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加薪
盐场,在第一座盐池改造完成后,后续的盐池也在建设。沿着盐岸镇的海边,一字排开都是工地。
事关盐工们的改革,也在发生。
老巴这辈子从没想过,自己还能遇到这种事。
涨薪。
涨到两金隆一年。
这个消息,是盐场的管事带着契约文书,亲自走到他面前时告诉他的。
“老巴,男爵大人的新规矩。”
“愿意干,就签。年薪,两金隆。”
那一刻,老巴耳朵嗡的一下,险些以为自己听错了。
两金隆。
什么概念?
他在盐湾盐场干了二十年,从十几岁晒盐、挑水,到现在熬成了个老把式。
最好的年份,一年到手也就九百铜币,不到一金隆。碰上天不晴,雨水多的年头,八百铜币都算不错。
现在?
一口气翻到两金隆?
他第一反应,不是兴奋。是害怕。
“干了二十年,头一回听说这么高的工钱。”
“这事,不对劲啊。”
他到处打听,确认了消息。很快,他就明白了:新规矩,新活法。
契约上面写得清清楚楚:
泄露盐池工艺或者泄露风车工艺,赔偿一百金隆。
老巴读完,心脏狠狠跳了几下。
狠!
可他是个老盐工,老江湖。
他很快想明白了。
有规矩,有代价。有得有失。
不是白拿钱,要保守工艺。
当天下午,他回到盐工聚居的老棚屋里,身边一群老伙计都在议论纷纷。
有人心虚,有人担心,有人忐忑。
老巴却把手里的契约往桌上一拍,嘿嘿冷笑。
“怕个屁。男爵大人不是傻子。这年头,给钱,给命,给活路。只让你闭个嘴,这不是活见鬼,这是遇上好时候了。”
老巴这一拍桌子,倒真像是拍散了所有人的犹豫和忐忑。
那些原本在低声嘀咕、皱着眉头的老盐工们,一个个抬起头,看着老巴,又看看自己手里的契约,神色渐渐缓和了下来。
“对哦……”
“咱们又不是外人。”
“咱都是盐湾人,祖祖辈辈住这的。”
“这玩意又不是让咱去出卖家乡,是让咱守着盐湾自己的活计。”
“原本一年七八百铜币的死工资,现在一下翻到两金隆,还是稳稳当当地干老本行……”
“要是连这个都要嫌弃,那还让不让人活了?”
有人忍不住骂道:“平时不也没人找咱聊盐池的事?除了工头,谁知道这盐怎么晒的?外头那些商人,来盐湾连路都不熟!”
“保密?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么?”
有人苦笑:“亏我刚才还担心来着,仔细一想,这等于是凭空多了一年一金隆的死工资啊!”
“捂住嘴,涨一倍。”
“这买卖,干!”
一时间,原本压抑的气氛渐渐轻松了。
有人已经开始盘算:“我家那小子正学木匠呢,还不如回来学晒盐,风车一修好,盐池越来越多,说不定还缺人。”
老巴叼着根草,心里也彻底放松了。
他咧嘴一笑:“男爵大人这人,我是看明白了。”
“他要搞大事,咱只要不坏规矩,跟着干活,跟着挣钱。这日子啊,比以前可强多了。”
至于罗彦在这件事上的考虑……
虽然罗彦是盐湾领的男爵,按王国的法律,理论上,这片土地上的所有领民,都是他特恩瓦尔家族的“私产”。
他甚至可以随意处置自己的领民。
可罗彦并不打算这么干。
不是他心软。
而是他清楚,真正能让一个领地长久、有序、健康运转的,从来都不是简单粗暴的暴力。
是规矩。是制度。
他希望盐湾,未来不是靠鞭子和恐吓驱动的盐场。
而是靠律法、契约、利益,乃至认同感,组成的一台真正的机器。
契约,就是这套体系里最基础、最正式的一环。
白纸黑字,愿打愿挨。薪酬翻倍,规矩上墙。
这样一来,一旦真有人泄密,罗彦完全可以依法索赔。
配合上严苛日常巡查,再辅以考核制度与岗位责任制。
短期内,盐湾的盐池技术、风车工艺,乃至整个盐场的运作秘密,基本不会轻易外泄。
即便有外人想探听,也只能摸到最外围的一些皮毛。
罗彦知道,这种事情,防不住一辈子。
总有一天,盐湾的技术会被人学会、被人仿制,甚至被人破解。
但那是将来的事。
而现在,他要争取的,是足够的时间窗口。
只要这段时间够长。只要他的布局够快。
等到那些外头的贵族盐商反应过来、学会了、模仿了。
盐湾,早已不是他们能随便对付的小地方了。
他会拥有港口,舰船,民兵,盐池,财富,武装。
那时候,就不是技术之争了。
……
无人知道。
在王国南部,那片人们口中贫瘠荒凉、只盛产盐与风的海边低地。
一个原本默默无闻的边陲男爵领。
一场变革,正在悄悄萌芽。
盐池,正在一座座被建造。沿着盐岸镇的海边,一字排开,如同新生的脉络,缓慢坚定地生长。
风车的叶片在海风中咯吱作响,宛如盐湾低地心脏的跳动。
新的盐池工艺,新的抽水系统,新的分层晒盐流程。
而另一边,位于山林边界的那个小小贸易集市,也在悄然搭建。
最初,是洛塔人的兽皮、草药,换取盐。
然后,是木材、蜂蜡、山货,一点点,顺着这条渠道,流入盐湾。
而盐湾的盐,也开始悄悄流出。穿过山林,流入部落,穿过商队,进入东海沿岸的自由港。
盐湾数十年的死水,开始被搅动了。
贫穷的盐湾,开始出现更多的铜币、银隆在流通。
工匠有活干,盐工拿高薪,渔夫的货有人收,山里的猎人下山,外来的商队越来越多。
经济繁荣的本质不在于有多少金隆躺在贵族的仓库发霉。
而在于货币在整个领地流通的速度,以及带动的生产和消费活动。
这些东西,是罗彦穿越前世时,从现代经济理论里学到的最直观的道理。
可惜,在这个世界,大多数贵族并不明白。
大多数贵族只想把金隆锁在自家的仓库,生怕流出去一枚。
即使有聪明的贵族偶然有模模糊糊的感觉,也没有人能够点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