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稳定粮价
另一边等到林远山离开,这些人这才算是松了一口气,同时也开始琢磨起来。
“这林远山什么来头?他怎么好像什么都知道?”
“他说的这些有多少是真的?”
“贤侄你怎么不说话?”
陈掌柜,郑老板,周东家三个讨论了一番却将目光放在了最后那个身上。
那少东家此时听到这话真想直接掀桌子,什么叫我不说话?刚才差点被你们这些老家伙坑死了。
来之前说我年轻可以表现强势一点,但是我强势了你们倒是一句话都没有。
现在你让我说什么?
“好了好了,我们四个才是自己人,他就是一个外来人,有什么事情还是我们关上门说。”
几个老东西安抚一番,少东家虽然没有明说,但在以后肯定不会再上当了,提防着他们。
不过现在的确是这件事更重要,生意还是要摆在第一位的。
“难道我们真的就按照他的话?”
“不听不行呀,这都不是暗示,而是明示了。”陈掌柜看向一边示意,而这个时候大家才看到那林远山离席之后的座位上留下了一件东西。
一把老旧的短刀。
“这是什么意思?威胁我们动刀子?”少东家毕竟还是少接触这方面,脱口而出一句。
“水匪不用牛尾刀,因为那玩意在船上不好使,习惯用这种不显眼的短刀,藏起来就是渔民一样。”
“应该是昨晚那些水匪被他抓住了几个,恐怕还真让他知道了什么。”
“怪不得他说给我们擦屁股,他是吃定我们了。”
“那这样算来还真就为我们好,可是他图什么?”
本来就压抑的氛围更是变得沉重,反倒是少东家揶揄一句:“当然是为了生意,再闹下去大家都没饭吃,人家还是讲究的,起码生意场上的事情生意来解,别的不说赢得光明磊落,我输了也佩服。”
这话就是暗指这些人的肮脏手段见不得光,只不过都是老油条,对他的话没有什么丢脸的,反而笑了起来。
“我还要回去凑这五万两,就不陪各位了。”
少东家就连拱手都懒得抬一下起身就走,留下那三个老油条吐槽起来。
“呵!这小子不吃点亏真以为生意场上是在自己家呢?”
几人都当他是孩子呢,并没有太在意少东家,而是继续说起了刚才的情况,却怎么也想不出林远山到底知道多少,还是在诈唬。
但统一的意见还是稳住现在局势为上。
等他们出房间的时候伙计才上前来:“各位老板,这账还没结呢。”
好家伙!几人都傻了,你请我们来,账都不结一下?
……
一大早那巡抚衙门的轿子就朝着码头这边来,身边那是跟着一大群张牙舞爪的衙役,那动静是有多大闹多大,生怕别人不知道。
柏贵踩着官靴踏进仓门时,板车正在装货,”苏文哲跟在一旁恭候着,主动上前示意工人打开一包。
“抚台大人请看,这都是昌兴号上月新到的安南粳米,可以随便打开查验。”
柏贵俯身抓起把新米,任晶莹米粒从织锦马蹄袖间簌簌滑落,面带笑意的点头赞赏:“不错,不错,本官记得道光二十九年查仓,当时仓里就剩下陈米了。”
随行的南海知县后背冷汗直冒,却不敢多说一句话。
“曾大人来得正好。”柏贵突然提高声量,“这批米的海关税单…”话到半截便见曾维捧出盖满关防的文书:“回抚台,昌兴号三十万石俱已验讫。”
观望的四大粮商交换着眼色,没想到这昌兴背景这么硬,幸亏昨晚没有乱说话,而是答应了下来。
“抚台大人明鉴,我们昌兴愿意跟其他几大米行一样,照旧三吊二一石出售。”苏文哲按照吩咐开口,四大粮商听到这话也赶紧上前跟着表示俺也一样!
柏贵看着这一幕,说实话他心中也有点意外那林远山居然真的能够谈妥这件事,让这些粮商让价可比杀了他们都难,但偏偏就让他办成了。
不过现在有益于他,当即发话:“诸位掌柜的忠心,本院自当具折上奏。”
那些粮商又是一顿吹捧,反倒是苏文哲退到一边,并没有要出头的意思。
当这场戏唱完,柏贵自然也就散场,他跟曾维还得去赶码头解封这件事。
不过那观望的队伍之中出现了各大洋行的买办,他们对此却是深恶痛绝,本来还想要吃一口大的。
而随着不远处十三行街忽然传来铜锣声,那是米行伙计拖着长调吆喝:“新米平粜!”
如果只是林远山一人,那么就要面对粮商跟洋行围堵,拉上他们之后,如今局面随着这一声喊出注定短时间内粮价不会有太大的波动。
昌兴米行门前张嫂攥着破布缝的米袋,目光在“三吊二”的木牌上来回。
昨日当掉陪嫁银镯换的糙米只够熬三顿薄粥,六岁幺女饿得连哭的力气都没了。此刻她数着褡裢里焐得发烫的铜钱,忽然发现能多买半斤粳米,枯黄脸上泛起潮红,口中念叨着:“林老爷添福添寿!”
“这个送给你们吃。”卖榄仁的阿公突然朝着昌兴米铺方向喊话,缺牙的嘴漏着风。从跟前竹筐里拿出用草绳系成的小捆榄仁包朝着米店抛了进去。
今早米价跌了,码头通了,买零嘴的苦力总算舍得摸两个铜板,他也算是有口饭吃。
“不行不行!钱你拿着,要么拿回去。”看店的伙计见状连忙跑了出来将几枚铜钱塞了过去。
说实话直到今天早上他都没懂老板为什么不跟那些人一起升价,反而要压下价格,现在他感受到大家真挚且炽热的感情,一时间也有种荣耀。
而且领了一两赏金,他也不缺这几个铜板,可不能给贪这点零嘴给老板丢脸。
街边的云吞摊重新支起褪色的“平靓正“幌子,老板往汤锅里撒着虾皮,对帮工叹道:“前日面粉涨起,连柴火钱都要赔进去,好彩今天降了…”
“阿妈今天米价降了,昌兴的米还是这么好。”疍家女阿彩把新籴的米袋藏进船篷,他们家就靠卖艇仔粥生活,米价对于他们的影响非常大,要是不跟着涨没利润,要是涨了没客人。
江风送来隔壁船阿嬷的话语:“这世界哪有这种好事,我是第一次见升上去还会跌的。”
“其他的升了而已,昨天昌兴被砸都没有开,一直都是这个价。”阿彩辩了一句,她可是清楚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