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厄斯金协议(上)
1809年4月17日,华盛顿特区。
国务卿办公室,罗伯特·史密斯坐在他那张宽大的办公桌后,桌面上堆满了各种文件和外交照会,但他的目光却落在窗外,略微有些出神。
国际风云变幻莫测,如同大西洋上的风暴,随时可能将这艘年轻的航船卷入未知的漩涡。
史密斯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最近一段时间,他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
自从麦迪逊总统上任以来,美国政府面临的挑战如同潮水般涌来,而其中最棘手的问题,莫过于与英国和法国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
自从拿破仑战争爆发以来,欧洲大陆就陷入了一片混乱。
美国的商船在大洋上航行,如同走在布满陷阱的道路上,随时可能被英国军舰拦截,或者被法国海盗袭击。美国的经济因此遭受了重创,国内怨声载道。
麦迪逊总统和他都深知,如果不能尽快解决与英国和法国的贸易争端,美国的未来将蒙上一层阴影。
而今天,或许是一个转机。
英国驻美国公使戴维·蒙塔古·厄斯金,将再次来到他的办公室,就两国之间的贸易问题进行新一轮的谈判。
史密斯对这次谈判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之前的几次会谈,都如同隔靴搔痒,双方各执一词,毫无进展。
英国人傲慢而固执,他们坚信自己有权为了对抗拿破仑而限制中立国的贸易,而对于美国因此遭受的损失,他们似乎毫不在意。
但这一次,或许有些不同。最近一段时间,从伦敦传来了一些模棱两可的消息,暗示英国政府可能正在重新评估其对美政策。
或许是因为欧洲战局的变化,或许是因为国内商界的压力,总之,英国的态度似乎出现了一丝松动。
史密斯希望,这不仅仅是一种错觉。
他深知,对于美国而言,与英国达成某种妥协,远比与法国虚无缥缈的“友谊”更加重要。
英国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美国海军力量最强大的潜在威胁。
如果能够与英国改善关系,不仅可以缓解国内的经济危机,也可以为美国争取更多的战略空间。
一阵敲门声打断了史密斯的思绪。他的私人秘书探头进来,低声说道:“国务卿先生,厄斯金公使到了。”
“请他进来。”史密斯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领,坐直了身体,脸上露出了职业化的微笑。
片刻之后,厄斯金公使走进了办公室。
他身材高挑,举止优雅,脸上带着一种英国贵族特有的矜持和礼貌。
“国务卿先生,早上好。”厄斯金用略带英国口音的英语说道,向史密斯微微鞠躬。
“公使先生,早上好,请坐。”史密斯起身迎接,与厄斯金握手,然后示意他在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上坐下。
两人寒暄了几句天气和华盛顿的春色,然后史密斯主动将话题引入了正题。
“公使先生,我想我们都清楚今天会面的目的。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始终希望能够与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建立一种基于互相尊重和互惠互利的友好关系。”
“但是,正如您所知,目前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正处于一个令人担忧的境地。”史密斯语气平静,但话语中却带着一丝严肃。
厄斯金微微点头,神情依旧保持着礼貌和克制。
“国务卿先生,我完全理解美国政府的关切。我也相信,大不列颠政府同样希望能够与美国保持和平与繁荣的贸易往来。”
“但是,正如您所知,当前欧洲大陆的局势异常复杂,我国政府为了维护自身的生存和抵抗共同的敌人,不得不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
“必要的措施?”
史密斯在心中冷笑一声。
英国人口中的“必要的措施”,指的就是那些严重损害美国利益的“枢密院敕令”。
这些敕令规定,任何中立国船只,如果想要前往法国或其盟国的港口,都必须首先在英国港口停靠,并接受检查和纳税。
这实际上等于迫使所有与欧洲大陆进行贸易的美国商船,都要首先经过英国的“许可”,才能继续航行。
“公使先生,恕我直言,贵国政府的‘枢密院敕令’,已经严重侵犯了美国作为中立国的权利,并对美国的贸易造成了巨大的损害。”
“我们认为,这些敕令是不公正的,也是不可接受的。”
史密斯语气坚定地说道。
厄斯金似乎早就预料到史密斯会这样说,他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惊讶或恼怒,只是微微耸了耸肩,用一种略带无奈的语气说道:“国务卿先生,我理解您的立场。”
“但是,您必须明白,我国政府颁布这些敕令,并非是为了故意损害美国的利益,而是为了对抗拿破仑的暴政,为了维护欧洲的秩序和自由。”
“我们相信,在这场捍卫文明的斗争中,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都应该站在我们这一边。”
“站在你们这一边,就必须牺牲自己的利益吗?”史密斯反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公使先生,恕我难以苟同。美国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我们有权根据自己的利益,来决定自己的外交政策。”
“我们不希望卷入欧洲的战争,我们只希望能够自由地与世界各国进行贸易。”
厄斯金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思考如何回答史密斯的问题。
然后,他抬起头,目光中带着一丝试探的意味,说道:“国务卿先生,或许,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哦?洗耳恭听。”史密斯挑了挑眉毛,示意厄斯金继续说下去。
厄斯金微微向前倾了倾身体,放低了声音,说道:“国务卿先生,正如我刚才所说,我国政府并非无视美国所遭受的损失。事实上,在伦敦,也有一部分有识之士,正在呼吁政府重新评估对美政策,寻求与美国达成某种谅解。”
史密斯心中一动。
他知道,厄斯金所说的“有识之士”,很可能就是指英国国内那些受到贸易封锁影响的商界和工业界人士。
这些人已经开始感受到战争带来的负面影响,他们希望能够恢复与美国的贸易,以缓解国内的经济压力。
“公使先生,您的意思是……”史密斯试探着问道。
厄斯金笑了笑,说道:“我的意思是,或许我们可以找到一种方法,既能够维护大不列颠的战争利益,又能够照顾到美国的合理关切。”
“比如说,如果美国政府能够采取一些措施,限制与法国及其盟国的贸易,以表明美国的中立立场,那么,我国政府或许可以考虑,在一定程度上放宽对美国贸易的限制。”
史密斯心中快速盘算着。厄斯金的这番话,听起来似乎有些道理。
如果美国能够主动限制与法国的贸易,以此来换取英国放宽“枢密院敕令”,这似乎是一个可以接受的交易。
毕竟,与法国的贸易量,远不如与英国的贸易量。
而且,拿破仑的“大陆封锁”政策,也已经对美国的对欧贸易造成了很大的阻碍。主动限制与法国的贸易,或许并不会对美国经济造成太大的损失。
但是,这里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美国政府已经实施了对法禁运政策,但效果并不理想。美国的商人为了追逐利润,仍然通过各种渠道,与法国进行走私贸易。
如果美国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法禁运,势必会付出更大的代价,并可能引发国内商界的不满。
其次,英国人所说的“在一定程度上放宽限制”,究竟意味着什么?他们会撤销所有的“枢密院敕令”吗?还是仅仅是一些无关痛痒的让步?如果仅仅是一些小恩小惠,那美国政府就难以接受。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美国政府这样做,是否会被视为向英国屈服?是否会损害美国的国家尊严和国际形象?
要知道,国内一直有一部分人,主张对英国采取更加强硬的立场,甚至不惜与英国一战,来捍卫美国的贸易自由。
如果麦迪逊政府在这个时候,向英国做出妥协,势必会遭到国内反对派的猛烈抨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