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恍惚的蔡琰
未央宫内,朝堂之上。
军报呈至御前,董卓览毕,当即大悦,当即拍案道:“奉先骁勇,真乃国之虎将!”
不得不说,虽然人人都恨这董卓,但要说抵抗外敌,这还真得靠着这相国!
当下群臣纷纷拜贺!
而这拜贺,多少是有些真心实意的了。
其中,谏议大夫种劭,就是被董卓指着要找出“内奸”的家伙,现在也是彻底服气了。
知道势不比人,那是第一个出列,朝着刘协...不,准确的应该说是朝着董卓的方向,出列奏道:“陛下,吕布此战大振国威,当重赏三军,以励将士!”
这话似乎让董卓是听爽了!
却见其高踞于御座之侧,身躯如山,须发贲张,一双虎目精光四射。
拍案而起,笑声如雷,震得殿内梁柱似乎都在微微颤动。
“咱家早就说过,奉先之勇,天下无双!区区匈奴,岂是他的对手?”董卓大手一挥,声若洪钟,“传令下去,犒赏三军!赐吕布黄金千两,锦缎百匹!”
群臣见状,纷纷附和,一时间恭贺之声不绝于耳。
董卓志得意满,捋须大笑,眼中闪烁着得意之色。
他心中暗想:“有此猛将,何愁天下不臣服于我?”
再是打眼看去,整个宫殿之中,群臣皆是一副极为佩服的样子。
平日里头...偶尔会出现的一些个有些隐隐藏着的...不满的眼神,此刻也是荡然无存。
董卓知道...
吕布上去便是大胜的消息,叫这些个“酸臭腐儒”,一个个也不敢说话了!
心头清楚,董卓更呼:“今日大喜,当设宴庆贺!传旨,今夜宫中大宴群臣,不醉不归!”
好家伙!
这董卓也是见好就放肆!
直接自己说传旨了,根本是没把天子放在眼里!
这让群臣面色又开始变得有些怪异了起来,却当下也不敢有一个人敢说话的。
群臣齐声称是,朝堂之上,唯有董卓的笑声回荡不绝,仿佛整个天下,尽在他的掌控之中。
...
是日,朝堂上议论纷纷,就连一向与吕布不和的一些臣子也暗自心惊,不得不承认此战之功。
长安城内的百姓更是奔走相告,街头巷尾尽是一片欢腾。
商贾们自发地在市集上摆出酒肉,供路人取用;乐坊里的歌姬即兴唱起了各种民谣,引得众人齐声相和。
夜幕降临,长安灯火通明。
城中各处张灯结彩,宛如年节。
百姓们聚在街头,谈论着吕布的威名,有人绘声绘色地描述他如何单骑冲阵,方天画戟所向披靡;也有人感慨:“自霍去病之后,我大汉终于又有一位让匈奴闻风丧胆的猛将了!”
好似这不是江山社稷破碎的时刻,而是一切悻悻向荣的中兴时期。
总之...
这长安城里难得来了一个好消息,从朝廷到百姓之中,那一个个都极为高兴,开始彻夜狂欢!
只是...
从在一切大喜的消息之中,却有一个令人有些可惜的消息...
什么消息?
却说是打头为使者的蔡邕,却不知去了哪里!
...
长安城内,灯火辉煌。
吕布大胜匈奴的消息传遍全城,百姓欢呼,酒肆喧闹,连皇宫都破例大摆宴席,庆贺这场久违的胜利。
未央宫内,丝竹管弦之声不绝于耳,觥筹交错间,群臣满面红光,高声谈笑。
董卓高踞上座,举杯畅饮,时不时发出震耳欲聋的大笑。
然而,在这满堂欢庆之中,唯有一人面色苍白,指尖冰凉。
蔡琰,蔡邕之女!
此刻正坐在女眷席间,纤细的手指紧紧攥着衣袖。
她刚刚从一位朝臣家眷的闲谈中,偶然听闻父亲并未随军归来,而是...下落不明!
“听说匈奴溃败时,掳走了几位汉人,蔡中郎似乎也在其中…”
这句话像一把锋利的匕首,猛地刺进她的心脏。
她的呼吸骤然停滞,耳边嗡嗡作响,四周的欢笑声、丝竹声,仿佛一瞬间离她远去,只剩下胸腔里剧烈的心跳声!
“咚、咚、咚”,每一下都像是死亡的鼓点。
她猛地站起身,衣袖带翻了案上的酒杯,琥珀色的酒液泼洒在裙摆上,如血般刺目。
“蔡小姐?”身旁的贵妇惊讶地看向她,“您怎么了?”
怎么了?
你说怎么了!
这不是自己的爹,那真是不放在心上啊!
蔡琰瞥了一眼边上这夫人,却暗自把她记在了心上。
其实这夫人能不知道是出了什么事情么?
眼下与自己来问,只不过是明知故问而已!
只是眼下,成为众人目光之中的焦点非蔡琰所愿。
她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音。
目光慌乱地扫过满堂笑脸,那些欢庆的面容在她眼中扭曲成了可怖的鬼影。
蔡琰心乱如麻!
“父亲...竟然被匈奴人给抓走了!”
她的眼前仿佛浮现出漠北的风雪,匈奴人的狞笑,父亲苍老的面容在寒风中挣扎…
“不…”她终于挤出一丝微弱的声音,踉跄后退,几乎站立不稳。
“蔡小姐!”有人惊呼,伸手想要扶她。
但她已经听不见了。
她猛地转身,跌跌撞撞地冲出大殿,奔向漆黑的夜色。
身后,欢宴的喧嚣依旧,无人察觉她的离去。
夜风如刀,割在她的脸上。
她终于哭了出来,泪水滚烫,却融化不了心底的寒意。
蔡琰毕竟只是一个未成家的姑娘而已,之前家中事务,虽然艰难,却也不过是父亲终究顶在前头。
便说这般去做使者的事情,也不会叫她去。
她就算是与严氏结好,也不过只是和妇人之间的聊天而已。
说白了,那都是过家家!
眼下...父亲被匈奴人带走,终于叫她再忍不住了!
一路跑回家中,蔡琰还有些恍惚,根本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家中上下仆人们的目光!
浑浑噩噩之间,却终究还是想起了父亲前头对自己交代过的话。
“对了!”
“父亲曾经说过,叫我去找卫阑去!”
正是病急乱投医,一时慌张不已的蔡琰,发现整个朝堂之中,根本没有人关切自己父亲的去向,终于...也是想起了父亲的交代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