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华娱:从士兵突击开始预支演技

第45章 截胡老姜【求追读,求收藏】

  王杨这突如其来的带着浓郁东北大碴子味儿的几句歌词。

  瞬间让整个放映厅寂静下来...

  所有人,包括台上的刘得桦,台下的姜闻、陆钏、黄垒,以及角落里的杨蜜,都愣住了。

  这啥啊...

  “恩...”

  “忘说了桦哥,这首歌也有粤语版的...”

  “我滴老嘎,他奏住在这个屯儿...”

  “唔si这个屯里土生土长的人...”

  刘天王脸上那标志性的温和笑容都僵硬了。

  他刚才邀歌,一半是真心欣赏《平凡之路》,一半也是顺便提携一下有才华的新人,制造点话题。

  可他万万没想到,这小子…竟然真掏出这么一首歌来?!

  还说是帮他在内地市场更上一层楼?

  这…这是认真的吗?

  黄博在旁边差点没一脚把王杨踹下台去....

  兄弟,我刚给你打圆场,你怎么就不按套路出牌啊!

  这什么歌啊!能给华哥唱吗?!

  你这个放到广场舞也没人跳吧...

  宁昊倒是有点喜欢这首歌...

  只是确实薅了两首了,应该是不能再薅羊毛;了。

  陈斯成和纹章也是面面相觑,搞不懂王杨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刘德桦毕竟是天王,见过大风大浪,最初的错愕之后,也反应过来王杨可能是在开玩笑或者搞气氛。

  只是心里面总有种好像是老鹰被啄了眼的感觉。

  “小王,你这首歌,很特别。不过,可能跟我下一张专辑的风格…不太搭。”

  “我知道我知道,给你的歌,咱们下来单独讨论。”

  “华哥,跟您开玩笑呢!这首歌,我早就‘名花有主’了。”

  “哦?给谁了?”

  刘得桦好奇地问。

  “这首歌...”

  王杨故意顿了顿,才说道。

  “我打算卖给…本善大叔!”

  赵本善?

  这个名字一出,全场又是一片哗然!

  别说06年了,就算是十年后,二十年后。

  没本善大叔的春晚,那也是基本上没有看的必要吧...

  “我去...”

  “王杨聪明啊...”

  “今天这么多媒体在现场,还有这么多的大佬/”

  “后续必然是由传播效应的...”

  “平时完全够不上的本善大叔还真不是遥不可及的...”

  杨思唯这个时候也是瞬间明白过来,王杨早就瞅准了。

  黄博也恍然大悟:

  “我说呢!这歌的味儿太对了,就是给《乡村爱情》那种剧量身定做的啊...”

  彩铃市场...

  王杨要抢占,更广阔的下沉市场,他也要搭上本善大叔这条线。

  谁让过了山海关先找赵本善呢....

  ......

  王杨当众碰瓷赵本善的这段插曲,在第二天果然毫无悬念地登上了各大娱乐版面的头条。

  “北影路演《石头》炸场,神秘新人王杨‘神曲’惊呆刘德华!”

  “王杨欲将‘屯儿歌’卖给赵本山?《乡村爱情》或添新插曲?”

  “《平凡之路》后是《咱们屯里的人》?王杨音乐风格成谜...”

  ....

  一时间,王杨的名字和他的几首风格迥异的歌,成了网络和坊间热议的话题...

  这还是个才华很纯粹的时代。

  连带着《疯狂的石头》,借着这波话题度,也算是小火了一把。

  王杨也没闲着。

  北影路演之后,媒体效应之下。

  第一时间,“本善传媒”在京城的负责人,就安排人联系到了王杨。

  仅仅两天,王杨带着《咱们屯里的人》的录音小样和乐谱,见到了本山传媒的一位副总...

  “王先生,你还真是瞄准我们的乡村爱情啊...”

  “也不能说是瞄着吧,主要是我太喜欢本善老师的小品了...真的。”

  06年,本善大叔的乡村爱情第一部取得了不小的关注。

  他本人也是在筹备第二部。

  并且一直在寻找能代表东北农村风情、又朗朗上口的歌曲。

  而《咱们屯里的人》这首歌,在前世就是因为被电影用作插曲而意外翻红...

  夏洛这渣男能用,我王杨就用不得?

  本善传媒的副总看到王杨也是个爽快人。

  加上本善大叔本人听了小样之后,也是乐得不行。

  当场拍板,决定买下这首歌的版权,用在即将开拍的《乡村爱情故事2》里当插曲。

  最终,王杨以八万元的价格,将《咱们屯里的人》这首歌的电视剧插曲使用权卖给了本善传媒。

  当然了,这价格主要是搭上本善大叔这条线带来的隐形资源和人脉,其实词曲版权还在他手里。

  搞定了两首歌的事情,王杨手里握着《来财》彩铃分成预付的八十万,加上卖歌的八万,以及朴树那边给的两万预付款,总资金接近百万。

  这在2006年,绝对是一笔不小的巨款。

  ...

  买房?

  王杨也想过这个问题,但暂且放在了第二位。

  他直接第一时间找到了杨思唯。

  “思唯,帮我个忙。”

  王杨开门见山。

  “我想要投资几个剧本。”

  “投资剧本?”

  杨思维愣了一下。

  “你想自己做电影?”

  “现在还没那实力。”

  王杨摇摇头。

  “我是想提前把一些有潜力但还没被重视的好剧本给囤下来。”

  这...

  杨思唯松了口气。

  一百万,这虽然不少,但是放在电影上还是不够烧的。

  就算是《石头》这种小成本也是打不下来...

  他打开一个加密文档,里面是他精心筛选过的一批剧本信息。

  这些剧本,在后世都证明了其巨大的商业价值.

  但在2006年这个时间点,要么是因为风格超前、要么是因为题材敏感、要么是因为作者名气不大,而处于被埋没或者无人问津的状态。

  “你看这个。”

  王杨指着第一项。

  “马识图老先生的小说集《夜谭十记》”

  杨思唯一脸茫然。

  完全没有听说过个故事。

  “马先生我知道一点,但是这应该是个旧小说吧...”

  “要改编的话,和现在的主流商业电影是不是完全不搭...“

  “现在是有点‘不太搭’。”

  王杨笑了笑。

  “但正是因为它还没被重视,才有机会抄底啊...”

  等到版权被姜闻给拿下的话,他想要入局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联系马老先生,先行拿到原作的影视改编权,却是一个的相对可行且成本较低的方案。

  “我打听过老先生的作品,除了个别早年被改编过的,这部分改编权应该还握在他自己手里,或者被某个小出版社、小公司代理着,但还没被真正开发过。”

  “我们现在联系他,表示愿意购买改编权,哪怕先签个优先购买权,只要价格合适,我相信成功率很高....”

  杨思维听得有些将信将疑。

  这本子,真的能够商业化成功吗?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