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明:七海帝皇

第104章 兵不血刃塞得城,小将萧振远

明:七海帝皇 命运榴弹 3480 2025-06-18 20:53

  户部尚书卓玉明的提议,代表着臣子们的集体意见。

  虽说皇帝威权至尊无二,但一个国家的管理,是必须将皇帝和官府的利益有所分割的。

  比如皇财司代表皇家利益,利用无线电的信息差经营着独家贸易,所得财富进入内库,这笔钱只有皇帝才能决定用途。

  而六部代表的官府使用的资金来自于国库,也是由户部来掌管的。

  因此,有些话,哪怕因此惹得皇帝不高兴也得说在前头。

  朱文奎是未来人,看得很明白,这套制度还是他来定下的,因此并没有意见。

  “准奏,批发市场股份皇城司占5成,户部占3成,民间占2成可行。以后如要增资增股,也可按此比例投入。另外,朕要你们户部定下章程,以后官府控制的产业,皇财司和官府控股总和绝不能低于五成股份。”

  “陛下英明,臣谨遵谕旨。”卓玉明躬身回道,退回班列。

  接下来,围绕这三件事,臣子们继续讨论,全都是无关痛痒的补充。

  至于执行。

  关税重启,交由户部。

  发行国债因为涉及各国商贾,比较复杂,由六部一同进行,要先弄出一个章程来。

  批发市场,则交由工部和户部一同运作。

  至此,廷议结束,诸臣散朝归去。

  ..........

  时间悄然流逝,各项事宜都在进行中。

  中军都督府1000兵马,陈兵塞得城外。

  对于这个位于苏伊士地峡北部的贸易集散地,明军是势在必得。

  但到底是攻打,还是用外交加购买方式获得塞得城,就要看此行的成果了。

  为此,马文焕在军帐中召集手下将领宣布。

  “陛下有旨,命我们派出一使者进入塞得城商洽购城事宜,此人要能言善道,胆略过人。如若办成,可由王参军记入军史,回师后可并入我大明正史中流传后世。”

  竟然有如此荣誉,诸位将官顿时眼神灼灼。

  古人好名,著书留画刻碑立牌坊,都是为了自己千古以后能留名后世。

  但最让人注重的,莫过于记入正史中。

  朱文奎把这点掐的死死的,要求行军打仗,官府治理,每年每月在做些什么都要记入官史中。

  但这些历史记录,一般不会留下单个人名,想要留名史书机会难得啊!

  对此,军帐中的将官们,不再矜持了,纷纷出声道:

  “末将愿往。”

  “在下自幼习文练武,符合都督所述要求,就我了。”

  “凭什么是你,我家学渊源,祖上是宋时大将,如此光宗耀祖之事,肯定是我了。”

  将官们争吵不休,纷纷想要接下这个好活。

  中军都督马文焕抬手,制止争吵。

  “小兔崽子们,要不是陛下禁止我前往,那还轮得到你们。这事我来定。”

  他选出符合要求的几位,都是这几个月里学习阿拉伯文,可以不需要通译官就能交流的。

  然后做了几个写有字迹的纸团,让他们抓阄。

  最终一名叫萧振远的将官得选。

  他只带了5名扈从,一份临时撰写的文书,便前往塞得城。

  塞得城军队如临大敌般包围7人,并立即派人回报。

  在得知明军使者前来后,城里出现了很大争执。

  城主自然是不愿意让使者进城的,但城里并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那些为了自己利益的各路豪商强烈要求下,明军使者被放行进城了。

  进城后,城主的马穆鲁克奴隶士兵,特意用押送的方式,试图刁难。

  将官萧振远勒马停步,怒斥:“尔等可知我乃代表天子而来,匹夫一怒,血溅五步,帝王一怒,伏尸百万。你们是想要开战吗?那好,便随你们意。”

  说着,他抽出佩剑,剑锋直指旁边马穆鲁克骑兵,眼看就要动手了。

  一声呼喊,城主竟然和一群富商前来,退去了包围的马穆鲁克骑兵,将使者迎入城主府中。

  在那里,萧姓将官拿出文书,用阿拉伯文直接说明。

  态度非常强硬。

  “你们只有两条路可走,1,拒绝购城要求,坚守塞得城,然后被我军攻陷,守城者杀无赦。2,接受我们的条件,塞得城归我们,但你们在城里的利益依然会受到保障。”

  一听自己在城里的利益不会被侵害,城里的商人们纷纷意动。

  如果商人们不和自己一条线,只有几百兵力的城主是挡不住明军的。

  为此,城主色厉内荏地反驳道:“塞得城不是那么好攻下的,你们太骄傲了。”

  “骄傲?”萧振远轻蔑地看着塞得城城主,作为代表大明来谈判的他,气势强大。“我们从不骄傲,只凭实力说话。塞得城没有苏伊士城的坚固城墙,挡不住我们的大炮,你们也没有苏丹军那么多精锐骑兵,那什么和我们作战?难道是想要成为新的京观吗?”

  京观!

  一个崭新的名词。

  随着商旅的传播,已经在周边地区人人知晓。

  大家都知道,占据苏伊士城的势力强大无比,可以战胜苏丹大军,那无数头颅垒砌的京观就是证明。

  城主好不容升起的勇气消失了。

  实力弱小的他,肯定比不过苏丹大军,甚至连苏伊士城都不如。

  使者说的没错,他有什么资格和明军作对。

  认识到自己的面子毫无用处后,城主询问起购城的价格。

  “600金币,你100,士兵每人一百。”萧振远冷冷回道。

  这个价码已经低得离谱了。

  是萧振远看城主软弱,故意为之。

  “你。”城主想发怒,却被小小将官怒目瞪得不敢对视。

  萧振远趁机补充道:“城主大人,我这是为你好。600金币可以买你一条命。”

  他的话压垮了城主的心理防线。

  那些商人们连忙居中撮合,最终由商人们提出,拿出2000金币给城主,算是垫付的购城款。

  至此,2500金币购买塞得城的事情定下来了。

  两天后,城门开启,塞得城城主拿着金币,带上自己的数百奴隶部队离开了这座城市。

  城里的商人们,纷纷出城,欢迎明军入城。

  .........

  《浩拓元年塞得城归明史事》

  浩拓元年八月十三,中军都督马文焕统兵千余,陈于塞得城外。

  塞得者,居苏伊士地峡之北,为西域名埠,诸商辐辏,财货云集,王师志在必得。

  是日,文焕集诸将帐中,宣上谕曰:“圣上有命,当遣一介之使,入塞得城,商洽购城之事。其人选须辩才无碍,胆气过人。若成此功,王参军当录于军史,班师之日,并入国史,传诸后世。”

  闻此,诸将目露精光,争相请命。盖古之贤达,莫不求名垂竹帛,而载于正史,尤为千载难逢之遇。

  文焕止众议,曰:“圣上禁吾往,不然岂容尔曹相争!”乃择数月习阿拉伯语、可自通译事者数人,制阄以决。

  萧振远得之,遂率扈从五人、赍临时草就之文书,往诣塞得。

  城军如临大敌,围之。

  城主初拒使入城,然城中豪商欲通互市,力主纳之。

  使者既入,城主遣马穆鲁克卒押解,欲辱之。振远按辔怒斥:“吾乃天子之使!匹夫怒,血溅五步;帝王怒,伏尸百万。尔欲战乎?”

  抽剑指敌,剑拔弩张之际,城主偕众商至,命撤围,延入府中。

  振远展书,以阿拉伯语正色曰:“汝有二途:拒之,则城破;从之,则城归大明,而商贾之利,必护之。”

  商人大悦,城主犹强辩:“塞得固若金汤,岂易破耶?”

  振远哂之:“此城非苏伊士之坚,难御吾之炮火;尔亦无苏丹之锐,安能抗王师?欲效京观之例乎?”

  京观之事,西域名震,城主闻之,气为之夺。

  及询购价,振远曰:“六百金币,以百畀汝,余犒士卒。”

  价甚廉,盖因其怯而压之。城主欲怒,为振远目光所慑。振远复逼之:“此金,实赎汝命耳!”

  城主骇,商众乃居间斡旋,愿出二千金币代付。遂定议,以二千五百金易塞得城。

  越二日,城门洞开,城主携金率部遁去。

  商贾郊迎,王师整肃入城,塞得遂入大明版图。

  振远之勇略,王参军悉载于册,以待史官采择焉。

  (萧振远出使塞得城)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