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热岛絮语 热岛絮语25
虚拟宋城里面,汴水如练,虹桥卧波,商铺鳞次栉比,行人摩肩擦踵,一派穿越至北宋东京汴梁的盛世繁华景象。
“东坡六君子”带着寇小妮,来到这虚拟宋城的城门楼下,服务人员赵旭和赵姞两位女士迎上前来。这二人面皮白净,秀发飘逸,化着淡妆,身材苗条。上身穿着淡紫色的工作制服,搭配着一件洁白的衬衫,系着红蓝相间的领带,下身搭配一件深蓝色的西裤,脚踏一双铮亮的皮鞋。分别向游客们作出了45度的鞠躬,脸上挂着和谐而又温暖的笑容。
赵旭面带微笑,热心地对体验设备进行了解读说明:“欢迎来到‘宋城寻谬-东坡版’沉浸式体验互动项目,这组游客朋友,你们可以自主选择时间焦距,长焦距为960-1279,也就是整个宋代;中焦距为960-1127,也就是整个北宋时代,而短焦距则为1037-1101,也就是苏轼在世的那段时期。其中,‘长焦距’难度最小,‘短焦距’难度最大。游客们需要在虚拟系统中找出与对应的时空不一致的道具或场景,系统就会为您带来精彩刺激的独特体验!”
“那我们就玩个‘短焦距’的,挑战一下!难度越大,也就越够惊险刺激!”胡磊的嘴角,轻轻地勾起了一抹略带挑战味道的笑意。
“嗯,这很好!”苏国自信地点头说道。其他几位学生也都点头附和,表示没有异议。
“你们在‘中秋望月’关卡是不是获得了1000张虚拟交子的奖励,在这里刷一下卡,作为体验馆的虚拟美食体验消费券,一卡在手,就可以吃遍全城!”赵姞微微笑着,做出一个右手掌心向上的优雅动作,指着体验馆的陷形电子门,轻声说道。
“这是我的同学寇小妮。他在‘中秋望月’关卡的‘试表达’中分数偏低,没有获得虚拟交子奖励,只得了10000枚铁钱,才值1元人民币。我们可以请她吗?”张志怡眉头微皱,语气急切地问道。
“没有虚拟交子也可以,每个荣获1000张虚拟交子的游客,可以附带10名游客免付交子参观体验,可以‘请吃’嘛!我们这里‘认钱不认人’!”赵姞大大方方地客气说道。
“东坡六君子”携带寇小妮,刷卡进入了虚拟宋城系统,立即化身为宋代平民百姓中的一员,来到这入口处的“未来人客栈”。这里是一个宋式风格的客栈,青砖地上搁着粗木方桌,陶碗里的浊酒映出众人变形的倒影。柜台后挂着“不问过往”的草书匾,而墙角阴影里,却蜷着一个紧盯他们腰包的店小二,名叫钱进。
“小二!”胡磊拍着桌子高呼道,“按苏学士《老饕赋》的吃法,先来一碟春盘蓼芽,再切二两黄州猪肉,酒要罗浮春!“
“好来,客官!”那店小二钱进点头哈腰,露出一脸堆笑,狗颠似得跑前跑后献殷勤,忙得真是不亦乐乎。
七人将刚在在“中秋望月”关卡挣得的每人1000元虚拟交子挥霍一空,大吃二喝,“虚拟品尝”了一顿“仿真盛宴”,七人统共花费交子达6000元之巨。原来,这“虚拟品尝”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模拟人的嗅觉、味觉,并产生一定的饱腹感,感觉像是品尝了一顿饕餮大餐,却是一口菜肴也没有吃到嘴里。
“吃饱喝足”之后,学生们的脸上绽放出开心的笑容。那老板娘赵老太一脸春风得意,倾情推荐说道:“客官,离开这宋城的虚拟空间之后,门口还有个‘点餐台’,点出你心中属意的菜肴,还可以‘真吃’哟!现金支付,五折优惠!”
那“小天真”张志怡同学一听这话,简直是乐开了花,心想:“哈哈,每人白送了1000张虚拟交子,虚拟品尝东坡美食,尽饱口腹!我点100元的大餐去‘真吃’,还能省下50元。轻轻松松,每人能赚得150元,简直是太棒了!”
看到张志怡这副夸张的笑脸,寇小妮忍不住低头窃喜,心里在想:“可真是个‘傻白甜’,人家哄你花了50块钱,居然还觉得占了便宜!你这数学,难不成是那体育老师教的吧!体育老师也不能这么个算账法!”其他三人则不自觉地摩挲着陶碗的边缘,冷眼旁观,默不作声。
七人正要起身离开客栈,打外面来了一个五大三粗的秃头汉子,手里拿着一副禅杖。那汉子用力一拍柜台的桌案,高声喊道:“老板娘,打一壶酒!来盘东坡焖肉!上好的端上来!”
“哈哈,鲁大官人,您可是常客了,感谢照顾生意,收您纹银一两!”赵老太婆一脸堆笑地迎上前来。
胡磊听到这里,感觉颇有些不对劲,他倒背着手,眉头紧皱,迎上前来,轻声笑道:“老板娘,这不对吧!白银作为普遍流通的货币,这是到了明朝才有的事儿吧?”
赵老太婆轻声笑道:“客官你少见多怪了!当年先皇与大辽国、大夏国连年打仗,后来吃了败仗,送的‘岁币’、‘岁赐’,这里头不就有银子吗?”
“可这日常的小额交易,应该用铜钱支付吧!在四川地区,还用铁钱和交子呢!”胡磊轻轻哼了一声,露出一脸不屑。
“未来人!未来人!抓起他来!押到那‘未来人东坡文化考试大殿’去!”一群凶神恶煞般的衙役,从客栈外面冲了进来,马上给胡磊披枷带锁,捕捉了去。那胡磊却是一脸轻松的笑意,冲着几位兄弟姐妹,轻轻地挥了挥手,脸上毫无惧色,像是获得了特殊的勋章,简直就有没把那几个衙役放在眼里。
张志怡露出一脸困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赵老太婆笑道:“客官您这就不懂了,这就是我们宋城的江湖规矩嘛!你挑错,我抓你去考试,考高分,然后优待,放行!”
张志怡一脸疑惑地探过头来,轻声问道:“那又怎么个挑错法呢?”
赵老太婆接着说道:“苏东坡在世时的道具和场景,没有谬误。若一些道具和场景,出现在他的生前或身后,那你就要指出来!我们这个宋城里面,有两种人,一种是‘北宋人’,一种是‘未来人’。‘未来人’只有在这宋城之中找出谬误,被那‘北宋人’抓捕,然后去‘未来人东坡文化考试大殿’参加考试,才能离开这个虚拟时空!‘被抓’其实是一件好事,所有来这里体验的学生身份的‘未来人’,都抢着‘被抓’呢!刚才那个鲁大官人,其实就是个‘托’,你们可以留意一下,凡有这类‘北宋人’主动靠前跟你搭讪,这‘被抓’的好运气,也就要找上门来了!当然,你也可以主动挑错!”
“哈哈!”苏国放任地笑着,三步两摇的在客栈踱着步子乱逛,“我道是要看看你这客栈里有没有‘违禁物品’!”只见他猛地掀起一口大锅的锅盖,从里面捞起一根玉米。
“包麦!包麦!刚出锅的热包麦!”苏国禁不住欢呼雀跃,“谬误!玉米原产于美洲,明中期以后,它才传入我国的嘛!来!抓我吧!”说完,苏国两手摊开,随即露出一脸轻松惬意,一副时刻准备束手就擒的样子。
“未来人!未来人!抓起他来!押到那‘未来人东坡文化考试大殿’去!”衙役们再次从客栈门外冲了进来,嘴里还是那句陈旧的台词,脸上依然露出那副凶神恶煞般的样子,那给“未来人”披枷带锁的标准动作,显得又是那样的机械和生硬。
“东坡六君子”和寇小妮一行七人,已有两人因“寻谬”被“北宋人”抓走,剩余的五人离开“未来人客栈”,沿着那繁华的汴京大街继续前行,前面则是一处瓦舍,热闹异常。
瓦舍内人声鼎沸,尘土混着汗味在空中飞扬。中央的空地上,一个赤膊汉子正仰头吞下一柄寒光闪闪的铁剑,围观人群爆发出震天的喝彩与倒抽冷气声。旁边勾栏里,几个顶竿艺人叠起三层罗汉,最顶上的红衣小儿灵活地翻着跟头,引来了阵阵铜钱如同那雨点般掷入场中。空气中弥漫着烤肉的焦香、脂粉的甜腻和看客们兴奋的呼喊声。
正中的戏台之上,两位艺人正在合说着一段相声。那黎族的学生符正,忍不住侧耳倾听,心中一阵惊喜:呵,这不就是由苏主任的儿子苏国创作脚本,我跟那东坡云栖艺术总监胡来赛的儿子胡磊合说的那段相声《歪批苏东坡》吗?想不到在这里也派上用场了!
耳畔再次响起那熟悉的相声段子:
“苏东坡,是我们热岛本地的黎族土著居民!”
“得了吧!你这可真是,狗带嚼子——”
“怎么讲?”
“胡勒啊!”
“你怎么骂人呢?”
“骂你是轻的!你这不是误人子弟吗?苏东坡,北宋的大文豪,这个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西蜀州,这是人家的出生地!他还黎族人呢,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你这是谬误,我这是正根!我这里以苏东坡的诗句为证:‘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州’!儋耳是古地名,放到现在,不就在我们这地盘吗?寄生西蜀州,意思就是:他在西蜀州租了个房子,这不过是他的一个临时居住地而已。苏东坡还有一句诗说得好‘鴃舌倘可学,化为黎母民’!这句话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说:苏东坡自小接受是黎语教育,是地地道道的黎族土著居民!”
符正猛地一拍脑瓜,惊呼道:“嘿!谬误有了!相声这门艺术源于华北,流行于京津冀,普及于全国及海内外。现代意义上的相声,始于清朝的咸丰、同治年间,盛于当代。苏东坡所处的那个时代,怎么会有人说这样的相声呢?”
“未来人!未来人!抓起他来!押到那‘未来人东坡文化考试大殿’去!”
符正刚刚惊呼完毕,那官府的衙役们再一次如期而至。台词依旧,凶恶的表情依旧,披枷带锁的动作依旧,却也了无新意。那符正表现的却是相当沉稳干练,亦不激动地欢呼雀跃,亦不惧怕地尖声怪叫。
张志怡扑哧一笑,低头朝向她的男友索茂悦,轻声耳语说道:“瞧见没有?这苏公子创作,艺术总监的儿子和黎族学生演员表演的相声段子,都被这人工智能技术给发扬广大了!我们东坡实验中学,可真是人才济济啊!”索茂悦在一旁点了点头,微笑不语。
剩余的四人继续前行,行至一片整齐划一、高墙环绕的“里坊区”。忽见一个挑着担子卖“冰雪甘草汤”的小贩,在一户朱门大宅前面吆喝叫卖,那小贩的额头上,若隐若现地闪烁着他的名字,他叫“冰唐雪李”。
那冰唐雪李刚刚吆喝了两声,便被两个凶神恶煞般的“坊正”驱赶:“去去去!坊内不得设摊,扰人清净!速去东西市集!”
那冰唐雪李一脸无奈,只得悻悻离开。
索茂悦抿嘴笑道:“自西周至唐代,城市建置的格局,商业区和住宅区分设,有着严格的限制,分别被称为‘市’和‘坊’,在唐代,特设东市和西市,作为商品交易的固定场所,这也被称为坊市制。而到了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坊市的界限也被打破。这个场景,也是谬误!”
“未来人,未来人,抓起他来……”索茂悦的话音刚落,那官府的衙役如约而至,虚张声势,披枷带锁,依旧是那番老俗套子,毫无变通,也真是枯燥乏味!
索茂悦被那官府的衙役们拉扯着离开,右手朝着张志怡轻轻地挥动,微笑说道:“小张,等你哟!”张志怡轻轻地搓了搓手,莞尔一笑。
虚拟宋城之内,那东京汴梁最繁华的地段——州桥夜市,华灯初上,游人如织,小商小贩们的叫起声此伏彼起。张志怡、焦艳、寇小妮一行三人,正兴致勃勃地体验着北宋都城的夜市风情,品尝着旋煎羊白肠、香糖果子等美食。
突然,一阵急促、刺耳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打破了夜市的祥和!伴随着几声听不懂的、充满野性的呼哨和嘶吼。
“让开!快让开!”夜市里的人群,惊恐地尖叫着、推搡着。
只见七八名骑着高头大马、身着铠甲、发型奇特、手持弯刀或狼牙棒的彪形大汉,凶神恶煞般地冲进夜市,把那小商小贩的瓜果、器皿摊子撞翻了一地。马蹄踏碎了精致的灯笼,为首的一个金兵头子,额头上“完颜兀术”四个大字若隐若现,只见他顺手捞起一个首饰摊上的金钗,狞笑着插在头上。
“金贼!金贼来了!快跑啊!”人群中发出一阵撕心裂肺的惊恐呼喊。
张志怡的脑子转得飞快:“哈哈!还金贼呢!苏轼去世于1101年,金国是在1115年才建立的,1125年,金灭辽,而靖康之变则发生在1126年,而在1127年,金灭北宋!苏轼这时已去世了二十多年,真是谬误!”
“未来人,未来人,抓起她来……”虚拟宋城系统里的那番早已熟悉的剧情——“衙役冲出,披枷带锁”再次精准上演,那飞扬跋扈的金兵队伍也随之淡出,化为乌有。张志怡伸出右手,摆出了一个胜利的姿式,脸上挂满了成功的喜悦。
在这虚拟宋城之中,还有一些其他身份的游客,他们的游戏规则与学生有所不同。普通游客每指出一个谬误,就会被奖励1000张虚拟交子,用与宋城仿真美食的“虚拟品尝”,离开虚拟空间以后,也可以在出口外的“点餐台”,点出心中所属的菜肴,现金支付,五折优惠,进行“真吃”,这与学生的待遇是相同的。学者、教师的身份游客,并没有固定的游戏规定,需要听候官府的衙役随机安排。
离开“一簑烟雨”关卡以后,鲍博夫妇、王金波老师与苏东波和童欣睿两位主任进行了一段时间的闲聊。此后,鲍博与王金波二人,也来到这虚拟宋城游览。而鲍博的妻子夏小薇感到有些疲倦,独自来到体验馆四楼的数字与实体图书馆读书,并在此等候鲍博。
跟那“东坡六君子”一样,鲍博同样选择了“东坡版短焦距模式”,时间范围限定在1037-1101年。他整体上看了看这虚拟宋城的布局,嘴角勾起一抹笑意,轻声对身旁的王金波老师说道:“金波,你看这宋城的整体布局,总体上,是依据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设计的,主要反映的是12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用这个来判断11世纪苏轼所处时代的场景和道具的合理性,似乎不是十分严谨吧?”
“我看这个设计,主要就是针对中学生的,就是为了考查他们的历史基础知识。一些明显的场景和道具错误,学生指出来,就会被抓!而这些也都是课本上应知应会的一些东西。至于一些具体的历史细节,我觉得,这东坡云栖的技术人员未必都能弄得明白,一些问题连学术界都可能存在争议,尚无定论,何况你我?”王金波老师轻轻的摇了摇头,语气平淡地说。
鲍博与王金波二人边走边谈,在那街市旁的一片空地上,有一群五六岁的小孩子,手牵着手,围成一个圆圈圈,用那稚嫩的声音唱着一曲童谣:“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纵横三十六,播乱在山东。”
王金波见到此情此景,朗声笑道:“《水浒传》里的台词,都用上了!哈哈,谬误来了!”
鲍博在一旁补充说道:“反映的道是北宋王朝的事儿,不过,这时间错了,宋江起义是在1119年,方腊起义则在1120年,这都是苏轼身后的事了!”
王金波接着说道:“宋江起义是在山东,这是在东京汴梁,地点也不对!不过,游戏规则却只是限定了时间,没有限定空间!嘿,反正比较乱!”
这时,四位官府的衙役毕恭毕敬地靠了上来:“两位客官,你们是老师吧?”
“是啊!”鲍博和王金波不约而同地齐声答道。
“怎么了?有何贵干?”鲍博抬头看了看那衙役,轻声问道。
“因‘寻谬’触发抓捕机制的学生太多了,都在那‘未来人东坡文化考试大殿’挤油油呢,现邀请你们二位前去监考。”那衙役恭恭敬敬地回话说道。
鲍博和王金波二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感觉这场景未免有些滑稽,二人点头微笑,于是跟随着四位衙役前去考场监考。
鲍博、王金波两位老师随着四位官府衙役,一边走,一边闲聊。原来,宋城中的“北宋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额头上亮着他们各自的名字,比如,这四位衙役,分别叫赵升、仲本、仇学、应仕,那宋体的金黄色鎏金大名,在他们的额头上若隐若现。没有这一特征的,注定是“未来人”,一眼即可认出。
“我们这宋城的大老板,也是个仔细人,他尊师重教,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对待专家、学者、教师、文人的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全都虚心接受,认真采纳,使我们这个虚拟宋城系统不断升级完善,造福一方百姓,助力学生的成长和升学大业!下个月,我们还将推出‘宋城寻谬’的学者版和教师版,这会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全新体验!”那赵升在一旁夸夸其谈地说道。
“被抓的都是精英,是对北宋历史和苏东坡文化有着特殊兴趣的学生。岛上的重点高中,也都争抢着要这些人才!”仲本轻轻晃了晃脑袋,在一旁附和说道。
“这还有效地解决了选课走班模式下高中副科尤其是历史学科优质生源数量少的问题,这也是因材施教嘛!”仇学揉了揉脖子,点头说道。
“你们作为‘北宋人’,在此议论现代教育,这难道不算谬误?”那王金波忍俊不禁笑出声来,语气中带着一丝挑衅。
“系统使用现代白话文,是为了适应中学生的实际学情,也是为了迎合大众口味嘛!说话文诌诌地,谁能听懂?‘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古为今用’嘛,讨论现代教育还不正常嘛!包括我们额头上闪烁的角色名字,虽然是高新科技,可这都不能算作谬误!”那应仕两手一摊,显出一脸轻松随意的样子。
“可要是学生们在你们这虚拟宋城之中,找不到谬误,那可怎么办?难不成这一辈子都要呆在这里面了?”鲍博眉头紧皱,侧过身来,露出一脸疑虑。
“能抓走参加考试的,都是些好孩子!那些不中用的,在宋城的出口处,有两个城门官,也是我的朋友,赵环和靖康,两个帅哥,随便问他们十个关于苏东坡的文化常识填空题,答对六个,即可放行!”应仕轻轻地哼了一声,一脸不屑地说道。
“真遇到那种‘癞狗扶不上墙’的,连这种问题都难以过关的,还有紧急中止游戏的操作呢!这个暂时还不能说,‘天机不可泄露’嘛!”那仇学潇洒地甩了一下他那帅气的烫卷时髦发型,一脸神秘地说道。
却说那东坡实验中学的焦艳和寇小妮两号学生,因为历史学习欠了些火候,逛了大半个宋城,硬是没有找到半点“谬误”。那焦艳急得团团转,而寇小妮却是一脸深沉,不急不躁,沉稳干练,静待时机。二人携手正往前走,刚好与这衙役仇学撞了个满怀。
“哟!”那焦艳忍不住捂嘴轻笑,“这位官差,您这发型,真得是好酷哟!苏轼那个年代,有您这么酷毙的发型么?”
“这……”那仇学不觉一脸羞愧,眉头轻皱,伸出右手,颇有点不自然地挠了挠头皮。
“你真帅!小哥哥,改天我们姐妹请你吃东坡肘子!”那焦艳抬头看了看这帅气的仇学,一脸敬意地奉承说道。
“好的!照顾你一下吧!这个也算!赵升、仲本,你们两个押她去吧,也犯不着‘披枷带锁’了,看这个小姑娘,也真是可怜见地!”那仇学露出一脸严肃,却忍不住动了恻隐之心,略略有些怜香惜玉。
“他妈的!”寇小妮见到此情此景,忍不住有些窝火,低低地骂了一句。她弯下腰来,轻轻按动了鞋面上的“SOS”按扭。菅炎、邵兴两位工作人员,第一时间用遥控器打开了那宋城的一扇隐形的电子门,寇小妮便顺利地从系统里面逃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