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其他 从昏君开始的无限战争

第68章 龙驭亲征出玉鞭

  “诗史不愧是诗史!”

  董璜忍不住感叹。

  龙驭亲征出玉鞭!

  这句诗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而这对终于醒酒了的少妇,年轻的欲哭无泪,根本就受不了董璜的粗cha蛋犯。

  丰腴的却计上心来。

  之前喝的醉醺醺的,她没有认出来的人是谁,但是现在,她终于把董璜和她记忆中有些模糊的唐明皇的形象融为一体,心中忍不住生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小姨能够做到的,我凭什么不行?”

  贵女忍不住想道。

  另一边,在与这处温泉位置对称的另一处温泉中,苦等许久的杨贵妃三姐妹也半醉半醒。

  “三郎怎么还不来嘛。”

  杨玉环摸着肉感却又没有额外生命律动的小腹,满是失落的说道。

  现在的她,想要的已经不再是男女之欢,而是一个孩子,一个男孩,一个可以成为太子的男孩。

  “应该已经进来了啊。”

  穿着道袍的年纪最长的韩国夫人仪态端庄的说道。

  之前在妹妹面前丢了丑,自觉丢人的韩国夫人祭出了大唐女子出轨的传统艺能——出家。

  不论是出家为妮还是出家为坤道,都意味着和过去的一切割裂,不再是之前的庶母/儿媳或者其他奇奇怪怪的身份。

  韩国夫人这也算是给他的丈夫一点儿交代。

  “进你哪里来了?”

  杨贵妃掐了一下姐姐,虎狼之词调笑道。

  但说是调笑,心里也难免会有怨气,只是此时的董璜已经不是那个李隆基了,杨玉环也不敢放肆,只能够施展浑身解数讨好。

  “该不会走错地方了吧?”

  虢国夫人也捏着姐姐嬉笑道。

  然而,当她笑完之后,就再也笑不出来了。

  韩国夫人也笑不出来了。

  杨玉环奇怪的看了看两个姐姐,先是呆呆的傻笑,而后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同样也笑不出来了。

  三个女人立刻命令侍女去打探消息,当得知董璜被高力士引去对面的浴池之后,三个女人顿时大怒:“高力士该死!”

  ……

  当董璜满头是血的征战的时候,位于上洛的恶来,也被溅得满头是血。

  血是敌将毕思琛的。

  毕思琛,突厥人,出身西域毕国,原为安西四镇节度使夫蒙灵察帐下押牙官,官至大将军、特进。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南下,毕思琛受命防守东都洛阳,兵败转投叛军。后随叛将武令珣击南阳鲁炅。

  这次,他作为武令珣的先锋,受命奇袭潼关。

  董璜的担忧成了现实。

  安禄山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命令武令珣所部奇袭潼关、长安。

  对于叛军而言,洛阳若失,则大势已去;但就算是将武令珣所部调回洛阳,也不一定能够击败董璜,反而白白失去了南阳的优势。

  于是,在安禄山的皮鞭之下,安禄山的智囊严庄、高尚二人穷思竭虑,总算是想出了一条妙计——奇袭长安、潼关。

  这在战略上是可行的,因为武关等地已经落入了叛军之手,且大唐长安、潼关等地,必然兵力薄弱乃至空虚。

  而一旦奇袭成功,则董璜所部就被包了饺子,就算不全军覆没,也必然损失惨重,且经此一役,唐军在关中地区将再也没有抵抗叛军的力量,到时候,形势将彻底逆转。

  听完了二人的计谋,安禄山决定孤注一掷,并派孙孝哲去武令珣那里当监军,监督武令珣尽快进攻长安、潼关。

  面对安禄山的严令,武令珣别无选择,只能够虚晃一枪,做出继续围攻南阳的样子,主力则北上过武关向长安、潼关进军。

  武令珣所走的这条路,所经过的地方,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商於之地。

  下定决心之后,武令珣命令副将毕思琛为先锋,统帅骑兵,一人三马先行出发,力争从潼关西门骗开关门夺取潼关。

  武令珣看得很清楚,只要拿下了潼关,董璜就死定了。

  巧的是,在毕思琛所部奋力奇袭的时候,恶来所部也是一人三马,紧急出发。

  双方在上洛郊野相遇,都有些措手不及,但却都知道对方是敌人。

  一场双方都毫无准备的骑兵交锋由此展开。

  恶来本着擒贼先擒王的目的,直奔毕思琛;巧的是,自负勇力的毕思琛也是这种打算。

  骑兵作战和步兵作战还是有所不同的,步兵将领往往会在后方进行指挥,像李嗣业在香积寺之战中那样冲在一线作战的的情况,少之又少;但是骑兵将领带领骑兵冲锋,却只能够冲在前面,直面强敌。

  所以,骑兵将领也是最不畏惧单挑的。

  尽管这种单挑不是小说里的那种单挑,而是骑兵快速冲锋下你死我活的碰撞。

  毕思琛用的是马槊,纵马直刺恶来;恶来则换了兵器,右手持马槊,左手则是稍短的铁戟。

  二马相交,恶来以马槊拨开了毕思琛的马槊,同时用铁戟将空门大露的毕思琛枭首。

  整个过程,电光火石间完成。

  这其实也是骑兵对冲的常态,骑兵对冲之后,根本就不可能给你留出大战三百回合的时间,一击之后,不管对方死活,都要马上面对新的敌人,直到死亡或者杀穿敌阵。

  不过,骑兵之间的对冲,并不会以主将的战死而立刻宣告结束,甚至不会以是否凿穿敌阵而结束。

  恶来将马槊铁戟舞的虎虎生风,终于带着骑兵凿穿了叛军骑兵军阵,来到了之前叛军骑兵冲锋前的位置,而此时的叛军骑兵,也来到了之前恶来军冲锋前的位置。

  双方算是交换了场地。

  这个时候,已经意识到落入下风死了主将的叛军骑兵,仍旧没有投降,而是自发的分兵两路,向着武令珣主力的方向而逃。

  恶来一面派人向董璜、长安、潼关示警,一面乘胜追击,但也只是追击了十里地就停了下来,趁势拿下了上洛,抓紧时间修整,准备迎接李光进所部和敌人的到来。

  恶来很清楚,敌军的部队不可能只有这么点,接下来必然还会有一场恶战。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