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海中有龙
“唐小姐,单身公寓并不安全,墙壁保险箱也并不保险,如果可以,尽量跨海到港岛找个单位,鬼佬还是在乎名声的……”
红色吉姆尼停在片场门口,唐雯这个炒股小能手,不好扎着二字钳羊马见人。
分别之前,陆扬也给了她不该给的提醒。
“小陆先生放心好了,我住的公寓是从鬼佬水兵手里买来的,那座公寓是水兵公寓,九龙最安全的公寓,小陆先生好体贴,您要穿洋装吗?”
陆扬投桃,唐雯报李,但她不清楚小陆先生对洋装的态度。
港城的许多老派人,以身着洋装为耻,唐雯可不想表错一丁点情意。
“不喜欢,但可以给我做几身深色中山装,裤腿要渐细,下摆要稍长,两肩要阔袖要长,皮鞋头不能太尖但也不能太软,鞋底要软,后跟要矮,中腰系带。”
听到小陆先生的要求不少,唐雯点头记下,临走的时候又咬了下嘴唇,才嫣然一笑发动汽车。
“回家之前,我请你吃鸡公煲,钱从我的薪水里出……”
唐雯还是个炒股小能手,出乎陆扬的预料,因此分别之前,他也多了几许体贴。
管是鸡公煲还是乌鸡汤,亦或是别的什么,唐雯听到之后,能想到的就是把两个银行户头,变的更多……
陆扬刚进片场门口,却见老马端着茶杯、夹着烟坐在一张竹椅上,看到地上的两三个烟头,这是怕他一去不回?
“马先生,来都来了,半道跑了不就没意思了?”
听到这话,马显达轻蔑的扫了陆扬一眼怼道:
“廖公都发话了,你跑一个试试,腿给你打断,这不是出报道了吗?怕有人生事儿……”
“那些三流小报都说啥了?”
伸出两根指头,让老马敬了烟,点上之后,陆扬就跟他聊起了小道消息。
按照正常走势,港城传播消息最快的,应该就是那些个三流花边小报。
“嗯!说的可挺悬,龙虎武师跨海示威,一脚踏碎港城武林。”
“游龙大枪啸九龙,侯王庙群虎雌伏。”
“这特么是看热闹的不嫌事儿大呀!我正犯愁呢……”
自打看到了港城小报的标题,马显达坐的这张椅子,就是他跟于塰、于成惠轮流坐。
潘富清、王长凯两位怕是应付不了这样的麻烦。
时间拖的越长,马显达越是不放心。
他都有心给家里打份电报,让马家子弟赶紧赴港帮忙。
陆扬自始至终都不是马显达的选择,因为他知道这小兔崽子学的是真传心法,但凡出手就不会给人留余地。
“马先生,武行只论功高,打倒一个也就够了!”
“屁话,那也得让打呀!”
“港办说了,没有港方的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应战!”
“这不扯吗?给这么一个限制,咱们可就只能被动挨打了……”
“要讲团结不是……”
对此,马显达也有些无奈,不是港办的要求,他也不会坐在片场门口。
真传江湖,也就那么寥寥几个而已,即便是民国武林,真正能打且会打的,能有一百个?
剩下的成千上万,不过是自觉功高而已。
说句难听点的,不用等京队来,仅是少林寺剧组的小三十个运动员、教练员,放在民国都可以算是一方武林。
真正能打且会打的,可不怕什么散打运动员、泰拳手。
真传所学就是怎么一下给这种人打死。
至于被散打运动员、泰拳手打的,那都是连自己能不能打都不知道,为搏虚名混饭吃的嘴上‘高手’。
但即便是这样,许多仅是学了点真传皮毛的,依旧能在民国的武林、军中闯出名堂,这就是所谓的一招会百招通。
当然,挨打也是因为这个一招会。
马显达原以为自己按照陆扬的说法上报了,港办会帮着疏通一下,在合适的时候,弄上一个合适的擂台。
谁曾想,却是不得港方书面许可,就不能接受挑战。
这么一弄,处于侯王庙的少林寺剧组可就被动了。
“陆指导,想个招吧?片场可不是展会,闹不好就有些只图虚名的上门硬来。”
如马显达所说,展会本就有气势,一些混名声的不自觉就要被这种气势压制。
所谓被气势压制,就是不想在众目睽睽之下丢人。
换到片场,来了走了,输了赢了,你说你的我说我的。
这就跟闭门切磋类似,输赢全凭一张嘴。
所以不好处置。
“那行吧!让片场准备点六米长、鹅蛋粗的毛竹,竹条打包的那种,让他们学会打包,先弄两捆过来吧……”
马显达说的硬来,就是人家不会按照你的规矩挑战。
你摆个大枪,人家不按你想的去拿,而是上来就打,这就叫硬来。
对此,陆扬能出的主意,也就是换个法子吓唬人。
老马都说了,港办要求只有港方书面允许才能应战,但这根本不可能。
鬼佬再扯,也不能出具有法律效力的生死状不是?
陆扬跟马显达没聊多久,就被于成惠老师拉到了摄影棚。
昨夜廖公说过一个人气势不够之后,剧组运动员们的休整期正式结束。
陆扬出片场见了世面,享受了一把活色生香。
运动员们则是在摄影棚里,汗流浃背的练了一整天大枪法。
不管是六合大枪、形意大枪、太极大枪还是八极大枪,现在跟以后都不是传统武术的比赛项目。
原因很简单,就是四米大枪丈二槌,现在只是传武各门的训练器械,并不是表演器械,也不是实战器械。
军队用丈二槌实战,最晚是在太平天国的时候。
再晚,就不用大枪、破甲锥了,有枪炮谁特么用那玩意儿?
至于说再早前的军阵,那就没法提,那时候的武林高手还是将军呢!
再不济,也是将军麾下的马弁,那是以王法为职业规范,专门杀人的职业。
现在这年月,真正能耍起大枪,还能耍好大枪的,要么功高要么年老。
但不管是功高还是年老,训练方法跟武术运动员都截然不同。
学习难度大、不具表演性、非实战需求,差不多就是没有大枪项目的原因。
陆扬昨夜里的游龙枪,一多半都脱胎于民国武林的江湖杂耍。
看着大枪似游龙,但真正显示功力的地方不多,更多的还是类似花枪的技巧。
运动员们虽说都会花枪,但换了沉重的武僧棍耍花枪式,里面的问题肯定不会少。
于成惠来找陆扬,也不是让他指导的,而是想要他昨夜里腰间游龙的技巧。
这对陆扬来说教起来就很简单了,无非稳住身形,双手滑棍而已。
这跟形意拳托枪式的手托大枪,人动枪不动不同,无需多少功力在,只要懂了技巧,反应敏捷一点就够用。
教会了运动员们腰间游龙,张鑫焱、施洋平两位导演,拿着谱过曲的凉州词又找到了陆扬。
陆扬弹剑而歌,直接唱出了凉州词,谱曲就很简单了,音乐师谱完曲,长城影业这边,继涨薪水之后,再次给他递出了橄榄枝。
两人的意思简单,无非就是让陆扬将凉州词卖给长城影业。
即便陆扬不知道歌曲的版权可以吃半辈子,但以现在港城词曲界的薪酬,他也不会将凉州词卖给长城影业。
玩炒股小能手唐雯唐小姐家贵妃椅的时候,贵妃椅歇气的间隙,自然会赞赏一下小陆先生的凉州词。
唐雯说的明白,有几大影视公司在,编剧、作词、作曲甚至于武指,现在都算是港圈的低薪行业。
真正的大头,要么被影视公司赚走了,要么被出钱买歌词、买作曲的歌手赚走了。
能留给词曲作者的正常薪酬,一曲歌词也就几千港币。
这对月薪六万的陆扬来说,苍蝇腿、蚊子肉都不算,他自然不可能卖掉凉州词的版权。
虽说没有买成,但长城影业这个东家不错,也给陆扬进行了版权申请登记,只是产生的费用要从他的薪水里扣。
张施两位导演找到陆扬,谈凉州词的版权只是捎带。
按廖公昨夜里说的,少林寺的主题曲才是两人想谈的话题。
施导还想就太极张三丰的后续剧情,跟陆扬进行一下深度的探讨。
因为陆扬的剧本写的细致,所以施洋平导演的筹划进度,远超张导少林寺的筹划进度。
如果开拍,太极张三丰可以走在少林寺前边,只因陆扬的剧本,详细到了对每一幕场景的细节描述。
词曲交给国内的音乐人,张三丰的剧本要等少林寺开拍之后再推进,按下两位导演的话题后,陆扬提的却是展会现场的音乐伴奏。
凉州词都弄出来了,陆扬也不介意给国内的各大民乐团拉上,一起共襄盛会。
展会再加现场民乐表演,也直接吸引了张施两位导演。
三人谈了一会儿,又给马显达拉了进来,毕竟请民乐团赴港,只能由这位马先生汇报。
看着陆扬越摆越大的局,马显达也不担心,而是在确定邀请民乐团之后问道:
“陆指导,按你的意思,是不也得请一请各大歌舞团,来一个现场表演?”
在马显达看来,无非民乐团都请了,就不差一个歌舞团了。
“嗯!马先生的主意高屋建瓴,我认为铁路歌舞团就很好。”
“毕竟咱们拍摄的时候,要四处转场,如果能跟铁路处好了关系,对剧组也是帮助。”
陆扬的拓展,马显达深以为然。
要论国内的歌舞团哪个最好,哪个名气最大,这没人说的好,也没人敢自认。
但要说哪个歌舞团最有用,就非铁路歌舞团莫属了。
人一句话,就是四通八达。
“就你鬼!张导、施导就这么定了?以铁路歌舞团为主?”
对此,张施两位导演也无所谓铁路还是海路,他们只看歌舞团三个字,因此也就点了头。
“马先生,联系的时候,别忘了让歌舞团找一个有点京剧基础的歌唱演员,男演员,岁数不要太大,凉州词的主唱……”
陆扬提铁路歌舞团,可不是随口而说,也不是为了什么出行方便,而是想到了歌曲无人敢翻唱的小屠。
现在的小屠虽说还没正式出道,但该有的基础,差不多已经有了。
铁肺是天生的,早两年出道,晚两年出道,对小屠来说无所谓。
四人谈妥,马显达汇报建议,港办那边对民乐团跟铁路歌舞团这样的建议,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
陆扬的额外要求传到国内,铁路歌舞团、歌舞剧团长胡雁声,看到对凉州词歌唱演员的要求,不禁就想到了正在学戏的儿子小屠。
接下来的几天,应少林寺剧组教练组组长马显达邀请,京队、铁路歌舞团,以及在京的几大民乐团,联袂赴港。
三流小报上的消息,开始向二流报纸蔓延,海中有龙跨海而来的针对群体,除了武行之外,也蔓延到了整个影视圈。
毕竟武术队、民乐团、歌舞团都来了,目标极为明确。
京队来了。
千年老二。
比赛场上,觉远和尚李小虎的对手。
赵常君也来了。
原本二十四个人的枪阵,也直接暴增到一百人。
为此马显达还专门给崔常有的修械所打了电话,增加龙吞破甲锥跟服装的数量。
正在粤海赶制的檀木枪杆,自然也要增加数量。
歌舞团、民乐团的到来,就涉及到了展会服装的一致性问题。
陆扬前期给弄的道袍不错,道袍没有席卷服装设计界,只是因为报道的延迟。
已经燃起的硝烟,还没弥漫到港城的服装设计圈。
有了少林寺剧组的现场展示,港办那边也就给崔常有下了一个乐掉他大牙的订单。
从三大影业到武术队、歌舞团、民乐团,以及参展人员的服装都要一致。
这既是崔常有的机会,也是服装师唐雯的机会,陆扬自然是该拉就拉。
服装数量多,那就直接用原色的灰黄绸料,辅以染色的绸料、布料锁边儿。
除了崔常有的修械所,文物商店的古锦,江南丝绸厂的库存,陆扬也没放过。
古锦集中后,发至崔常有的修械所。
主要人员的丝绸绣服,部分由江南丝绸厂做,部分以修械所的服装为底,进行简单的刺绣。
这一过程中,崔常有的修械所跟文物商店算是参与度最低的。
江南丝绸厂虽说没什么大单,但在展会上,他们的机会却最多。
国内的联动越来越深入,定制的枪头、枪杆还没到,需要设计游龙枪动作的陆扬就相对闲暇。
在唐雯的水兵公寓,又一次试过贵妃椅后,陆扬依旧不是很满意。
炒股小能手却身披纱衣道袍,慵懒的汇报着近期收获。
“小陆先生还真是眼光独到,李生跟包生不忿上次在九龙仓一事上被洋行联手打败,我们建仓之后,他们就开始了还击。”
“近期九龙仓股价大涨,咱们赚了五个半山单位。”
李家城联手船王狙击英资老牌洋行,也不是当年的事儿,而是持续了近两年。
作为炒股小能手,唐雯入市的时候是无脑的,陆扬说了,她几乎就是赌上了全部身家。
除了现金房产之外,一下就把她所有的账户资金都梭哈了进去。
为什么无脑,只是因为贵妃椅晃的太厉害,把脑子给晃没了。
本以为会小亏一笔,结果资金刚刚梭哈,就迎来了一波大涨。
她给陆扬的那两个户头,在九龙仓股票大涨之后,就显的有些单薄了。
“长线为妙,短线我不怎么懂,快进快出容易竹篮打水一场空……”
对炒股,陆扬几乎是一点不懂。
他懂的唯有李家城的经历,还有风扇刘,许多人可能不一定想有李家城,但哪个男人不想做风扇刘?
“小陆先生还是一如既往的睿智。”
“大涨之后,股票经纪也认为洋行会打压股价,因此就直接抛售,又在顶点沽空,结果就是我们现在可以无忧无虑的生活喽……”
具体赚了多少,唐雯卖了个关子,但陆扬也不想知道。
“好想法,你在股市,可比在贵妃椅上厉害多了,以后还得再练!”
“股神唐小姐,既然找到了规律,不妨继续抄底,我虽不懂股票,但却知道过招需要有来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