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夜袭
这一路南下,唐通的绿营与匪徒数次交战,总体上呈现碾压态势,匪徒就是匪徒,战斗力很渣,所以前锋在发现匪徒之后毫不犹豫地追击。
这不是说唐通的绿营很能打,是因为匪徒太渣才凸显唐通军队战斗力强大。
左中右前出的三路人马,每一路差不多五百人,唐通则率领中军押后,根据战况随时准备支援。
左翼、右翼以及中路先锋咬住匪徒不放,渐渐与中军拉开距离。
匪徒们很狡猾,他们也不是光跑路,瞅准机会实施反击,给绿营造成不小的伤亡。
眼瞅着太阳落山,绿营停下了脚步,匪徒们趁机逃得无影无踪。
可惜各路人马回来报告,匪徒已经逃窜,周围十几里范围内没有发现土匪踪影。
玛德,跑得比兔子还快。
好吧,你牛,不信你能逃到天涯海角。
哪怕逃到天涯海角,老子也要消灭这股土匪。
反正与“匪徒”遭遇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唐通都习以为常。
唐通注意到每一次出现的土匪,他们打出的旗号都不一样。
这说明什么?
说明以前遭遇的那些土匪都被官军打跑,换了一茬又一茬,特么,割韭菜吗?
虽说河北匪徒不少,按照当下的进程,唐通很快就能杀到山东济南。
呵呵,这也很不错嘛。
这种小规模战斗,每一次死伤不多,但积累起来也不少。
太阳落山,天色已经不早了,剿匪大军跑了一天的路程,人困马乏。
走夜路当然不可能,也没必要。
唐通一声令下,大军停止前进,就地安营扎寨。
等士兵吃饭的时候,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早已疲惫不堪的士兵倒头就睡,大地万籁无声,陷入一片黑暗。
士兵休息,唐通暂时不能休息,他要给京城写战报,告知多尔衮:他所率军队一路扫荡土匪,战果辉煌,已经消灭数千匪徒。此时已经追击匪徒越过滹沱河。滹沱河南岸土匪猖獗,大大小小匪徒星罗棋布,少的三五百人,多的有千人甚至数千,相信卑职不日即可荡平河北匪患。
唐通一路南下剿匪,他的一举一动都要及时报告给多尔衮,让其了解河北近况。
毕竟河北糟糕的局面已经影响到满清朝廷的生存,这个冬天不解决河北混乱,必将影响到来年的粮食供给。
京城的人口要吃饭,军队的粮草补给要解决,随着战事深入,军队需要扩张,没有粮食全都实现不了。
如今朝廷大局已定,多尔衮腾出精力着手解决河北乱局。
若此次剿匪顺利也就罢了,如果河北状况比估计的还要严重,甚至超出了唐通的能力,多尔衮有必要调整军事布置,不排除动用更多的军队。
有关河北匪徒的状况,唐通如实告知多尔衮,总之是遍地土匪,大大小小帮派多如牛毛。
甚至唐通还描述了一些帮派的名称,比如托塔天王李、野岭双霸、刘庄抗清义军等等......
但对于剿匪战果,唐通多有夸张,声称大军从京城往南剿匪,历经大大小小战斗数百次,在大军围剿之下滹沱河北岸已经鲜有匪徒踪迹,河北匪徒全部逃往滹沱河南岸,一路南下消灭了近万匪徒。
唐通为官多年,深谙其道,不足为奇。
唐通的情报无疑会让多尔衮更多的了解河北匪患的严重性,以及匪徒的现状。
比如,唐通强调由于匪徒搜刮了河北府库,装备不比军队差,刀枪火器甲胄一应俱全。
所差的无非战斗力,假以时日不排除壮大的可能性。
唐通的军队已经宿营,沈度的大帐灯火通明,正在布置作战计划。
唐通军队从京城一路南下,越往南匪徒越多,交火大多发生在靠近滹沱河两岸。
辅兵战斗力很渣,这一点沈度心里很清楚,但不能因为辅兵战斗力很渣任由唐通绿营长驱直入,战斗力渣也要打,不过打法要讲究,不能与之硬抗。
主战部队需要时间练兵,辅兵没有练兵机会,那就用实战代替练兵,上过战场的辅兵与没有上过战场的辅兵当然不一样。
换言之,沈度把辅兵推到前台目的不过是拖延时间为主战部队争取更多的练兵时间,同时也让辅兵见见血。
毕竟手里有十万辅兵,吐口水都能把唐通这点军队淹了。
山东辅兵派出小规模军队与之进行了大大小小不下百场战斗,差不多也达到了练手目的。
练兵也不能永无休止,滹沱河就是界限,他要在滹沱河南岸消灭唐通军队。
“此次借助唐通军队进行实战训练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虽说战争烈度不大,但意义重大,不仅锤炼了辅兵战争能力,重要的是给主战部队争取了宝贵的练兵时间。当下绿营兵力锐减一千多人,如果总兵力少于六千人估计唐通该考虑跑路了,所以见好就收吧。唐通的军队已经越过滹沱河,第一阶段的军事行动也该画上句号了,今晚我军要全歼这支军队。”
不错,双方交战规模不大,但总归要死人的。
唐通军队总人数从八千人减少到不足七千人,又没有补充,越打军队只能越少。
一旦唐通醒悟,估计没有胆量继续玩下去的。
大帐内战将云集,沈度在发布命令。
“第三旅方书宇旅长听令.......”
“属下在......”
“命令第三旅所属辅兵大队连夜行军,采取大迂回包抄,在预定时间内截断唐通军队的后路,不允许一个敌人漏网。“
“属下保证完成任务。”
“第一旅刘方希旅长、第二旅李继胜旅长听令。”
“属下在......”
“命令第一旅辅兵大队与第二旅辅兵大队在黎明时分从南部发动攻击,攻击性的要猛烈,不给敌军喘息机会。”
“属下遵令!”
“第四旅吕博仁旅长、第五旅孙虎旅长听令......”
“属下在......”
”命令第四旅所属辅兵大队运动到左翼,第五旅辅兵大队运动到右翼,待南部发动攻击之后两路大军迅速左右夹击,若敌军崩溃则迅速追击,务必将绿营围歼在滹沱河以南。”
“属下保证完成任务。”
终于等到了这一天,各大旅长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唐通的八千绿营放在山东军队面前不算什么,要消灭这支军队其实很简单,众将领内心没有多大压力。
但是,辅兵一直没有进行系统性训练,也没有时间训练,用唐通这支绿营进行实战训练再合适不过了,这才有了今天的局面。
至于唐通,他还以为所面对的是河北匪徒,哪里想到别人把他当靶子练手。
当然,沈度还有一层拖时间的意思,尽量给主战部队争取更多的训练时间。
一个辅兵大队一万兵力,动用五个大队总兵力达五万,唐通军队才六千多人,特么,没有这样欺负人的。
...
寅时已过,天还是黑沉沉的,连片大营里唐通的剿匪军队还在睡梦中。
但是,唐通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反被“匪徒”包围了。
眼看着黑夜即将过去,不知从哪里冒出来大批军队突然冲向唐通军队营寨,看规模没有两万也差不多。
唐通军队也不是没有警戒,只不过大部分实在困乏而睡过去,只有个别人保持警觉。
可惜有戒备心也没用,暗黑中冒出来的人实在太多,吓得个别警觉的士兵撒腿就跑,一边跑一边喊:“敌袭......敌袭......”
冒着火苗的弓箭瞬间划破夜空,如同暗夜中的烟花灿烂,也照亮了大地,照亮了整个营寨。
转眼间,无数供士兵睡觉的帐篷起火了,火光瞬间笼罩大营,犹如白昼。
攻击的军队破开营寨大门,亦或是拉倒围栏,一窝蜂地涌入敌军大营。
南面攻击刚刚开始,东西两侧紧随其后发动攻击。
震天的喊杀声把唐通的剿匪军从睡梦中惊醒,连衣服都顾不上穿,甚至许多人光着膀子窜出大帐。
靠近南部的敌军最倒霉,刚从帐篷中冒出头来,迎接他的是一阵箭雨,死于非命。
侥幸没死的士兵亡命向北方逃窜。
冲进营寨的军队,依旧在用点火的弓箭远射。
毕竟营寨规模不小,远处许多营寨还没有着火。
也就几分钟时间,营寨内人头攒动,从大帐跑出来的士兵若无头苍蝇一样乱窜。
进攻一方肆无忌惮地砍杀,多数敌军都是手无寸铁,衣冠不整。
即便有少数士兵在慌乱中还知道抄起兵器,大部分士兵谁还顾得上找兵器。
毕竟逃命比什么都重要。
有机灵的士兵一看情况不妙,逃不掉那就投降吧,总比被杀头好。
更多的士兵与进攻一方反向跑,至于能不能跑出去,那就另说了。
整个大营乱作一团,到处都是逃窜的士兵,当然也有分歧厮杀的场景,但大多都是一群人围着几个人厮杀。
毕竟五万人对六千多人,双方力量太悬殊,又是被偷袭的情况下,唐通军队失去了组织能力毫无反击之力。
战斗完全是一方碾压,不说十个人抢着追杀一两个人,那也差不多。
俘虏越来越多,有专人将俘虏驱赶在一起。
想想看,唐通军队也就六千多人,除了烧死的和逃走的以及投降的,剩下还有多少?
而进攻一方光从南部就涌进来差不多有两万人,更何况还有左右两翼的两万军队,完全是人海战术外加偷袭,这种仗还怎么打,简直是一边倒。
唐通的大帐肯定不会安排在边上,这家伙在睡梦中惊醒时,卫兵正在呼唤他。
“大帅,大事不好,大营受到匪徒袭击......”
唐通惊得差一点跳起来,慌不迭穿衣。
这家伙还想着披挂甲胄,卫兵劝说:“来不及了,先跑出去为妙。”
唐通还想坚持披甲,可外面的喊杀声清晰地传进他的耳朵里,知道是真的来不及了。
等到他从大帐里出来,眼前全都是逃窜的士兵。
唐通刚想喝止士兵,让他们回头反击敌人,却发现追兵已经迫近眼前。
要命的是,他从震天的杀声中判定,偷袭的敌军不会少了。
跑吧,再不跑必定成为俘虏。
在卫兵簇拥下,唐通与普通士兵一样,往北方亡命逃窜。
一边跑一边想,这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敌人?
是匪徒吗?
那也不能这么多吧。
认知中的匪徒不是占山为王,就是落草为寇,少则十几人数百人,多则几千人。
唐通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人参与袭击,他只能从敌人声势判定出大概。
肯定是哪里搞错了,哪有上万规模的土匪啊?
不错,前几日冒充匪徒袭击过河军队的山东辅兵的确跑的没影了,与唐通军队完全脱离接触。
区别在于,唐通的军队安营扎寨,睡觉休息,山东的辅兵没有休息,反而是调兵遣将,趁夜色急行军,在寅时之前抵达作战目的地。
十里二十几里对于军队而言不是多么远距离。
现在山东辅兵的规模扩充的很厉害,随着河北人口不断南下,兵源非常充沛。
条件好的当然被主战军队吸收进去,稍差一点的吸收到辅兵。
此次行动中,动员辅兵总数超过五万人。
呵呵,对付一支不足七千人的剿匪军,那也不用那么多军队吧。
按照正常情况讲,确实不需要这么多军队。
哪怕辅兵作战能力不如唐通军队,也不需要十几个人打一个吧。
玛德,太无耻了,多少也要讲点规则吧。
呵呵,沈度是那种讲规则的人吗?
开什么玩笑。
只要能达到目的,管你什么规则都不在话下。
沈度当然知道不需要如此多的军队围攻唐通。
重要的是,他要求军队全部歼灭,不准放走一个人。
所以,担任南部主攻任务的军队人数也不过两万,左右两翼又是两万。
用不上那么多人不要紧,剩下的军队可以安排在外围,将整个战场围得如铁桶一般,绝对不会放跑一个敌军。
沈度在河北布置“土匪”,除了达到其他目的之外,重要的一点是阻断京城敌人与山东方面的信息传递路径,不管是李自成还是满清。
一般来说,敌我双方都会通过各种手段了解对手。
手段不限于探马,以期达到知己知彼的目的,并获得重要情报。
但是,河北如此广袤土地,到处都是土匪,不管是官府派出来的使者,亦或是军队派出去的探马,都很难通过这片区域。
重要的是,这个封锁不是山东行省所作所为,而是“匪患”闹腾的。
所以,即便到了现在,山东行省还是多尔衮心里想象的那般模样。
那么,对河北如此众多匪患,多尔衮会怀疑吗?
至少暂时不会怀疑。
即便要怀疑,多尔衮首先要怀疑是李自成想借此扯自己后腿,其次是南明。
唐通以及溃兵冲出营寨北门,狼狈往北逃窜。
在他们身后,追兵穷追不舍,不断有人被俘投降。
逃出来的士兵原本接近千人,在追逐过程中,唐通身边的士兵越来越少,八百、七百、六百......
唐通跑的上气不接下气,衣衫不整,狼狈不堪。
实在没力气跑了,身边卫兵架着他跑,无论如何也不能被敌人俘虏啊。
在此之前唐通一直是福将,原本是大明王朝一员大将,投降李自成照样享受良好待遇,一点都不遭罪。
如今投降清兵,还是享受高官厚禄。
那么,今天这一劫他能逃过去吗?
前面就是滹沱河,唐通已经听见河水咆哮的声音。
唐通差一点喜极而泣,心想,只要渡过滹沱河就安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