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从娶荀采到君临天下

第18章 汉将皇甫嵩

  黄巾大营外围

  短暂的厮杀过后,钟辰扫视了一眼周围战场,随即侧过身,对身边的亲卫厉声喊道:

  “鸣金,撤!不要恋战!”

  话音刚落,他手中的破军槊猛然挥动,带起一道凛冽的寒光,将槊刃上残存的血迹甩尽。

  身旁的亲卫闻言,不敢迟疑,急忙从腰间取出铜锣,使劲敲响。

  一阵清脆的鸣金声在夜色中回荡。

  战场上的士卒纷纷听令,迅速收拢队形,不再纠缠对手,以最快的速度有序撤离。

  夜风吹过,带来一股血腥气,黄巾贼的动作显得混乱不堪。

  与此同时,黄巾贼的大营另一侧却迎来了更加猛烈的袭击。

  火光乍现,喊杀声震天动地。

  皇甫嵩率领援军星夜兼程赶到,铁蹄阵阵,尘土飞扬。

  皇甫嵩身披铠甲,骑在战马上高声喝令:“全军突击!打穿黄巾贼的大营,进入长社城!”

  麾下士卒闻令而动,朝着黄巾贼的大营发动攻势。

  此前接到好友朱儁兵败的消息后,皇甫嵩一方面派人快马加鞭返回雒阳,请求增援,另一方面则亲率本部兵马,急行军驰援。

  皇甫嵩所部装备精良,并且配置了精锐的三河骑士,这是从河内、河东、河南,招募精壮,组建的骑兵部队。

  战马奔驰间尘沙四起,护军司马·傅燮亲自率领骑兵,厉喝一声:

  “冲锋!”

  刹那间,骑兵迅猛的冲入黄巾贼大营。

  黄巾贼被打得猝不及防,奔腾的骑兵带来了极大震撼。

  傅燮的披风迎风猎猎作响,舞动长枪,枪头寒光闪烁,每一次挥刺都带走一条性命。

  随后,皇甫嵩策马而至,扬起长剑,指向黄巾贼大营深处,大声喝道:

  “步卒跟上!顺势攻杀,直奔长社方向!”

  步卒闻令而动,紧跟骑兵之后,手持盾牌和长矛,稳步推进。

  皇甫嵩的指挥得当,在他的统领下,大军在黄巾贼的大营内横冲直撞。

  身处战场的皇甫嵩,在指挥的同时,始终注意观察黄巾贼的阵营布置。

  借着火光,他发现波才依草结营,心中顿时生出计策。

  然而,火攻是否可用,还需看天时是否站在大汉一方。

  大军一路厮杀,终于由西至东彻底打穿了黄巾贼的大营。

  黄巾贼的营地陷入更大的混乱之中,呐喊声、惨叫声、不绝于耳。

  长社城下

  钟辰等人刚刚归来,尚未喘息片刻,便察觉到远处有隐约的马蹄声传来。

  声音由远及近,逐渐变得清晰。

  常昊抬起头,神情一震,略显迟疑的低声问道:“钟公子,难道是黄巾贼的骑兵追来了?”

  钟辰双眉微蹙,摇了摇头,笃定的说道:

  “不可能。黄巾造反主要活动在内地,他们怎么可能拥有成建制的骑兵?这支骑兵虽然出现的很意外,但绝非黄巾贼。”

  常昊闻言,微微放松,思索后问道:“钟公子,你的意思是……援军到了?”

  钟辰嘴角微微扬起,点头说道:

  “没错,八成是皇甫将军派来的援军。不过,为防意外,我们还是小心为上,先回城内观望再说。”

  常昊立刻抱拳应命:“诺。”

  他转身朝队伍挥手,示意众人跟随钟辰返回城中。

  城门在吱呀作响中缓缓打开,钟辰率部迅速入城。

  钟辰带人出去夜袭,乐进、丁浩和冯靖,只能更加戒备,所幸,他们平安回来了。

  进入城内,钟辰看向冯靖,急切的说道:“冯县尉,速派人在城楼上加举火把,通知守军准备迎接援军!”

  听闻此言,冯靖一愣,随即大喜过望,连连点头说道:“援军到了!好,我这就去办!”

  说罢,冯靖匆匆转身,大步向城楼方向跑去。

  不多时,众人陆续登上城楼。

  晚风在城墙之上呼啸而过,更多的火把被点燃,将城楼上下映照得通明。

  钟辰凝视着城外的动静。

  远处,一片模糊的黑影正快速移动,大批骑兵逼近。

  为首的将领身披铠甲,手持长枪,看向城楼,朗声喊道:

  “我乃大汉左中郎将麾下护军司马·傅燮!长社守将何在?速速开城迎接援军!”

  城楼上的钟辰闻声,脸上显露出一丝恍然之色:

  “傅燮……我记得他是前任太尉刘宽的学生,果然是朝廷派来的援军。”

  刘宽是刘邦的十五世孙,颇有才干,算得上宗室能臣,在黄巾起义前,就上书揭发张角有阴谋,显然当时没被重视。

  有趣的是刘宽死后的谥号是“昭烈”。

  城楼之上,火光摇曳,将夜色中的城墙和旗帜映得忽明忽暗。

  为求谨慎,钟辰借着火光,辨认城下军队的旗帜和士兵服饰,确认无误后,才下令道:

  “打开城门迎接。”

  随着命令传下,厚重的城门缓缓开启。

  钟辰转身对随行的属下说道:“走吧。”

  随后,带着一行人沿着石阶快步赶回城下。

  城门处,傅燮已经整队而立,手握缰绳,跨坐马背上。

  双方相遇后,钟辰停下脚步,拱手肃然说道:“颍川钟氏·钟辰,见过傅司马。”

  傅燮闻言,面露微笑,翻身下马,还礼道:“钟公子守卫长社有功,皇甫将军就在后方。”

  钟辰微微颔首,做了个请的手势:“傅司马,先入城吧。”

  傅燮却摆了摆手,坚定的说道:“不必了。我在此等候皇甫将军,一同入城。”

  钟辰闻言,点头应道:“好,那我便一同等候吧。”

  没过多久,远处传来阵阵脚步声与马蹄声,队伍中旌旗招展,皇甫嵩率领大军抵达。

  钟辰仔细观察着皇甫嵩,见其面容沉稳,眉宇间隐含一丝雄威之气。

  入城后,众人分工明确。

  丁浩协助傅燮,安排汉军驻扎之事;钟辰陪同皇甫嵩一行人前往县衙议事。

  县衙内灯火通明,皇甫嵩径直步入,坐至主位,其余众人则分列左右。

  作为长社的官方人员,冯靖站起身,稍稍欠身拱手,简明扼要的向皇甫嵩汇报了长社城和朱儁最近的情况。

  尤其在提及钟辰时,言语间颇为钦佩,对其远见和夜袭时的果断大加赞扬。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