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蠢女人
天走了。
他不会去伤害一个已经怀孕的人。
因为他清楚她很看重自己的孩子。
.......
时间如梭。
半个月后。
秦国,咸阳。
作为中原第一强国,人称虎狼之国的秦国的都城,咸阳并没有什么繁华景象,甚至不如韩国的新郑,反而还有些死气沉沉。
放眼望去,偌大的咸阳城里面,除了随处可见的秦国军士,并没有什么普通百姓,给人感觉不像是都城,反而是一座军营。
究其原因也不复杂。
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前,属于奴隶制分封制诸侯国,本身只是周天子分封的诸侯国之一,随时都有可能被强大的诸侯国灭掉。
商鞅变法之后,变成了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但这个国家的体制,无论是军功制度,还是其他都是为了战争而服务。
重农抑商,耕战一体。
严刑峻法,全民皆兵。
与其说秦国是一个国家。
不如说是一个战争机器。
幸运的是。
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
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赢。
再加上军功制度,给了下面人一个能看得见的上升通道。
否则如此高压的环境,哪怕是老秦人也早就坚持不住了。
一边种田。
一边打仗。
这里面的苦很难想象。
真的就没把人当人看。
.........
咸阳一座奢华府邸内。
“相国大人,罗网有消息传来,那位最近出现在韩国南阳等地,似乎与农家六大堂主有深入接触。”一名中年男子走到了一名头发花白半百老者面前。
这名半百老者,看上去很苍老,但整个人却非常精神,那双幽暗深邃的目光,好似权力组成的旋涡,常年身居高位养出来的贵气,让人不敢抬头直视。
“罗网?”
头发花白的半百老者,中年男子口中的相国大人,听到这两个字,就忍不住皱了皱眉头。
作为相国,还是秦国的相国,再加上赵姬那蠢女人不管事,他每天都几乎忙的脚不沾地。
不过忙归忙。
但权力的滋味就好像是毒药。
这位老人已经彻底放不下了。
“百越的天,亦是百越共主,可他这一次为何出现在临近秦国的南阳,如果只是为了农家而来,那么为什么不是韩国的都城新郑?”
老人心中沉思,对于罗网这个情报,他感觉很奇怪,天虽然没有王的身份,但权力却不弱于任何一个王,还是那种掌控实权的王。
“相国大人,那位百越共主,这一次除了和农家有深入接触,前不久他还救下了从罗网叛逃出去的惊鲵。”中年男子语气不急不缓。
“惊鲵是谁?”
中年男子口中的相国大人。
很明显不记得所谓的惊鲵。
“就是刺杀了信陵君的那个天字一号杀手。”中年男子低声提醒道。
“原来是她,她为什么要从罗网叛逃出去?”老人想起了惊鲵是谁。
“一开始,我们也不知道她为什么要叛逃,可后来我们发现,她似乎有了身孕,而她执行过的任务中,只有信陵君与她有过接触。”中年男子解释道。
“信陵君的子嗣,倒是有意思,不过还是解释不了她为什么要叛逃。”
老人没兴趣关心惊鲵的死活,他只是担心罗网内部是不是出问题了。
“在她完成上一个任务之后,罗网又给她安排了一个任务,可在她成功完成这个任务之后,惊鲵就毫无征兆的叛出了罗网。”
中年男子这边也不清楚惊鲵为什么要叛逃,在他看来,惊鲵只是一个被罗网控制的工具人,不了解一个工具为什么要背叛。
所以中年男子也只能把自己知道的说出来。
至于惊鲵叛逃的原因他也完全摸不着头脑。
“看来是有人唤醒了惊鲵的母性,女人这种东西,一旦有了孩子,就很容易被情绪左右。”老人大概知道惊鲵为什么叛逃罗网了。
这样也好,罗网本身没有出什么大的问题,只是个别工具失控了,只要罗网的情报正常,惊鲵这种可以培养的工具随时都能补充。
“其实只是惊鲵,问题不算很大,只是那位.......拿出了太后的随身令牌!”中年男子小心翼翼说道。
不怪他如此小心翼翼,因为就在他说出最后一句的时候,老人脸上的神色,就已经彻底阴沉了下来。
“赵姬这个蠢女人,真的是脑子有病,这种东西她居然也能送人?”
饶是老人心里清楚他口中的那个蠢女人赵姬和百越的天非常亲近,但也没想到这个蠢女人会把象征秦国王太后的令牌送人。
事实上,惊鲵的事,那不叫事,最后之所以还被捅到了老人这里,只是因为惊鲵本身虽然不重要,但救她那块令牌很重要。
“相国大人,不要动怒,太后毕竟是太后,在大王还没有亲政前,她就是大王的代言人。”
中年男子语气任何劝说老人,他可不希望这个消息,把老人气出病来,这也太不值得了。
“蠢女人,赵姬这个女人,何至于如此之蠢!”
老人愤怒的拍了拍桌子,怒气也随着拍桌子逸散了出去。
几个呼吸过去。
老人看向了身边的中年男子,平静道:“找到合适的人了吗?”
听到这句话后。
中年男子下意识看了看左右,像是怕被人听到下面的话一样。
“相国大人,人是找到了,而且还是自我举荐,但身份有点.......”
“继续说!”
“此人来自罗网,原是罗网的掩日,但他不想继续做杀手了!”
“你觉得他行吗?”
“应该....可以,那玩意可以转动车轮!”
“唉,就他吧,希望赵姬这个蠢女人有了男人之后,能安安分分的待在宫里面不惹事。”
老人叹息了一声,如果可以的话,他也不想做这种有风险的事情,毕竟容易被抓把柄。
但要说风险有多大也不至于。
毕竟这种事情早已司空见惯。
举个例子。
曾经的秦国宣太后,秦昭襄王之母芈月就有许多面首,无论是明面上的还是私下的,玩的那叫一个花,甚至还给自己的面首生了不少孩子。
不过,宣太后芈月找面首很有原则,利国,利家,利己,利民,完全没有利用价值的,她不要,所以她找了那么多面首也没人去管她闲事。
其实也不只是秦国。
七国太后也差不多。
这个时代没有严苛到极致的道德约束。
要求女人一定要为了自己的丈夫守寡。
什么守寡。
贞节牌坊。
那都是后世的事情。
现在属于战国时代。
一个被后人称为道德败坏的时代。
但这也是一个思想大爆发的时代。
华夏上下五千年。
诸子百家的辉煌时代就出现了一次。
关键诸子百家就出现在了春秋战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