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陛下莫慌,我来勤王

第90章 聚贤庄义军

陛下莫慌,我来勤王 小鱼山 2684 2025-05-25 22:56

  李泌急勒缰绳,三棱箭擦着顶戴掠过,箭羽上分明系着红绸——这是明军夜不收惯用的标识!

  两侧密林忽现数百“流民“,虽布衣褴褛,手中制式雁翎刀寒光摄人。

  唐通的八千军队也不是扎堆在一起,前方有先头部队,左右两翼也派出军队搜索。

  与“土匪”遭遇的正是这五百人先锋营,他们在中军前方十多里地与“匪徒”遭遇。

  “匪徒”高举一面旗帜,上写:聚贤庄义军。

  先锋参将李泌撇撇嘴,还特么聚贤庄,不过是一群土匪而已,贤个屁。

  毕竟是正规军,他们从心里瞧不起这批乌合之众,直接开干。

  先锋营参将李泌当然要派人报告唐通。

  “匪徒”数量与敌军旗鼓相当,差不多也是五百人上下。

  虽然是乌合之众,阵型也不是很整齐,却也不含糊,对着冲过来的敌军弓箭齐射。

  三轮齐射之后,唐通的军队已经冲到近前,双方展开近身搏杀。

  恰在此时,左右两翼又出现“匪徒”。

  “匪徒”也不傻,既然敢与正规军作战,肯定有自己的算计。

  若是没有援军,虽然人数上不落下风,但他们毕竟不是正规军,缺乏足够的军事训练,最重要的莫过于缺少实战经验。

  此时双方进入混战状态,“匪徒”三倍于敌军,形成以多打少局面,表面上看似乎也不落下风,却足以说明其战斗力实在太差。

  双方杀的昏天黑地,互有死伤。

  恰在战斗正酣之际,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起,有一群人骑着战马冲了过来。

  “结圆阵!“李泌方喊出口,东南方蹄声如雷。

  数量不多,也就五六十骑的样子,直接杀入李泌的后军。

  五十七骑身披玄甲轻骑卷雪而来,当先有年轻军校手持三眼铳,轰然巨响中,绿营阵角大乱。

  忽闻林中三声梆子响,方才死战的“匪众“竟齐刷刷退入沟壑,临走还不忘拖走伤员。

  这股骑着战马匪徒突然出现,打破了双方的平衡,造成唐通军队一阵混乱,甚至有溃败之势。

  奇怪的是,“匪徒”们没有趁机扩大战果,反而迅速与敌军脱离,一窝蜂地跑没影了。

  这算是哪门子战法?

  这场遭遇战时间不长,双方死伤也不多,差不多也就百八十人的样子。

  至于骑兵,速度更快,他们只是冲阵而已。

  达到目的之后,丝毫没有恋战的意思,策马扬鞭呼啸而去。

  参将李泌惊魂未定,还以为大事不妙,他们这股军队有被围歼的可能。

  等到“匪徒”跑远了,长嘘一口气。

  麻痹的,匪徒还有骑兵,装备一点不弱于他这支军队,如果不是战斗力太差还真扛不住啊。

  到底是一群土匪,根本不懂打仗的真谛所在。如果换上李泌,必定乘势扩大战果。

  “土匪”率先逃跑,这算不算是一场胜仗?

  当然算胜仗了,李泌可不会傻乎乎地说两军杀了个旗鼓相当,应该算是本次剿匪第一功。

  林保拾起半截断刀,瞳孔骤缩:“大人请看!“刀柄阴刻小篆“登州卫造“,这可是当年戚家军嫡系的标记!

  参将李泌瞟了一眼,撇撇嘴:“戚家军啊,那是哪年的老黄历了。”

  “匪徒”所用兵器五花八门,知道的有登州卫制造,有戚家军标识,有东昌卫也有青州卫,以后发现的只会更多。

  河北遭匪患,几乎所有府库都被抢光,壮大了匪徒。

  当唐通率领中军赶来,哪里还有“匪徒”的影子,早跑走了。

  先锋官李泌如实汇报,将双方厮杀陈述一遍。

  重点在于“匪徒”虽然人数不少,三倍于官军,但战斗力非常差劲,最终狼狈逃窜。

  李泌确实没有说假话,“匪徒”也确实主动逃走。

  这些都在唐通的认知范围之内,压根就没有怀疑,倒是对“匪徒”的战斗力有所关注。

  既然两三个“土匪”打一个官军,倒是符合匪徒的性质。

  在了解到匪徒实际战斗力之后,唐通对于此次剿匪更是信心十足。

  唐通本来的任务就是剿匪,既然这里出现匪徒,那就顺着匪徒逃跑放心追就是。

  于是,命令先锋营继续前进。

  “匪徒”为何仓皇逃走?

  很简单啊,他们在此地与敌军大战之时,唐通的主力正在快速逼近。

  骑兵之所以及时干预,不就是知道唐通大军快到了嘛。

  说到底,沈度之所以让辅兵与唐通军队交战,目的是练兵,而不是决战。

  毕竟山东一直在扩军。

  自从河北“匪患”之后,辅兵也在快速扩军,到现在没有十万也差不多少。

  沈度手里的军队虽然很渣,却胜在数量庞大,想要吃掉唐通的八千军队,还真不费吹灰之力。

  唐通的八千军队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

  若说能威胁到沈度,那是扯淡。

  既然唐通的军队构不成威胁,还不如让辅兵见见血,让其成为练兵的活靶子。

  性质决定了消灭敌军不是目的,那么,见好就收也是必然。

  为什么是永清,而不是其他地方,比如更北方位置开打呢?

  沈度一点也不傻,距离越远对己方越不利。

  辅兵大部分都被安排在滹沱河以南地区,只有少部分在北部活动,显示“匪徒”的存在感,仅此而已。

  闹匪患嘛,总要搞出点动静,全都撤走肯定不行。

  在滹沱河以北地区,辅兵能打就打,不能打就撤退,甚至可以退回到滹沱河南部。

  从这一天开始,唐通的军队与匪徒之间的战斗持续不断。

  或许一天一次遭遇战,或许数天一次,总之是走走停停,一路走一路打。

  每一场仗的烈度倒也不高,差不多几百人顶多数千多人的低烈度战争。

  要求不高,辅兵轮流上阵见见血。

  但是,差不多每次战斗都要死人啊。

  每一场战斗死掉几十人,看上去不多,时间久了积累起来可不是小数目。

  匪徒们出现千人的伤亡不会太在意,毕竟有十万辅兵,损失千八百人不算什么。但唐通的军队可不行,总共也就八千军队,越打越少不断地减员,只剩下七千多军队。

  打消耗战,山东辅兵耗得起,唐通不一定耗得起,八千军队总有一天消耗殆尽。

  现在只是刚开始,唐通不在意死一些人,他只是看到匪徒一触即溃,剿匪大军追着匪徒屁股打。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