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明:七海帝皇

第68章 通讯霸权,皇财司独家赚钱秘籍

明:七海帝皇 命运榴弹 2549 2025-05-28 00:22

  烈日如熔金倾泻于苏伊士城外嶙峋的山岩之上,沙地上蒸腾着肉眼可见的热浪。

  让人视线模糊。

  阿拉伯半岛的夏季裹挟着名为‘哈马辛’的焚风骤然降临。

  这是连贝都因游牧民都缩进驼毛帐篷的时节,绿洲外干涸的河道龟裂如老妪皱纹,仅存的几丛椰枣树在灼热中蜷缩叶片,连聒噪的沙蜥也蛰伏进滚烫沙砾深处。

  朱文奎推开城堡石窗时,咸涩热风正卷着细沙拍打在他绣金龙袍的袍角。

  远处海面闪烁反射着光,如一片模糊的银镜,海市蜃楼般的帆影在水汽光影中扭曲,恍若中华古籍中提及的‘蜃楼幻影’。

  城堡露台石砖烫得能烙熟面饼,禁军甲士的锁子甲内衬早已被汗浸透,却仍如铁铸般伫立在炎热的岗哨上。

  朱文奎抚摸右手黄金鹰眼戒指,进入了另一个视野。

  通过天空翱翔的雄鹰,他看到了另一番景象。

  一队刚从奴隶变成自由民的工人,在身着靛蓝短褂的锦衣卫情报局吏员带领下正攀上苏伊士城中官府大楼的尖塔,将裹着焦油麻布的电报线缆固定在尖塔上插着的天线上。

  官府大楼是原城主的资产,特有风格的尖塔,倒是正好用来作为电报司的工作点。

  等天线安装好了后,工人们将导线垂下,丢入塔中,连接完毕开始了电报机的测试。

  同样的事情,在索赫纳城也在进行。

  两边同时成立了由锦衣卫情报局管理的电报司,将至少一天时间的信息传递距离变成了短短几分钟。

  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开机,发报和接受信号就可以实现。

  首封城间电报从索赫纳城发出。

  【索赫纳港本月商业街收入七百阿什拉菲金币,港口管理司收的仓库租金和泊位及管理费三百阿什拉菲金币。】

  并且还在后续电文中汇报了本月城中商贸活动细节。

  当这串墨迹未干的电文送至户部尚书卓玉明案头时,年轻的大臣惊讶看着那些字迹——他从未想过,原本繁琐复杂的户部统计工作,可以这么轻松完成。

  而后,六房吏员,通过电报司陆陆续续完成了本月的通情汇报。

  .......

  电报司运作后,朝会上群臣的议论点也变得有趣起来。

  六部官员,对于这种有利于中央集权的设备非常推崇。

  他们在朝会上经常上奏,要根据无线电装置,对各自的部门做出调整,增设各自的电报司。

  对此,朱文奎没有同意,电报装置对他来说,是一个神器,大量使用它,却可能造成技术外泄。

  因此,电报司只能被最信任的人掌管,锦衣卫情报局就是这个部门。

  至于在六部和地方官府建立单独的电报部门,还为时过早。

  群臣多次努力下都没法如愿,也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但关于电报带来的高效的办事效率,可不止在两座海港城中作为官府公事汇报之用。

  除了情报外,还可以用于商业。

  .......

  又一天朝会结束,朱文奎起身离去。

  等陛下走后,群臣准备列队离开大殿,牛旺德却折返回来,高声道:“皇财司司主卓玉明退朝后来御书房,陛下要见你。”

  户部尚书卓玉明还有一个官职,就是代管着皇帝的私库‘皇财司’。

  关于皇财司的事情,属于陛下的私事,因此不在朝会讨论中,需要和皇帝另行讨论。

  其他官员与卓玉明告辞离去,卓玉明跟着牛旺德进入后宫。

  他来到了御书房,面对坐在书桌上看着奏章的朱文奎躬身行礼道:“陛下,臣下现在既是户部尚书,又兼了皇财司司主,两方财流不归一处,都被我管着不太合适。微臣请辞皇财司职位,不再管理。”

  朱文奎抬头,惊讶道:“现在朕没有可信任的人管理皇财司,不用你用谁,你就多辛苦点吧。这次叫你来,要说的是关于千里传音装置的另一个用途。”

  卓玉明不再坚持,转而顺着朱文奎的话回道:“陛下请说。”

  朱文奎起身,将心中所想说出,卓玉明不由连连点头。

  ..........

  皇财司下属的东方商团也配备了无线电装置。

  现在商团的海船在途径红海沿途海港的时候,都会专门停靠,由专人下船在当地的市场了解各类商品的价格。

  价格信息收集到手后,船上负责电报的船员,会将这些价格咨询通过电报发送回苏伊士城。

  红海沿途各城的商品价格,需求,什么东西短缺,什么东西滞销,都会统计在一起。

  这些商业数据,在这个年代就是最有价值的。

  朱文奎安排收集这些信息,可不是为了卖,而是借此让皇财司的财力更上一层楼。

  很快,皇财司汇集的商业数据就发现了可以利用的地方。

  吉达港同时运来了属于不同商队的数船香料。

  商人们将大量乳香送往市场,一开始引起了本地人的抢购,可后来,随着乳香越来越多,渐渐没人买了。

  这种用于祭祀与药用的树脂在阿拉伯半岛南岸的港口堆积如山,每桶价格已跌至二枚银币。

  可同时发回苏伊士城的电报却显示,马萨瓦港因神庙翻修,乳香正以七枚银币收购。

  也就是说,只要东边买西边卖,做一个转手贸易,就能赚到2倍多的利润。

  随即,皇财司将命令通过电报发送到东方商团的海上商船。

  ........

  “转舵!“东方商团“沧溟号“的桅杆上即刻升起蓝旗,满载木板与铁器的海船调转方向前往吉达港。

  他们在吉达港直接抛售了船上的货物,同时大量收购乳香。

  吉达港的商人们,正为大量积压的乳香无法销售而发愁,纷纷围住了沧溟号的船长,请求其购买自己的货物。

  收购了大量乳香的沧溟号,起帆驶向马萨瓦港,在其他商人还在为从那里购买乳香发愁之际,将整船的乳香卖给了神庙。

  随后的几天里,沧溟号持续往返两地,将七百桶乳香从吉达港转售到马萨瓦神庙,化作五千枚熔铸着新月纹的银币。

  这一次的操作,开启了皇财司特有的海上贸易优势。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