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从六扇门到锦衣卫,皇帝见我都发抖

第245章 臣愿助公主登上帝位

  谢必安郑重地单膝跪地。

  “臣愿效犬马之劳,助公主登上帝位。”

  姬清秋伸手扶起谢必安。

  “你我既已结盟,今后就是一条船上的人了。”

  纳兰嫣也跟着单膝跪地。

  “纳兰嫣愿追随公主,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姬清秋环视四周,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禁军将士。

  “诸位,你们都是我大禹的精锐,也是朝廷的中流砥柱。”

  “今日我在此立誓,若能登上帝位,必将励精图治,为社稷苍生谋福祉。”

  禁军将士齐声应和:“愿追随公主殿下!”

  谢必安看着眼前这一幕,也颇为感慨。

  姬清秋不仅有能力,更难得的是有为民造福的决心。

  若她登上帝位,必定能带领大禹走向更强盛的未来。

  “公主殿下,接下来该如何行动?”

  谢必安问道。

  “传令下去,即刻启程返回皇宫,务必确保父皇遗体安全。”

  “待将父皇安置妥当,再举行隆重的葬礼。”

  姬清秋环视众人。

  “另外,派人追查徐怀瑾的下落,绝不能让他继续为祸朝廷。”

  众人领命,开始有条不紊地行动起来。

  车队浩浩荡荡返回皇城,姬清秋命人将皇帝遗体安置在太极殿正中。

  谢必安环顾四周,发现殿内戒备森严,禁军将士严阵以待。

  “公主殿下,姬万峰去了何处?”

  谢必安询问道。

  姬清秋轻轻拂袖,神情平静。

  “已经将他关入天牢,由五名统领轮流看守,不必担心。”

  谢必安点头,走到皇帝遗体前。

  他启动系统开始扫描,很快获取了详细信息。

  【姓名】:姬元昭

  【身份】:大禹王朝第十七代帝王

  【剩余寿元】:八十五年

  【横死原因】:蛊毒攻心,心脉震断

  【遗愿】:寻找最适合继承皇位的储君

  “公主殿下,情况有异。”

  谢必安仔细检查遗体,对姬清秋说道。

  “太医院诊断的心脉俱断只是表象,皇上真正的死因是蛊毒。”

  姬清秋眉头微皱:“蛊毒?这倒是解释了为何父皇近来身体每况愈下。”

  “我曾学习过一些蛊术知识,下蛊最关键的就是要找到合适的载体。”

  一旁的纳兰嫣突然开口。

  “对了,我之前查到过御膳房送来的龙井,色泽较往常深沉许多,现在想来确实蹊跷。”

  “龙井?”

  姬清秋若有所思。

  “父皇一直都有饮茶习惯,每日早膳必先饮一盏龙井提神。”

  “若要下蛊,确实是个绝佳时机。”

  谢必安继续检查,当他掀开皇帝颈部的衣物时,发现了一处乌黑的印记。

  那图案诡异复杂,与他在徐怀瑾府邸见过的某个祭祀法阵极为相似。

  “系统,扫描分析这处印记。”

  系统很快给出回应。

  【这是一种上古剥皮祭祀之术的标记,施术者会通过特殊仪式抽取目标的精血和魂魄。】

  【皇族血脉最为尊贵,若能获得其精魄,便可炼制极为邪恶的法器。】

  谢必安凝视着皇帝遗体,手指轻轻拂过那些诡异的印记。

  他深吸一口气,缓缓抬头对姬清秋说道。

  “公主殿下,经过我反复查证,这些印记绝非寻常伤痕。”

  “它们呈现出特殊的图案,每一道纹路都暗合五行相生相克之理。这不仅说明皇帝遭受了蛊毒之害,更是被人施展了极其歹毒的邪术。”

  “依我多年查案经验来看,凶手必定是先用蛊毒使皇上陷入昏迷,趁机布下祭坛实施邪术仪式。”

  “最后再以特殊手法震断心脉,意图伪装成突发心疾。”

  姬清秋闻言,眼神愈发冰冷。

  “想不到父皇竟在临终前遭受如此非人的折磨。身为人子,我却未能及时发现。”

  纳兰嫣站在一旁,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这些蛊毒和邪术的痕迹,都直指徐怀瑾。”

  “他这些年频繁出入西南边陲,说是为朝廷考察民情,现在想来,那里正是蛊术的发源地。”

  “我曾暗中调查过徐怀瑾家的族谱,发现他们家族世代都在秘密供奉一位邪神,行事向来诡秘难测。这绝非巧合。”

  谢必安若有所思地点头。

  “回扬州前我曾奉命巡查各部,在徐怀瑾府邸的地下室发现过一处隐秘的祭祀法阵。”

  “当时因为没有直接证据,加上徐怀瑾身份特殊,我也只能将此事暗中记下。”

  “如今回想起来,那法阵与父皇身上的印记竟有七分相似。”

  “看来徐怀瑾不仅处心积虑地谋划夺取皇位,更想借此机会炼制某种邪器。”

  九皇女安排谢必安和纳兰嫣先行回去休息。

  她坐在书房内,案前摆着一封加急密信。

  信件展开,纸上的字迹清晰可见。

  皇帝驾崩的消息已传遍大禹各地,镇守北疆多年的大皇子姬元昊已率军南下,预计十日内可抵达京城。

  “传令下去,加强城防,密切关注大皇子军队的动向。”

  九皇女对身旁的侍卫下令。

  侍卫领命而去,她又唤来另一名心腹。

  “去天牢,继续审问姬万峰。务必要问清楚他与徐怀瑾勾结的细节。”

  天牢深处,姬万峰被锁在阴暗潮湿的牢房中。

  审讯官持续不断地对他施压,要他交代与徐怀瑾的勾当。

  然而姬万峰始终沉默不语,只是低着头,任凭审讯官如何威逼利诱都不开口。

  与此同时,各地送来的奏折堆积如山。

  许多边远州府已经开始蠢蠢欲动,趁着朝廷动荡之际,纷纷放出要自立为王的风声。

  特别是西南、东北等地的节度使,更是公然扣押朝廷命官,隐隐有割据之势。

  九皇女站在御书房的地图前,仔细查看各地形势。

  京城周边的几个重要城池都已加强防御,但远处的州府却难以掌控。

  若不能尽快平定这场风波,大禹很可能会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面。

  “传令各地驻军,严密监视可疑人员的动向。”

  她对传令官说道。

  “再派出密探,深入各地打探虚实。”

  这时,又一份密报送到。

  西南边陲传来消息,徐怀瑾的旧部已经开始蛊惑当地百姓,散播妖言惑众。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