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宁王朝1782

第21章 斥候舰队

大宁王朝1782 桥上风景独好 3190 2025-04-17 15:05

  “拔锚起航!”

  随着林至孝一声令下,几十名水手喊着整齐的号子,通过上下摇动摇臂,带动滚筒旋转,从而收卷锚链,将船锚从海底的淤泥中一点点拖曳起来。

  与桅杆垂直相连的帆桁站满了密密麻麻的水手,他们解开缆绳,将一张张巨大的风帆放了下来。

  见所有出港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展开,林至孝便站在四分之一甲板上,给所有等候于此的军官、军官候补生训话。

  “此次斥候任务是老子好不容易求来的,务必给老子出色的完成任务。

  谁要是拖了后腿,仔细你们的皮!”

  林至孝的训话还是一如既往的糙,没有任何关于理想和抱负的内容。

  见郑承熵在旁边偷笑,林至孝老脸有些挂不住了。

  这殿下也是,还有半年就校尉考试了,就不能再忍我半年。

  还是以前的殿下听话啊!

  “殿下,你要不要讲两句?”

  林至孝本意只是客气一下,没想到郑承熵真的就那么不客气。

  “好,本王就说两句!”

  郑承熵接过话茬说道:“诸位,此次斥候任务目的有二,一是武装侦查,攻击所有出现在我们视野里的敌舰,给敌人施加压力,防止敌人轻举妄动。

  二是搜集情报,尽量俘虏一些敌军,从他们口中抠出一些敌军的动向,以便中军做出应对措施。

  另外,再告诉大家两个好消息。

  一是我军已经派出使者联络岛上的土著康提王国了,会给大家采买一批补给,新鲜的蔬菜水果、肉食、美酒,等大家返航的时候就能享用上了。

  二是我军已派船联络盟友法兰西,最迟两个月,法军必至,到时候就是英国人和尼德兰人的死期。

  大家要出色完成本次斥候任务,不能在友军面前丢脸。

  等到凯旋回朝,加官进爵少不了诸位的。

  但能升多大的官,以及能不能封爵,就看大家伙立的功劳够不够大了。

  第一批立功将士已经把勋章都挂上了,还没立功的人就打算继续碌碌无为下去吗?

  我们踏波泛海而来,除了为国家和百姓而战,不就求一个封妻荫子吗?

  碌碌无为是一辈子,轰轰烈烈也是一辈子?你们就不想搏个大富贵吗?”

  “想!”

  回答郑承熵的是整齐划一的声音,甚至连推绞盘的、放风帆的水手都有人吼了两嗓子。

  林至孝摸了摸头顶的圆顶大帽,感觉不妙啊!

  再让郡王讲下去,是不是连自己这个船长都要换了。

  郑承熵在心中感叹了一句“军心可用”后,退到了一边,把主场还给了林至孝。

  看见有些委屈的林至孝,郑承熵心中暗笑,这可是你让我讲的,并且我还压制了七分实力,不然搞得你这个船长更没面子。

  林至孝没有太在乎郑承熵抢自己风头,因为他清楚知道,郑承熵未来的舞台不在这小小的李旦号上。

  各舰舰长纷纷鼓舞一番士气后,把军舰开出了港口,在港口外编组成了一支斥候舰队。

  斥候舰队由科伦坡海战中受创较小的李旦号、林凤号两条四级战列舰,郑璠号、梦溪号两条五级巡航舰,以及双桅横帆船八戒号组成。

  舰队比较袖珍,一共就5艘战舰,入级的仅有4艘。

  但斥候舰队不是决战舰队,去武装侦察的,带太多战舰不利于行动,也不利于指挥。

  郑璠号、梦溪号两条五级舰航速较快,航行在舰队最前面,见到敌人较弱,就扑上去打,打不过就引到后方的李旦号、林凤号这里来。

  要是林旦号和林凤号也打不过,那就四艘船一起逃。

  至于八戒号,不用担心,这种双桅横帆船操作很灵活,甚至可以原地调头,跑的肯定比所有船都快。

  作为舰队“指挥使”的林至孝有信心,只要不碰见三级舰,他能横扫一切敌人。

  碰见三级舰了也不怕,因为三级舰跑不过四级舰。

  ……

  “殿下,八戒号是根据西游记里的猪八戒取的名吗?”

  航行在大海之上,看见像一条灵活的泥鳅一样来回传信的八戒号,“花条”也就是那个小荅荅突然问郑承熵。

  看着这个身世坎坷的小孩儿,郑承熵点头又摇头,“是也不是!”

  “为什么不是呢?我娘给我讲过西游记的故事,小时候还带我去椰子城看过唱戏的演三打白骨精。”

  看着“花条”那憧憬的目光,郑承熵便多说了几句。

  “八戒原名叫朱士行,是曹魏时期在白马寺受戒的汉家沙门第一人,也是第一位西行求取真经的僧人,后来被吴承恩写入了西游记,其实按辈分,玄奘才是他的徒弟,甚至是徒孙。”

  “啊?那为什么成为舰名了?”

  “因为他有大毅力,算得上是一名早期探索世界的旅行家,所以成为了我朝“旅行家”级的军舰之一。

  跟他一样的双桅横帆船还有霞客号、杜环号。

  杜环虽然没有徐霞客有名,但也是一位传奇人物。

  他在怛罗斯之战被俘,过了近十年俘虏生活。其后游历黑衣大食、埃及、阿比西尼亚等国,成为第一个到过非洲并有著作的中国人。

  可惜那本著作《经行记》失传了,仅有千余字被他的族叔、诗人杜牧的祖父杜佑写入史学巨著《通典》中传了下来。”

  “哇!好了不起!汉人真的个个都了不起。”

  “为什么说汉人个个都了不起?”

  “我娘说的,他说我爹也很了不起。”

  说到这,花条突然沉默了下来,似乎是回忆起了什么伤心事。

  郑承熵安慰道:“那你也做个了不起的人,这样你娘泉下有知的话,也就放心了。”

  “是,殿下,我一定做个了不起的人!”

  ……

  郑承熵哈哈大笑,随即又在心里默默感叹,大宁有些现象不容忽视啊!

  他前几天无意间碰见花条了,便叫住了这个小孩,随口询问了一下对方的身世,一问之下大感震惊。

  花条的真名叫吴胜,一个很普通的名字,但他却有一个不普通的祖宗——吴赐。

  在南京之战的溃败中,吴赐作为王府仪卫正为掩护郑承熵的六世祖郑成功撤退,力战而亡。

  郑经拿下吕宋建立有明吕宋国后,开始为牺牲于抗清事业中的功臣及功臣之子封爵。

  吴赐的儿子作为忠臣之后,也捞到一个子爵。

  传承这么六七代人后,吴胜的父亲虽然不是主支,没有继承爵位,但作为忠臣之后依然被征召进入了大宁近卫军——延平团中服役,后因伤以翊麾校尉军衔退役,在爪哇岛享有千亩军功田。

  就这么一个勋贵旁支,竟然在家主死后,将其才八岁的庶子赶出了家门,自生自灭。

  虽然吴胜不是一个纯血汉人,只是一个跟马来人混血的荅荅,但也不至于这么狠吧?勋贵的脸还要不要啊?

  吴胜告诉郑承熵,其实从他记事起,他娘就一直被大娘欺负,后来爹死了,娘也死了,他就被大娘赶出家门了。

  幸好从乡村一路流落到了椰城,然后又被海军招为火药儿童,这才没有饿死街头。

  郑承熵问过吴胜,就没人管吗?比如椰城府开设的养济院。

  吴胜告诉郑承熵,养济院只接收汉人,不接收荅荅。

  小娘惹的话,他们倒是接收。

  郑承熵瞬间明白了,这是地方官府又要政绩,又要省钱,甚至还要赚钱。

  对于荅荅娘惹的歧视,在大宁没建立之前就存在于南洋华人之中。

  在大宁建立之后,这种歧视和鄙夷更是达到了一种巅峰。

  一边是南洋华人男女比例失调,一边是歧视荅荅娘惹,这可怎么玩?

  是打算步西班牙人在中南美洲的后尘吗?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