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1806普鲁士崛起

第52章 总参谋部成立

  七月的柏林,空气中弥漫着夏日的慵懒气息。

  然而,在沙恩霍斯特将军位于威廉大街的临时办公室里,气氛却如同绷紧的琴弦。

  厚厚的窗帘挡住了大部分阳光,只留下几缕光线,照亮了空气中漂浮的尘埃,以及桌上那份墨迹未干的文件。

  “就是这份了。”沙恩霍斯特放下笔,轻轻吹了吹纸上的墨迹,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决然。

  他将文件推向桌子对面,那里坐着同样神色严肃的格奈森瑙。

  格奈森瑙拿起那份题为《关于建立普鲁士王国总参谋部的提案》的文件,逐字逐句地再次审阅。

  每一个条款,每一个职责划分,都凝聚了他们数月来的心血和无数个不眠之夜的讨论。

  “详尽,周密。”格奈森瑙点点头,手指划过关于参谋人员选拔和教育的部分,“强调专业知识和实际能力,而非仅仅看重出身和资历。这是关键。”

  “也是最容易引起反弹的地方。”沙恩霍斯特靠在椅背上,揉了揉眉心,“那些老家伙们不会轻易放弃他们世代相传的指挥权。”

  “在他们看来,战争是贵族的艺术,而不是一群‘绘图员’和‘算术师’的科学。”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林恩端着两杯热气腾腾的咖啡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他的副官海因里希,海因里希则捧着一小叠最新的《普鲁士科学技术期刊》。

  “看来我来的正是时候,两位。”林恩将咖啡分别放在两人面前,自己则随意地拉过一张椅子坐下,“最终稿定了?”

  “嗯,”沙恩霍斯特接过咖啡,暖意驱散了些许疲惫,“准备提交给陛下了。”

  林恩瞥了一眼文件的标题,笑道:“总参谋部……听起来就像给咱们的军队安上一个真正的大脑。”

  “耶拿和奥尔施泰特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各自为战,命令混乱,如果不是运气好加上俄国人及时赶到,我们现在讨论的就不是建立总参谋部,而是该如何向拿破仑缴纳下一笔赔款了。”

  格奈森瑙深以为然:“正是如此。我们需要一个常设机构,负责和平时期的战争准备,包括精确的地图测绘,制定详细的动员和作战计划。”

  “以及最重要的,培养一批具备战略眼光的专业参谋军官。战争不能再是临时起意的冒险了。”

  “反对的声音会很大。”林恩啜了口咖啡,“特别是那些在上次战争中‘功勋卓著’,但实际上只是没犯大错的老将们。他们会觉得这是在剥夺他们的荣誉和权力。”

  “我们预料到了。”沙恩霍斯特语气沉稳,“提案中也强调了总参谋部是辅助决策机构,最终指挥权仍在国王和前线指挥官手中。”

  “但这只是措辞上的缓和,明眼人都看得出,一个能够提供专业、系统化建议的机构,其影响力将是巨大的。”

  “关键在于国王陛下的态度。”格奈森瑙补充道,“他倾向于改革,但也必须顾及那些老牌容克贵族的势力。他们或许在战场上表现平庸,但在宫廷里的能量不容小觑。”

  林恩放下咖啡杯,身体微微前倾:“那就需要我们拿出足够的理由,证明这个‘大脑’不仅必要,而且高效。”

  “我们不是要剥夺谁的权力,而是要让普鲁士的军事力量变得更强,更具韧性。面对拿破仑这样的对手,任何一点效率的提升都可能关乎生死存亡。”

  他顿了顿,看向沙恩霍斯特,“将军,您去呈报的时候,不妨多提一提我们新式混编旅在演习中的表现,提一提精确地图在行军和部署中的作用。事实胜于雄辩。”

  沙恩霍斯特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我会的。是时候让普鲁士军队真正迈入新的时代了。”

  几天后,消息在柏林的高层圈子里不胫而走。

  沙恩霍斯特将军正式向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提交了建立总参谋部的方案。

  一时间,暗流涌动。

  在波茨坦无忧宫的一间偏厅里,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正仔细阅读着那份提案。

  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洒在他略显忧郁的脸上。他时而皱眉,时而点头,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

  站在他面前的,除了沙恩霍斯特和格奈森瑙,还有一位头发花白、身着笔挺旧式军服的老将军,冯·布吕歇尔虽然因其勇猛在前线颇有威望。

  但在这种场合,代表保守派声音的往往是像冯·卡尔克罗伊特元帅这样的老臣。

  尽管他在耶拿战役后声望受损,但其代表的旧势力盘根错节。

  此刻,一位名叫冯·策德利茨的将军正代表着这股势力,他的脸色并不好看。

  “陛下,”策德利茨将军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僵硬,“沙恩霍斯特将军的构想固然……新颖,但恕我直言,这是否过于颠覆传统了?”

  “军队的指挥艺术,历来依靠的是指挥官的经验、勇气和临场决断。”

  “过分强调纸面计划和参谋人员的建议,会不会束缚了前线将领的手脚,磨灭了普鲁士军人引以为傲的进攻精神?”

  沙恩霍斯特平静地回应:“将军阁下,总参谋部并非要取代指挥官,而是要为指挥官提供最可靠的情报、最周密的计划选项和最有效的后勤支持。”

  “现代战争的规模和复杂性远超以往,单凭个人经验和勇气已难以为继。”

  “我们需要系统化的思考和专业的辅助,才能确保命令的准确传达和各部队的协同一致。”

  “耶拿和奥尔施泰特的混乱,正是缺乏这样一个中枢协调机构的恶果。”

  格奈森瑙补充道:“我们并非否定传统,而是要让传统与时俱进。”

  “至于进攻精神,只有建立在知己知彼、准备充分的基础之上,才能发挥最大的威力,而不是鲁莽的冒险。”

  国王沉默了许久,目光在双方脸上逡巡。

  废除农奴制、教育改革、发展工业……

  这些变革已经让王国承受了不小的压力。

  现在,又要触动军队统帅权这个最敏感的核心。

  “沙恩霍斯特将军,”国王终于开口,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你的方案,我看过了。建立一个更专业的参谋机构,确实有其必要性。”

  他停顿了一下,看向策德利茨,“但策德利茨将军的担忧,也并非毫无道理。我们需要平衡。”

  他最终做出了决定。

  “总参谋部的建立,我原则上同意。但是……”他的语气加重了,“在人员构成上,必须兼顾各方。参谋长由沙恩霍斯特将军担任,但主要的部门负责人选,需要包含一部分经验丰富的老将。我希望看到革新,但也需要稳定。”

  沙恩霍斯特和格奈森瑙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无奈。

  这是一个典型的国王式妥协,但无论如何,总参谋部这块牌子,算是挂起来了。

  这本身就是巨大的胜利。

  “遵命,陛下。”沙恩霍斯特躬身领命。

  消息传回林恩耳中时,他正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审阅皇家铁路公司最新的财务报表和下一阶段的线路规划图。

  柏林至波茨坦的铁路运行良好,虽然运力有限,主要用于货运和官方人员往来,但其象征意义和示范效应是巨大的。

  来自各地的投资意向书像雪片一样飞来。

  “意料之中。”听完海因里希的汇报,林恩笑了笑,放下了报表,“国王陛下总是试图让所有人都满意,结果往往是所有人都不那么满意。

  “不过,能把架子搭起来就是胜利。只要沙恩霍斯特将军坐镇,核心的改革方向就不会偏离。”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处城市边缘新建工厂冒出的隐约可见的烟柱。

  一个国家,就像一个人。

  光有强壮的身体还不够,必须得有一个聪明的脑袋。

  总参谋部就是这个脑袋。

  现在,普鲁士的军事大脑已经形成了。

  接下来,就是让拳头和牙齿变得更锋利。

  他想起了城郊那个戒备森严的工匠作坊,想起了施密特和老格哈特他们捣鼓出来的纸壳弹。

  纸壳的强度和防水问题初步解决,现在,万事俱备,只欠那个最关键的小东西,雷帽。

  “对了,海因里希,”林恩转过身,“范斯博士那边有什么新消息吗?”

  海因里希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便签:“博士今天早上派人送来的信。他说……‘进展顺利,但需要更多的小心和耐心’。”

  “还特别提到,让我们近期不要去打扰他,尤其是不要带任何可能产生静电的东西靠近实验室。”

  林恩挑了挑眉毛。

  范斯博士的“进展顺利”通常意味着离下一次不大不小的爆炸不远了。

  不过,“小心和耐心”这个词,用在处理雷汞这种东西上,倒是十分贴切。

  “看来,我们的化学家正在进行最精细的工作。”林恩若有所思地说道。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