们,再看看眼前的年轻人。
人家第一部电影,虽然胃口大了点,但是出发点是好的,人家就想把《封神》电影化。
你别说,你还真别说,路争没来之前,这小子说的那个封神宇宙,还是很有意思的。
还是教员看的准啊,“这世界归根结底是年轻人的”!
孟阳在说完了自己的拍摄理念之后,又跟路争详细的说了一下,关于票房、营销、衍生品、植入等等商业计划。
他们现在所处的地方,不是星光灿烂的工作室,是中影的权力中枢。
孟阳丝毫不怀疑韩董在电影行业的权威和影响力。
既然路争今天来了,只要他还想着帮景田在影视圈铺路,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他是一定能拿捏清楚的。
果然,等到详细了解了这个电影项目之后,路争也没有扭捏的谈价还价,直接看向韩董:
“韩董,这个项目,我们星光灿烂也有意参与,请给我们一个机会!”
“你想要多少份额?”
“越多越好~”
“我听小孟说,女主角是你们公司的艺人,那你们投3000万吧!”
“那份额?”
“就按出资比例来,我们中影不占这点便宜!”
“韩董大气!”
见事情谈好,韩董端起搪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心情很是愉悦。
能有其他的电影公司出资占大头是最好的。
这样的话,中影只是支持一手,对上上下下都有交代。
虽然全资有可能赚的多,但是风险也大啊!
如果中影全资投资一个新人导演,还是几千万的投资额,被那帮老头子听去,虽然不会给自己带来什么麻烦,但是指不定背后怎么编排自己呢。
“我会尽快注册一个公司,然后用这个公司运作《封神:神女降世》这个项目,到时候,款项就放在这家公司的公户上,大家可以派会计入驻,审查资金的使用...”
孟阳并没有想过在账上做手脚,从来就没缺过钱的他,对于金钱的渴望远远比不上对神话的渴望。
“资金入账,拿到许可证,我们就开始正式的电影筹备工作...
韩董,一事不烦二主,那电影的发行是不是也可以交给中影?”
现在的中影是国内电影发行公司的老大哥。
尤其是在2007年,中影集团分别组建了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电影营销策划分公司与中影影院投资有限公司。
开始在后期制作、院线放映、发行等“旱涝保收”的产业链上发力。
无论是电影的制片能力、数量,还是发行规模,都在国内电影公司中断层领先。
就这么说吧,2007年全年总票房是33亿,中影发行的电影总票房达到了10.12亿,占比30%。
到了2008年,全年总票房是43.41亿,中影发行的电影总票房达到了27亿,占比达到了62%。
听了孟阳的话,韩董笑呵呵的回答:
“小孟,我们现在有两种合作方式,一种是固定收取制作成本的20%,用来宣传,另一种是我们垫付,但是要收取可分账票房的10%。”
“我们选第二种。”
“这么快就下决定了?”
“嘿嘿,韩董,咱们电影的情况,您是知道的~”
孟阳现在弄来点钱,都是用来制片的,上哪再去整1000万...
而且,他对于自己这部魔改的电影,最大的期待就是保本。
理论上来说,票房回本要1.5亿以上。
就算中影后面赚的比那固定的1000万多,孟阳也认了。
第一部电影,让人家赚点就赚点呗~
再说了,中影如果赚的多,意味着电影的票房也高啊!
反正该发行挣得钱,总归是进不到自己兜里。
进到中影兜里的越多,自己在中影这边的印象分就越高。
而印象分这东西有什么用呢?
看看那帮子劣迹斑斑却依旧不停蹦跶的大导演,他们就是因为在电影行业做出过贡献,所以在上面人眼里是有印象分的。
事情谈妥,孟阳跟路争一起走出中影大楼,一边走一边面授机宜。
“现在田田在网络上还有点热度,要利用起来,你们的通稿发起来啊~”
“既然外媒给田田起了个东方公主的称号,你们为什么还在营销北电校花?”
“路总要是在这方面不是很顺手的话,你可以去一趟光线,他们公司在宣传这块很有一套~”
现在的光线,虽然还没有因为《哪吒2》被大众熟知,但是在圈子里也算是一方巨头。
老板王长田是媒体人起家,宣传资源很丰富。
光是综艺节目就做了十几档,包括《音乐风云榜》、《娱乐人物周刊》、《影视风云榜》等王牌节目,是中国最大的电视节目制作方和发行商。
尤其是2000年初制作的《中国娱乐报道》,覆盖的电视台数量就超过150家,收视观众达到3.15亿,被称为“娱乐界的新闻联播”。
他们现在走的是“传媒+娱乐”的商业运营模式。
...
韩董站在自己办公室的落地窗面前,左手端着搪瓷茶杯,看着边走边聊的两人。
在他的办公桌上,还放着一份文件,那是关于孟阳个人的调查报告。
事实上,在田壮壮给他打电话,说要介绍一个年轻的摄影系天才时,韩董挂断电话的第一时间,就让人做了这份资料。
里面有孟阳读书的经历,还有前段时间孟阳赚钱的操作。
要不然,他怎么可能这么好说话?
真当他能掌舵中影是因为好人好事嘛?
5000万这么大的金额,怎么可能凭孟阳一面之词,自己就能轻易的允诺他,即使有田壮壮的背书也不行!
电影行业,又不是没有出过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