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那个瘦巴巴的小男孩,身上还穿着那身校服,唯独少了眼镜和大大的书包。
皱巴巴的红领巾紧紧勒在孩子细弱的脖颈上,陷进皮肉里。
“这孩子怎么死了?”老王颤抖着低语,“究竟怎么回事啊?家大人想什么呢?等等......”他突然想起昨天看到那孩子时发生的一幕:被小个子男人强行抱走的孩子拼命挣扎,嘴里喊着‘你不是我爸爸’。
难不成......难不成那人不是孩子的父亲!?老王感到胸口传来一阵难以形容的疼痛。他弯下腰,手紧紧抓着胸口的衣服。喘息了几声后,一头栽倒在栏杆前。
————,————
在东山公园忙到了很晚,等到石晴雪回家时已临近半夜,她迷迷糊糊的在客厅沙发上睡了过去,后半夜2点多被冻醒后,又返回卧室睡了几个钟头。
闹铃在早上7点将她准时叫醒。从床上爬起来后,石晴雪去卫生间上了个厕所,顺便洗漱了一番。实在没心情做饭,石晴雪给爱宠添好猫粮后,就走出了家门,开车去小区外的早点摊买的早点。
被早高峰堵在路上时,石晴雪边吃早点边查看着信息,工作群中没什么新进展,同事们还在寻找能追踪到杀害朱娜娜凶手的线索。网名叫妙言的小个子男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露出致命纰漏。
一定能抓住他。石晴雪在心中鼓起加油。
退出微信,她本打算将手机放回支架上,可突然跳出的一则通知吸引了她的注意,是抖手平台的一则新闻,标题很是炸裂:男童遗体被遗弃河中,抛尸割耳,罪恶滔天!
这几个词被石晴雪的眼睛捕捉到、输入到大脑中,什么情况?标题党吧?她点开了这则通知,屏幕立刻跳出一则短视频,BGM格外吵闹,音质还很差,是那种咚咚咚咚的急促音乐,让人生理上的感到不适。
将音量关低,石晴雪读者铺满屏幕的文字,不由自主的屏住呼吸。
发布视频的人声称在今早有市民在辽江的一条支流中发现了一具孩童的遗体。孩子是被人勒死后抛尸丢进河中,而且更令人痛心的是孩子的双耳被人割下。
短视频并没有出现孩子的遗体,只是拍到了一群聚集在疑似公园场所中的人。这应该不是假新闻吧?石晴雪拿不定主意,在网页中搜索了一番,目前还没有官方报道,但在抖手平台中已经有上百个搜索结果。
播放量最高的几个短视频中都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急救人员抬着担架走向敞开着后厢门的救护车。
担架上盖着白布,但从白布下的轮廓来看,应该是体型极为瘦小的人,大概率是个年龄不大的小孩。
短视频的背景音中能听到有人在唏嘘不已,有人在愤怒骂街,点开评论区翻了翻,石晴雪意识到这应该是现实发生的案件,不是谁在造谣。不少评论都说自己或是认识的熟人目睹了孩子的遗体,有几个评论还附上了打了马赛克的照片。即便孩子的整个头部都被厚厚的马赛克罩住,但显眼的红色色块还是令人不寒而栗。
评论中说那孩子应该是上小学,因为脖子上缠着红领巾,但孩子的身形很瘦小,看着就像七八岁。
才上小学的孩子吗?怎么会惨遭毒手?如果孩子的双耳真的被割掉了,那这就是赤裸裸的虐杀!什么样的人会对小孩子下此毒手!?石晴雪气得浑身发抖、呼吸急促,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双手紧紧握着方向盘。
赶到龙山分局后,一走进办公区,她就听到几位同事的议论。几位老大哥正咬牙切齿的骂着脏话。
“天杀的王八蛋!别给我机会,否则老子一枪崩了他!”
“你别跟我抢,我枪法比你好,要崩也是我来崩。”
“论射击成绩,我可一直压你们俩一头啊,要来也是我来。”
石晴雪坐到自己工位上,忍不住对几位警队前辈问道:“那孩子真的被割掉了双耳吗?”
老王愤恨的点点头,“这人是纯畜生!怎么下得去手的呢?那孩子才刚上4年级,才11岁呀。”
同事小张接话道:“现在网上都传疯了,说什么的都有。”
“控制不住舆论的。”同事老李皱眉说道,“只要是涉及孩子的案件,一定会引爆舆情,更何况这起案件性质太恶劣,人神共愤来形容都不夸张。南城分局那帮人现在肯定是焦头烂额。”
“咱们龙山分局必要的时候也得帮帮场子。”
石晴雪点点头,她登录系统调取了这起案件的相关资料,能查到的信息很少,目前还在调查取证的阶段,但已经有发现尸体的几名证人的证词被录入系统。看过证词后,石晴雪心如刀绞。
第一个发现孩子尸体的是一名老人。其余人都是听到他的喊叫过来帮忙的。有一位会游泳的大爷看到河水中的孩子后,第一时间跳入河中把孩子拖上了岸。在进行急救期间,前来帮忙的几个人发觉孩子已经没了呼吸,而且两侧的耳朵都被人割掉!
根据证人的描述,这孩子应该是被人用戴在脖子上的红领巾活活勒死的。勒死后,凶手将尸体抛入河水中。
石晴雪上网搜索,发现孩子的那条小河她开车曾途经过。从卫星图片来看,这条小河又窄又浅,是辽江的一条细小的支流。
凶手是在何处抛尸的呢?水流应该不快,很可能就在发现尸体位置的不远处进行了抛尸,也就是说尸体被抛入河中与发现尸体的距离可能并不远!
考虑到今早是大雾天,几名证人的证词中都提到了公园内雾很大,四、五米外就看不清了。凶手敢在这种天气来公园附近进行抛尸,也并不稀奇。
死者是个身形瘦小的孩子,随便一个大点的纸箱都能装下。联想到这里,石晴雪脑海中的一根弦被拨动了。
抛尸......被割掉的耳朵......这起案件中的诸多特征,似乎与发生在几天前的杀人案高度吻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