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红楼霸业:辽东阵斩奴儿哈赤开始

第4章 王夫人的谋算

  贾珏直截了当地说道,他也实在没别的办法,毕竟在这个时代,三纲五常、封建礼教极为严苛,孝道更是重中之重,若没有贾赦的同意,自己绝对没可能摆脱荣国府。

  听到贾珏的话,贾赦顿时愣了一下,而后猛地转过身,满脸震惊。

  “你方才说什么?”

  贾珏神情极为严肃,一字一句地又重复了一遍。

  “孩儿打算奔赴辽东投身军旅,为家国建立功勋。”

  “孩儿明白,接下来三年轮到开国一脉的人去戍守边疆了,之前三年是元平一脉的人负责。”

  自然,那些被送来戍边的世家子弟,要么是家中的庶子,反正没有继承家业的份儿,送来搏一搏前程。

  要是搏成功了,家族便能开枝散叶;搏不成,也不过是死个庶子罢了。

  要么就是远房的子弟,死活对本家也没什么大影响。

  听到贾珏这番话,贾赦眉头微微一蹙,沉默着没有言语。

  似乎带着几分轻蔑,或许是前些日子梦到了他母亲,心里还残留着些许对她的情分与愧疚,总之,心底忽然涌起了一丝欣慰。

  轻蔑是因为,自己这三儿子打小身子骨就弱,还说出这般大话,岂不是故意去送死?虽说贾赦自己身居一品神威将军这样的武职,家族也是武勋出身。

  自先荣国代善公之后,这一代出了个纨绔子弟贾赦,一个迂腐文官贾政,接着便是贾宝玉、贾琏、贾环等一众儿子,竟没有一个是有参军立功本事的,说起来着实有些讽刺。

  “你可清楚,如今我大乾四处征战,伤亡有多惨重?”

  “就在半个月前,那后金女真大举进犯,斩杀了我大乾两万多名将士,重伤的人更是不计其数。”

  “如今大乾上下,除了那些因罪被充军或者走投无路的穷苦人,谁愿意参军入伍?这可是生死攸关的大事,不是儿戏,你莫不是脑子糊涂啦?”

  “而且你本可以选择不去的,毕竟本该是那宁府的蓉哥儿走一遭,甚至因此将你年岁篡改,我也是刚刚才知晓此事,你毕竟是出自我荣府,岂有此理?!”

  他并没有直接拒绝,虽说心里确实不太在意贾珏的死活。

  要是换做贾宝玉说出这样的话,只怕整个荣国府都要闹得鸡飞狗跳了吧。

  细细想来,那贾珍贾蓉着实是阴险歹毒,眼瞅着寻不着合适的人,竟与王夫人勾结,把主意打到我这儿来了,简直太不把我当回事儿了!

  不过对于贾珏而言,反倒顺水推舟了。

  “孩儿心意已定,还望父亲应允。”

  “还望父亲莫要因这事儿与珍哥哥生出嫌隙,这是孩儿心甘情愿的。”

  贾珏神色凝重地说道。

  贾赦沉默了许久,最终点了点头。

  “罢了,罢了。终究是我对不住怜儿,你且回去等信儿吧。”

  “我会让你邢母亲去知会你叔父一声,跟一些老亲戚走动走动。”

  “你虽说资质着实一般,可好歹也是我国公府的后人,若只是当个小兵,难免被人说三道四,我这老脸也没处搁。至少也得弄个百户当当。”

  听到这话,贾珏心里暗自欢喜,就算从最底层的小兵干起,他也坚信自己能迅速出人头地。

  但既然能靠关系谋个哪怕只是百户的小官职,那自然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倒不是说贾赦如今良心发现了,正如他话里透出的意思,纯粹是为了自己的面子罢了。

  虽说他为人放浪不羁,沉溺于酒色,本就不在意自己的名声了,但偶尔为了荣国府着想,他身为贾母的长子,多少还是存着一点愧疚之心的。

  贾珏要去辽东参军的消息并未传开,知晓此事的人也就只有贾赦、贾政、王夫人以及贾母。

  贾母得知后,气得直跺脚,对着贾珍斥责道:

  “珍哥儿,你干的是什么事儿啊?!外人听了都得笑话!珏哥儿今年才十四,你竟篡改他的年龄送去戍边!这可是欺君的大罪啊!”

  下面挨训的不是贾母的儿子贾赦和贾政,而是宁国府的当家人贾珍!

  贾珍平日里行事肆意妄为,全然不约束自身言行,可对待贾母却是敬重有加。

  此时听闻贾母斥责,赶忙起身跪地,说道:

  “老祖宗若是有气,尽管冲着孙儿来,要打要骂都行,只求老祖宗千万别气坏了自己的身子……”

  贾珍身为东府的主事人,可他属于“玉”字辈,和贾宝玉是同一辈分。

  贾母被他这一番举动弄得也不好再继续责骂了,只能叹气道:

  “起来吧,好歹也是东府的一家之主,贾家的族长,儿子都定亲了,还动不动就下跪。”

  贾珍满脸赔笑地站起身,说道:

  “孙儿这不是担心老祖宗生气嘛。要是把老祖宗气出个好歹,孙儿就算一头撞死在这儿,也赎不了这罪啊。”

  贾母被逗得笑了起来,摆了摆手,说道:

  “好了好了,别在这儿说这些没谱的话了。我跟你说,贾珏的事儿千万不能传扬出去,该安抚的人就安抚,该花钱封口的就花钱封口。”

  “原本打算让蓉哥儿去的,去一趟边关也并非坏事。让他当个小军官,再安排些人照应着,还能出什么事儿不成?虽说这孩子不受你赦叔待见,可你也不能不把你赦叔放在眼里啊!你竟和二太太勾结在一起,到底想干什么……”

  蓉哥儿便是贾蓉,是贾珍的儿子,今年刚好十五岁。

  按道理来讲,

  凭借军功起家的贾家,本应牢牢抓住军权,不断送嫡子去军中历练。

  可自从荣国府上一代国公爷贾代善带头削减开国一脉的兵权之后,贾家的处境就变得有些尴尬了。

  因为皇室有所忌惮,再加上贾家这两代实在没有能堪当大任的人,竟然到如今不过二十多年,贾家竟没有一个人在军中任职了!

  贾珍苦笑着说道:

  “老祖宗,蓉哥儿是什么品性,您还能不清楚?他要是能受得了那份苦,送去也就送去了。再说他刚成亲没多久,还没孩子呢。”

  “孙儿就这么一个儿子,要是没留下后代,那可……再说您知道吗?那珏哥儿主动向赦叔毛遂自荐呢,人家有这等志向,那我干脆顺水推舟,成全他,岂不是更好?”

  贾母怒目圆睁,重重一拍身旁的高榻,厉声道:

  “简直是一派胡言!我平日里不过问你们的事,可不代表我老糊涂了!”

  紧接着,她又语重心长地劝说道:

  “你身为贾家的家主,族中众人皆是你的至亲。你唯有担当起这份责任,方能让贾家上下齐心协力。想当初你父亲还在家中主事时,贾家何曾有过这般行事?”

  “你念及他的恩情,日后分些宅院田产给他便是!待他归来,即便没有立下赫赫战功,好歹也能谋个一官半职,于你而言,不也是个助力?”

  贾珍嘴上连连应承,可心里头压根就没把这话当回事儿。

  他爹贾敬常年不在家,贾母又管着荣国府,哪能天天盯着他。

  在这宁国府里,在整个贾家,他简直能称得上是说一不二的土皇帝!

  一个不受荣府待见的小娃娃,就算从边关回来了,也得乖乖听话!

  “你大姑姑的丧期已满,我已差人去把玉儿接过来。等玉儿来了,让蓉哥媳妇儿多去走动走动,想来玉儿会喜欢她的性子。”

  这里说的玉儿,自然就是林黛玉了。

  黛玉的母亲贾敏,那可是贾母最疼爱的几个儿女之一,如今却落得个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凄惨境地。

  贾母心疼这个外孙女,担心林如海一个大男人照顾不好孩子,便想把她接到自己身边。

  一来府里女孩子多,能给黛玉做个伴儿。

  二来也能稍稍缓解自己对女儿的思念之情,看着黛玉,就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女儿一般。

  贾珍先是微微一愣,随后点了点头,问道:

  “老太太,她今年才九岁吧?姑父能舍得把她送来吗?姑父身居要职,可离不开扬州啊……”

  贾母微微摆了摆手,缓声道:“我与如海书信往来数回,他已然应允了。”

  贾珍不过是随口那么一问,他对林黛玉压根儿没什么印象,仅仅知晓有这么个小丫头罢了。

  “对了,老太太,甄家老太太的寿辰快到了,可不能含糊。不如到时候让琏二爷和蓉哥儿跑一趟?”

  贾母微微颔首,贾家与甄家那可是有着百年的交情,彼此相互倚仗。

  再者说,甄家的地位十分特殊,这事儿自然得用心操办。

  偏房之中,

  一个肩若削成、腰若约素,身材修长,长着鸭蛋脸,眉眼俊俏的小姑娘放下帘子后,回头笑着道:

  “林姐姐要来啦!到时候又多了个一起玩耍的伙伴,想必云丫头肯定乐坏了。”

  被提及的自然是史湘云,她身着一件大红底绣着百合碎叶的对襟襦裙,圆圆的苹果脸上带着几分婴儿肥。

  此时她撅着嘴道:

  “什么林姐姐林妹妹的,你们没听刚才说的吗?那贾珏也怪可怜的,老天爷保佑,让他能平平安安地回来吧……”

  ……

  至于王夫人的心思,倒也在贾珏的预料之中,这个心肠歹毒的女人果然起了坏心思。

  毕竟她是王子腾的妹妹,军中的一些将领还是会给她几分薄面的。

  “太太,一切都已安排妥当。”

  周瑞家的恭敬地弯腰,对着王夫人说道。

  王夫人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抹冷笑。

  “本来该是那宁国府的蓉哥儿去参军的,这小崽子倒是积极得很,赶着去送死呢!难不成,他还真妄想着建功立业,出人头地,来跟我的宝玉争?从小我就看出他嫉恨我的宝玉,实在是用心险恶!”

  “就连那琏哥儿都比不上,更何况是他?简直是痴心妄想,这荣国府的将来,必定是我宝玉的!”

  她所想的办法,无非就是指使一些武将给贾珏安排些凶险万分的作战任务,如此一来,就能名正言顺地让贾珏死在战场上。

  一个妇道人家,也就只能想出这般简单粗暴的法子了。

  ......

  几日后,贾政遣了林之孝前来传讯,为贾珏谋得了一个不过百户的官职。

  讲真,这官职不过正六品的小小基层官吏,掌管着一百来号人的队伍,历朝历代这官职的权责都有变动。

  但对眼下的贾珏而言,已然算是知足了,毕竟到底不用从大头兵开始慢慢熬资历。

  只要贾珏此番在军中能立下盖世奇功,或是惊天伟业,哪怕只是挣得个最低等的男爵封号,都能让他的处境大为改观,在这偌大的贾府里也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就算日后与贾府断了干系,贾府也不敢再轻视他,他也不会再像从前那般任人欺凌,处处受制。

  可别小瞧这小小的男爵,虽说京城里世家勋贵多如牛毛,可大多都是开国功臣传下来的世袭爵位。

  如今太平日子过久了,新冒出来的勋贵少之又少,就算混到顶了也不过是个伯爵,所以哪怕只是能封个男爵,对他来说都算是“脱胎换骨”。

  可对于贾珏来说,难道一个最低等的男爵就能让他满足了吗?就能让他从此安于现状了吗?

  那显然是不可能的,那岂不是白白浪费了他这一身超凡的武力?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贾珏背着一个简单的行囊,从贾府后院的一处偏门悄然离去,踏上了参军之路,没有惊动任何人。

  没人送他,也没人跟他说一句关切叮嘱的话。

  哪怕他离开了好几个月,贾府里除了贾母、王夫人等人,以及大房那边贾赦的几个丫鬟和妾室还知道外,一大家子人都没察觉到贾珏已经好久没露面了。

  但他们根本不在乎,只顾着自己过着声色犬马、风花雪月的日子。

  就算偶尔听闻贾珏去参军的消息,也不过是微微露出些惊讶,嘀咕几句:“哟,那个瘦巴巴的小子?年纪轻轻就要去拼命,图啥呢?”

  “谁知道呢?说不定是觉得打仗是件挺好玩的事儿吧?嘿嘿”

  说完,便又自顾自地把这事儿抛到脑后了。

  那一天,贾珏停下脚步,凝视了片刻贾府后院那爬满爬山虎的围墙,陈旧斑驳的木门,还有那高高翘起、造型各异的屋脊兽,以及隐隐约约传来的女子们嬉笑打闹的声音。

  他目光一凝,便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开。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