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夏日的约定 博览会的波澜2
在教育创新大厦的一楼,鲍博在Ai创意展厅漫步,偶遇严力夫妇二人,他们正为是否购买一套“超级智慧-Ai多功能学习机”而争吵不休,严力以鲍博的儿子鲍春来初中辍学就读职校作为反面教材,反驳她的妻子匡蓉。鲍博无意中听到了这些,他的心里一沉,感觉很不是滋味。鲍博心中在想:这位老师与我并不熟悉,他怎么会对我的事情这么了解呢?
鲍博忽然想起,前些日子,他写过一篇小说,这是2023年的中考作文,题目是《今日晴朗可喜》。他以书信的形式为自己的儿子写了一篇深情的内心独白,表达了对儿子鲍春来放弃初中学业就读职校的不满,但又表示尊重儿子的最终选择——就读心自己爱的Vr影视动漫游戏设计专业,成就自己的美好人生。他写道:“孩子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不是生活在我们为他编织的梦幻之中!”
“置之死地未必后生,山穷水尽也许柳暗花明”,他本来期盼儿子能够成就一番大的事业,成为国之栋梁,儿子的选择令他大失所望。但他又对儿子能够勇敢地做出自己的选择,走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而钦佩不已,悄悄地为他竖起一个大拇指。对于儿子的这份选择,他表面上波澜不惊,内心中却涌动着惊涛骇浪。他的内心是如此的坚强,“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却又是那样的脆弱,经不住一点风吹草动。
鲍春来就读职校已有一年。6月份的考试季节,也是鲍博的内心深处最为敏感脆弱的季节。他害怕与别人交谈,害怕别人问及他儿子的升学去向。一有人提起这个话题,他总是支支吾吾,“顾左右而言他”,不敢正面回答。那一段时间,每天平均有三次,同事或亲朋好友都会提及这个敏感的话题。虽然有可能是出自于关心,却让他倍感难堪。
他实在难以忍受这种煎熬,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来了个“破罐子破摔”,索性把这篇题为《今日晴朗可喜》的小说发到朋友圈里,引起了网友的关注。他在暗示亲朋好友:求求你们,实情我都告诉你们了,行行好吧,不要再提及这件事了!他心里在想,总归是丢人了,干脆就丢个彻底,也好让自己心里略略感觉舒服一些。这一招道还颇为奏效,自此以后,当面询问鲍春来升学去向的话题,也变得明显少了许多。
“鲍博,你写的小说真好,《今日晴朗可喜》的主人公,不就是你和你的儿子吗?”鲍博的同事俞洁性格开朗,爱说爱笑,但说话做事,有时候可能有些不太走心。
鲍博听后,顿时火冒三丈,感觉像是有人故事揭开他那美丽的伤疤:“本故事纯属虚构,若有雷同,实属巧合!”,本故事“纯属虚构”吗?当然不是!他这是自欺欺人,“打肿脸充胖子”,“死要面子活受罪”罢了。
可严力与匡蓉那看似真实对话的故事情节,在他的笔下,确实又是“纯属虚构”的。当考试和升学的话题已然淡出人们视野的时候,他又想极力寻求关注,以勾起他那一连串沉甸甸的回忆。
暑假已至,从远方就读职校的儿子平安归来。鲍博发自内心的感觉,儿子真的是长大了不少。虽然仍沉迷于网络游戏,但却更专注于自己的技术专长,还对自己未来的就业做出了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跟父母交流,语气比以前温和多了,再也不是以前那种“一点就着”、“一燃就爆”的样子了,他还能主动地打扫卫生、做点可口的饭菜,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与父母说说心里话。
不过,儿子却也有一些令人生厌的地方,他的穿着打扮,似乎有些怪异:作为一个大小伙子,梳了一头亮丽乌黑的披肩长发。鲍博常常和亲友们开玩笑说:“我这人打小时候性格温和,人们都说我像个‘大妮’,可我至少是个小子头吧?看看我的儿子,连这头都是‘大妮’的发型!”最不能让人容忍的,他还每天呼朋唤友,昏天暗地吃喝玩乐,弄得满地狼藉,却又能主动地清理战场,真让人哭笑不得。他就像那动画片中的老鼠杰瑞,无时无刻不在精心捉弄着鲍博这只可怜的汤姆猫。
上了职校,孩子就报废了吗?我的孩子,难道是别人眼中的坏孩子吗?多好的孩子啊!你让我恨又恨不得,爱又爱不够,我那可爱而又可怜的孩子啊!
鲍博忽然想起,他的儿子在新华信息技术工程学校就读Vr影视动漫游戏设计专业,现正专攻Vr绘画科目。他环顾四周,发现现场有一个职业教育展厅,禁不住怦然心动:这里面又有什么高科技的教学装备呢?他决定亲临现场,到这个展厅里参观一下,也好用心领略一下职业教育的科技魅力。
职业教育展厅笼罩在冰蓝色光晕中,玻璃幕墙上浮动着全息课程图谱。鲍博拿起一副VR眼镜,轻轻戴上,眼前的世界瞬间被绚丽的色彩填满。他伸手握住虚拟画笔,笔尖轻触空气,画布上立刻跃出一道七色彩虹。“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他轻声吟道,仿佛手中的画笔成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随着他的笔触,孙悟空大闹天宫的金箍棒划破长空,嫦娥奔月的广寒宫在星海中浮现,哪吒闹海的混天绫卷起滔天巨浪。这些神话中的英雄,通过Ai的神助功,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化身为“天宫二号”的空间站、“嫦娥五号”的探测器、“梦想号”大洋钻探船的钢铁巨臂,构筑起一个充满科技感的“我的世界”。
鲍博停下笔,凝视着眼前这幅虚实交织的画卷,心中涌起一阵暖流。他忽然明白,儿子选择的VR影视动漫游戏设计专业,不正是这个时代的“神话创造者”吗?那些曾被自己视为“不务正业”的游戏与动画,如今却成了连接现实与未来的纽带。他的儿子,或许正是这个高科技时代的“新王者”,用拼搏与创意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那份荣耀。
我们时常会说:“可怜天下父母心”,责怪孩子,不懂得天下父母的一片苦心。可是,孩子的心,我们难道就真得读懂了吗?坦诚交流,彼此尊重,平等对话,搭起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让爱与理解畅通无阻,方为正道。
唉,其实大可不必说得太多。过去,我给了孩子太多的压力与期待,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来!如今,他终于在自己的世界里得到了解脱。沉默不语,淡然处之,这可能就是对孩子最大的尊重和支持!
参观完职业教育展厅,鲍博重新回到基础教育展厅。时针已指向上午的10:30,二楼的教学装备研讨会此时已结束。各级领导们陆续散会,纷纷来到一楼展厅,进行了一场走马观花式的观展。他们或三五成群,低声交谈;或独自漫步,若有所思。展厅内,人群穿梭,气氛热闹而略显嘈杂。
鲍博的目光在人群中穿梭时,一个熟悉的身影突然映入他的眼帘。那是他儿子鲍春来就读成长中学时的初三班主任,也是学校的德育副校长——甄富泽。甄富泽的身影依旧挺拔,只是鬓角多了几缕银丝。他正专注地盯着一款新型教学设备,眉头微微蹙起,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我该怎么称呼他呢?”鲍博心里在想。原来,孩子在校读书的时候,鲍博称他为甄老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相当于儿子的生身父母,在他心中的地位非常高,这是任何行政称谓都无法比拟的。如今,儿子已经选择了就读职校,辜负了老师的殷切期望,鲍博不觉有着几分愧疚,但更多的还是尊重。然而,这种尊重也让他感到一丝生分。他觉想起了鲁迅笔下的《故乡》中,闰土与“我”之间的隔阂,那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如今也萦绕在鲍博的心头。
鲍博远远看着甄富泽,微微笑着,轻轻地挥了挥手,甄老师笑着点头示意。鲍博毕恭毕敬地走上前来,非常礼貌的伸出友谊之手,露出满脸笑容:“甄校长,您好!好久不见!”
“哎!你好,鲍博,你也来参加教学装备博览会了?”甄校长的语气平淡如水。
“是啊!备课组长派我来的,她家里有紧急的事,磨不开!”鲍博轻声说道,“甄校长您相中了哪款教学装备?”
“这些教学装备,倒是都挺不错的!可是,学校哪来的这么多闲钱?就是区教育局,如今也穷得叮当响!”他长长地吁了口气,一脸无奈地说,“其实嘛,这些都是上面的教育行政部门下派的政治任务,没有人真拿它当会事!鲍博,你说可笑不,我可是参加研讨会的为数不多的校级领导啊!我也想派教科处主任来参加的,可人家上老下有小,实在是难以脱身,我也只好委屈亲临现场了!”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鲍博长长地叹了一声,“甄校长,再见!我们后会有期!”甄校长微微颔首,轻轻地摆了摆手,转身携包离开了会场。
鲍博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失落。去年这个时候,考试季的前后,身边的人总会不厌其烦地询问他儿子的升学去向。那时,他总是躲闪回避,羞于启齿,“犹抱琵琶半折面”,害怕提及儿子上职校的丑事。可是现在,甄富泽校长,作为孩子的初三时的班主任,对孩子的升学去向却是只字未提,又让他不觉有些黯然神伤。“唉!人走茶凉啊!我的孩子,如今已不再是他的学生。他本不是什么学霸级的风云人物,值得别人如此地关注吗?”鲍博禁不住长长地一声叹息,慨叹这世态炎凉,人情薄如纸张!
鲍博转念又想:“唉!何必把人心看得如此丑恶呢?甄校长不提儿子的升学去向,或许也是在照顾我的面子吧!毕竟,在许多人看来,就读职校,似乎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他又何必去戳伤我那颗脆弱的玻璃心呢?在这个时候,低调其实也是一种保护。”
“上职校就一定不光彩吗?就读职校,难道就不配为人吗?我的儿子,有自己的独立的思考,能根据自己的性格气质和兴趣爱好,独立地规划自己的职业和人生方向,这是现如今许多躺平摆烂的孩子所不可比拟的啊?我为我有这样的儿子而感到骄傲!”想到这里,鲍博的眼泪禁不住夺眶而出,却又强忍着,没有哭出声来。
“博哥,你怎么了?是不是感觉身体有些不舒服?脚伤又重了?”空调里的冷风轻轻拂过鲍博的脸颊。在一旁路过的语文老师卓文雅远远看着鲍博,关切地问道。
“没事,只是有点心口痛,老毛病了!”鲍博轻描淡写地说道。
卓文雅轻轻地摇了摇头,眼神中闪过一丝担忧,她也没有再多过问,只是悄无声息地走了开来。
“不能责怪甄老师,他在我的心里,确是一个负责任的好老师啊!”鲍博的脑海中,浮现出那些辛酸往事的点点滴滴:初二那年结束,他的儿子鲍春来,所在的班级,由于教学成绩的综合排名靠后,作为“渣子班”,被学校领导强行解散。其他的学生,都是通过随机抽签,分配到新的班级,但鲍春来是个例外。他一直是班级里最棘手的问题学生,让老师们头疼不已。甄老师作为学校的德育副校长,教育教学能力突出,又是市级名师。他不仅没有避开这个难题,反而主动揽下了鲍春来这个“烫手山芋”。甄老师和鲍博有些私人交情,这次也算是卖了个人情。鲍博对此充满了感激之情,这也成了他一生中难以释怀的记忆。
鲍博清楚地记着:他主动找甄老师谈心,提及自己的儿子的学习情况,觉得儿子的自主学习能力欠缺,主动要求不上晚自习,给孩子“开绿灯”,他要结合儿子的实际学情,手把手地、细致入微地为他补习各门功课,为此,他买了八门初中课程的备用教材和教辅资料,包括学业水平考试未能顺利通过的生物学科。此外,他还为儿子量身定做了一套小学与初中衔接的数学居家学习指导读物,用自己的智慧,整合了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三的数学知识和典型例题,精简而又高效!他对儿子的这份苦心,真是天地可鉴!甄老师听了这些,连半个“不”字都没有说,还禁不住流下了感动的眼泪。他动情地说:“这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这才真不愧为一个称职的好父亲,好老师!”鲍博对此充满了感激之情,这同样是他一生中难以释怀的记忆。
鲍博清楚地记得:疫情期间上网课时,鲍春来总是心不在焉。他从不主动打开摄像头,总是在不自觉地偷偷玩起《王者荣耀》。鲍博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他并没有严厉责备儿子,而是主动找到甄老师,恳请他不要对孩子有太多责备,也不要布置过多硬性的作业,让孩子能够更加自由自在一些。同时,他还恳请甄老师允许他加入腾讯会议,作为“旁听生”,学习初中的各门功课。在晚自习的教学任务结束后,他便加班加点地为儿子补习功课。甄老师听了,动情地说:“其实,这样的‘纵容’,又何尝不是一种深沉的父爱呢?”鲍博对此充满感激,这仍然是他一生中难以释怀的记忆。
鲍博清楚地记着:去年的3月份,一个星期六,离中考还有100多天的时间,儿子鲍春来以治疗甲流为名,放弃了初中的学业,选择了中职学校,偷偷地交上每年20000多元的学费,就读他心爱的Vr影视动漫游戏设计专业。鲍博心中虽有不舍,但却果断地放手,表示尊重儿子的选择。甄老师第一时间对他表示祝贺,祝贺他真正找到了自己职业发展的人生方向,勇敢地做出了适合自己的选择!他还主动操心为孩子办理“保留学籍”和“中考报名交费”等手续,鲍博对此心存感激,这也是他一生中难以释怀的记忆。
唉!“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对于孩子,如今的鲍博,我又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不作为,也许就是最大的作为!“让花成花,让树成树”,“自由权力归众生”,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鲍博禁不住暗自发笑:甄富泽校长,不也像是一个有着生命体征的Ai吗?关于鲍春来初中学业的那组对话,早已结束。如今,他与这个Ai,开启了新一轮的交流对话。那些带着岁月伤痕的尘封记忆,也早已被人忘得一干二净。其实,一切都是在“自我加戏”,茫茫人海,每一个有生命的个体存在,不都是他人眼中的匆匆过客吗?又何必有着太多的在意呢?
“鲍博,走神了!你是不是走错方向了?出口在南边,往那走!”刘大江老师从鲍博身边掠过,看了看眼神发呆的鲍博,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温和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