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光复易州(三)
易州城府衙内,高凤、王悰、文铮三人已经议定,要杀尽城内契丹人,举城投降宋军。
关于出城献降的人选,文铮倒是有个建议:“俺在城内普净寺里认识个大师父,法号明赞,早有率寺内僧侣投靠宋国之意。俺可去与明赞师父商量,请他去一趟宋军营中献降。”
高凤倒是冷笑一声:“原来文指挥早有降宋之意,竟然与这个明赞师父暗通款曲过了?”
文铮啪的一声拍了一下茶案:“高知州几个意思,莫不是临阵打了退堂鼓,要绑了俺去南京城一同受死吗?”
高凤被文铮一句话噎住,嘴巴微微张开,又说不出什么。
倒是王悰赶忙插嘴化解尴尬:“高知州也不是这个意思,文指挥快快去寻那明赞师父吧,最好今天就连夜出城。否则就按今天这个架势,要不了两天,咱们就被这些乡社丁勇砍了人头了。”
“俺这就去,府衙这边不必担心,我去请赵乘渊赵指挥带兵来此护卫。赵指挥身边二百亲兵尚有一战之力,护卫府衙不在话下。”
“好好好,那就有劳文指挥费心了。”
且说文铮抓紧赶到普净寺,找到明赞师父说了这番计划之后,明赞师父很快就同意了。
毕竟关于降宋这件事,文铮与明赞师父早就彼此通过心意,如今知州、通守、守城的指挥使都同意投降,明赞师父倒也没有什么可推辞的。
倒是文铮想到个问题,憋不住问出来:“明赞师父,俺们定好了要杀尽城内契丹儿,如今请明赞师父出城相助,岂不是助俺们开了杀戒了?”
明赞师父垂目捻动佛珠,青灰僧袍在风里微微颤动。
“文施主可知《佛说大方广善巧方便经》?”
“俺未曾读过。”
“释迦牟尼佛过去世,曾有一世是位商人,名叫善御,性情慈悲。
“善御有一次作为领袖带着五百位商人乘船入海寻宝。途中遇到另一名性格凶暴的商人,这恶人暗想:‘我要杀光这群商人,夺走珍宝回阎浮洲享乐!’
“善御在休憩时梦见海神示警:‘有个形貌如此、名字如此的恶人欲谋害众人!这些商人皆已修行至不退转的无上菩提境界,若被杀害,恶人将永堕地狱。你必须设法两全——既要阻止恶人造杀业,又要保全众人性命!’
“善御惊醒后苦思七日,始终找不到两全之策,最终含泪决断:‘若让五百人动手杀他,众人皆要背负罪业;不如我独自承担地狱苦报!’于是他亲手杀死恶人。
“此举看似破戒,实则以大悲心化作利剑——恶人免造杀业躲过无量劫地狱烈火,五百菩萨商人得以安然修行,后来都成就了贤劫五百如来。”
明赞师父把《佛说大方广善巧方便经》给文铮讲了一遍,给文铮听得一愣一愣的,却还是不太理解:“明赞师傅的意思是说,俺们杀了这些契丹人,反而是做善事?”
明赞师父点点头:“文施主刚才说了,辽廷已经决意要杀尽辽国汉人,易州城内汉人多,契丹人少。杀尽契丹人而救下满城汉人,乃是行善。行事之日,小僧也将参与,小僧多杀一人,你等就少杀一人,善莫大焉。”
文铮听完一愣一愣的,感觉明赞说的好像有点对,但又好像有点邪乎,只好摸摸自己的光头说道:“明赞师父大义,有劳明赞师父了。”
当晚明赞师父在文铮的安排下,偷偷从城中溜出,一路往宋军大营赶去。
明赞师父走了没有多久,就被宋军巡哨的小队抓住。为首的队正本以为同样是个仰慕天威偷偷南下的老百姓,就打算放行。
明赞师父自报家门之后,这才被护送到了刘光世的大帐中。
大帐中的刘光世问道:“这位师父怎么称呼?”
“小僧在易州城内普净寺中修行,法号明赞。”
“明赞师父此来,说是代表易州献降?”
“正是,易州城内汉人从早到晚伸长脖子盼望,每天等待着朝廷大军,想要归附王化,时日已久。这些日子以来,大宋宣抚司每天收纳投诚的人,应当也不少于千百人,这个想必刘统制是看在眼里的。今天小僧受易州知州高凤、通守王悰之托,来此拜见刘统制,约定一个献城的时间。”
一旁的杨可世质问起来:“既然决议来降,为什么他二人不亲自来?”
明赞师父不认识杨可世,他进大帐前只知道坐在主位的是刘光世,他转身面对杨可世答道:“回禀这位将军,易州城内尚有不少契丹人,高知州等人害怕这些人会阻碍我等投诚。因此希望约定一个起兵日期,待刘统制率领王师抵达易州城下,我等便杀尽城内契丹人,开城以迎王师。”
一句杀尽城内契丹人,倒是着实惊了帐内诸将。
刘光世先请明赞师父到一旁歇息一会儿,随后与杨可世、姚平仲等人快速商议了一下,料定应该不是陷阱。毕竟五万大军杀到城下,就算是陷阱也给他踏平了。无非是要不要花个三五日攻城的问题。
于是刘光世让明赞师父连夜回去传话,说明天请高凤等人做好准备工作,五日之后,九月二十日午时,王师必到。
。。。。。。
九月二十日,刘光世让姚平仲统帅六千选锋军在前,杨可世统帅一万五千人为前军,刘光世统帅两万人为中军,王禀统帅九千人为后军,分批次拔营出发。
姚平仲的选锋军奉命是要在午时抵达易州城下,时间倒是宽裕,姚平仲亲自在前统军,带着六千选锋军浩浩荡荡地往易州城开来。
巳时中,姚平仲的六千选锋军已经到了距离易州城南十里处,派出去的两个斥候正好回来。
其一禀报易州城城墙上竖起多面青旗,正是双方约定的起兵信号,易州城内高凤等人应该竖起青旗时就已经开始扑杀契丹人了。
而另一斥候来禀报东北方有不下三千兵马朝他们行军而来。
姚平仲听完不以为意,认为肯定是易州城已经起事,这三千兵马一定是出城来迎接他们的,姚平仲下令让选锋军继续前进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