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明末盗起南洋

第113章 觐见

  望加锡小金币,虽小,成色也不足,但足够敲开城门,让李峰一行畅通无阻的来曾经的王宫前。

  曾属于淡目王室的宫殿依旧保持的十分完好。

  它和城中的民居一样,一样的木制建材,一样的高脚屋形制。

  但作为国王的宫殿,它高高耸立于90根柚木大柱子上,远远高于城中所有民居和寺庙。宫前楼梯也建造得精美绝伦,就像一座又长又宽的大桥。桥梁的扶手上绘制大量象、牛、男性器官等图像,‘卍’字符以及疑似梵语的符号。

  李峰不认识梵语,但听说过印度教神明湿婆独特又奔放的性器标致。

  毫无疑问,这座镌刻了印度教和佛教印记的宫殿,比曾经的淡目苏丹国更古老,至少有100年以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满者伯夷时代。

  “大人,小心!”

  刚听到提醒,李峰就被拉向楼梯边缘。

  一个被黑巾完全包裹的骑手,骑着弗里斯兰战马,冲过从李峰方才位置,差点撞倒李峰,却不道歉,也不减速,直奔宫殿顶上。

  “大人,您没事吧。”哲郎姆关心道。

  “没事,谢了。”李峰漫不经心的说了一句,又从口袋中摸出一枚小金币交给哲郎姆,注意力却始终集中在即将消失的蛮横背影上。

  那人必定是某位达官显贵,他想。

  所以是阿贡特意安排的,想给我一个下马威吗?

  还是说,马打蓝的贵族就是这样无礼的野蛮人?

  具体是哪种,或者两种皆有,他猜不准。

  楼梯顶上的宫廷卫士在招手催促了,李峰没有继续耽搁,叮嘱了护卫们当心些,继续攀登。

  他一直记着数,一共108级台阶。

  虽然不清楚这个数字在印度教中是否有特殊含义,但台阶上的岩石碑,解答了这座印度教风格宫殿得以保留的原因。

  石碑上密密麻麻写了很多文字。

  李峰仅仅认识一小部分。

  石碑正面:“……拉登·帕塔……继满者伯夷……遵奉哈乃斐学派教法。”

  石碑背面:“……施诺巴迪……复兴马打蓝国……遵奉苏菲学派教法。”

  前者是淡目国初代君主的歌功颂德,后者是马打蓝国初代君主——阿贡祖父——的丰功伟绩。

  也难怪这座异教宫殿没有被毁。

  这座宫殿越是雄伟,就越能体现他们的伟大,

  卫士从宫殿出来,带来了允许觐见的命令。

  武器全部被没收,护卫们也因为身份太低,不能进入其中。

  李峰只好独自进入。

  只是一步,便让人惊掉了下巴。

  对比外界的高大雄伟,内部只能用被强盗洗劫过来形容。

  梁柱上有十分明显的剐蹭痕迹,只留下一幅幅残破不全的画像。从剐蹭边缘残余的金光闪闪,不难想象,被毁坏的部分大概率是镀金,而眼睛部分剩下的空洞,大概率当初是有宝石点缀的。

  椰油燃烧照亮的大厅显得异常空旷,总让人感觉到缺失了很多装饰物。

  而且这种感觉很强烈。

  阿贡的大臣和将军在大厅两侧,各成一列,盘腿坐在丝绸蒲团之上。

  他们的身前都放着一张矮桌,上面放着用香蕉叶呈放的米饭和烤肉。身后站着蒙着面纱的侍女,提着陶壶,随时为空置的杯中添加教法中被禁止的酒。

  继续往前,一个头戴桂冠的彪形大汉端坐在高台上。

  大汉穿着一身纯黑的长袍,上面没有任何点缀性质的花纹或配饰。他的双眼巨大,目光炯炯,在灯光的照耀下,恍若狮子,光芒四射。

  其右手边,坐着一位臃肿黑袍人,他全身上下仅仅露出眼睛同样明亮。

  定是刚才那无礼野人,李峰心想。

  “嗯?”

  台上大汉突然冷哼一声,李峰连忙转移视线,微微躬身行礼。

  “坤甸使臣,李峰,参见马打蓝国王。”

  阿贡微微点头,却不开口。

  宫廷内也无人应声。

  国王、大臣、将军、侍女们齐齐看着他,他也同样以安静回应。

  似乎成了一场无声的较量。

  李峰直勾勾看着阿贡狮子般的双目,决心和其一直耗下去,反正他早已习惯沉默和别人异样的眼光。

  一分钟。

  两分钟。

  清脆的笑声打破了宫殿内安静,觥筹交错再起,安静不复存在。

  是女声,李峰瞥向声音来源,阿贡身旁的黑衣人,瞬间想到叔叔曾经提到过的阿贡妹妹——那位用‘很精神’来形容的待嫁壮士。

  果然是名不虚传。

  光宽度都有我的两倍,李峰心中震撼。

  “台下之人,你和刘季什么关系,因何事拜求我?”阿贡的声音如经年檀木沉稳,偏偏词尾扬起的弧度里蛰伏着刀刃,温和表象下尽是凌驾众生的倨傲。

  李峰不喜态度,更知对付这种傲慢之人,绝对不能低姿态。

  他提起胸膛,胸腔里滚出一串沉雷般的字句:“海军上将是我小舅。我奉上将之命前来,警告陛下,谨慎行事,切莫自取灭亡。”

  话音一落,现场哗然。

  “贼子狂妄,欺我王宽仁。”

  “无知鼠辈,胆敢以区区盗匪威胁我泱泱大国。”

  “我国兵士20余万,比你们坤甸刁民人数还多,你们从哪里来的胆子竟然威胁我王?”

  “当海盗当傻了吧,以为打败了荷兰人,就天下无敌了。孰不知,荷兰蛮夷见我王,亦不敢造次。”

  ……

  李峰充耳不闻,静静看着阿贡。

  忽见阿贡眉头一皱,几乎同时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李峰下意识的向一旁闪躲。

  刀芒堪堪从身旁斩过。

  群臣唏嘘不止,遗憾没有得手。

  “退下!”阿贡轻声呵斥。

  那持刀武士好似见了猫的老鼠,夹起尾巴灰溜溜的逃走,重新在位置上坐定。

  “使者受惊。”阿贡依旧平静,丝毫没有歉意。

  李峰怒从心生,但极力克制自己。他抚平衬衣的褶皱,淡淡回应:“无妨,这件事我会回禀上将。我建议陛下提早备好那人人头,否则上将不会介意在灭其满门的过程中,开疆拓土。”

  说罢,他昂首站立,就好像方才险些被砍的不是自己一般。

  可宫廷内笑声大作,大臣们前俯后仰,嘲笑李峰的妄自尊大、目中无人。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