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热岛絮语 热岛絮语29
在东坡云栖数字博物馆的四楼图书馆的全息读书导航系统前面,鲍博和夏小薇,分别化身为苏轼和王安石,进行着热闹的答题互动。图书管理员王兆芸,也就是东坡实验中学教育处主任苏东波的妻子,面带微笑,倒背着手走了过来。
“哈哈,您家这位先生,跟我那口子一样,也是这书迷,可真是‘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啊!”王兆芸轻轻地竖起大拇指,点头称赞道。
鲍博和夏小薇现出原身,从全息屏幕中走了出来。夏小薇右手掌心向上,作出一个优雅的介绍动作:“哦,这位是苏东波主任的夫人,东坡云栖的图书管理员——王兆芸女士。”
鲍博轻轻点了点头,面带微笑,轻声问候,三人彼此寒喧嘻笑一番。
“贵公子可真是个历史迷,听他刚才跟那Ai赵匡胤抬杠,那真叫一个精彩!”鲍博右手轻轻竖起拇指,点头称赞说道。
“他就这么点小聪明,他爹劝过他多次,别对历史这么用心,正儿八经地多学学数理化这些有用的知识,将来考个重点高中,大学上个名校!可他呢,就是不听,依然我行我素,也真够叫人闹心的!”王兆芸眉头紧皱,长长地叹了一声。
“学习历史很好嘛!‘学史使人明智’嘛!”鲍博轻轻咳了两声,微笑说道。
“他对于历史,学习兴趣道也浓厚。不过,就怕这大学毕业后,就业面窄,在社会上混不开啊!”王兆芸轻声叹道,“不过孩子就这赖样了,我们也没有法子!好在这东坡市教育局为了宏扬东坡文化,专门开通了东坡文化专项测试的升学通道,不过也要参加中考,数理化等学科可以分别降10分录取。只需过重点高中提档线,即可直升东坡实验高中的东坡文化特色班。而且,最为诱人的是,这所高中与热岛旅游大学历史系有合作关系,承诺三年之后的高考,只要过本科线,就可被热岛旅游大学历史系破格录取。想想咱这孩子,名牌大学肯定是没有指望了,上个这类学校,也算是一条出路吧!”王兆芸长长地舒了口气,发出一声无可奈何的叹息。
“我自幼也喜好历史,老师劝我,家长劝我,街坊邻居劝我,都不中用!后来,中考成绩不佳,托关系上了个高中,依旧是我行我素!后来考了个师范专科,再后来通过专升本考试上了个历史本科,现在北方省齐州市升城区的成才中学执教,这也非常好嘛!做自己喜欢的事,走适合自己的路,何乐而不为?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一方面,而人自身的发展则为更重要的,更应该受到尊重嘛!”鲍博的眼里闪烁的回忆的缕缕星光,点头叹息说道。
“他爹打小时候也是喜好文史,现在后老悔了!做了个教书匠,一辈子就呆在这学校里,做那孩子王,还非要干什么教育处主任,说是虽然苦点累点,可职称晋升能够加分,也算值得!每天累得跟头驴似的,起早贪黑,回到家里倒头就睡,这也是没谁了!有句话说得好啊:‘家有五斗粮,不做孩子王’,若有来世,可不能再当老师了!”王兆芸神色黯淡,言语之中带着些许疲惫。
“听说苏东波主任也是个大才子,被人称为‘学者型教师’,如今正在参与热岛初中语文学科骨干教师的评比,真是实名羡慕!”夏小薇轻轻地搓了搓双手,眼神中闪烁着一丝羡慕与钦佩。
“也没啥大用处!有道是‘著书皆为稻粮谋’嘛!”王兆芸嘴角勾起一抹甜美的笑意,带着一脸自豪说道,“俺家老苏也是个书痴,从二十多岁年轻时候到现在,家里藏了10000本书,简直是一个家庭图书馆!每天的闲暇时光,最大的乐趣的就是读书!业余时间,还在坡仙旧书网上开了个旧书摊,每读一本书,都要记详实的笔记和感悟。每读完一书本,就挂到网上去转卖,卖书换了钱,不买吃不买穿,再在网上购买新书,虽然赚不几个钱,有时候还亏本,却也是乐此不疲!”
“我家的鲍博先生,也有这个癖好!他的藏书可比不上人家苏主任,只有500本,也在坡仙旧书网上卖书,他开的是个高级的,你家先生开的书摊,我家先生开的却是书店,每年还要交100元技术管理费,有时候一年下来,卖不了几本书,连本钱都赚不回来!却也是乐此不疲,这也是一种境界嘛!”夏小薇微微笑着,轻声叹道。
“现在真正爱读书的人,着实少了,爱读纸质书的人更少!”鲍博轻声叹道,“我在网上卖的那些书,有大学教材,有学术著作,有我和孩子用过的中学教材教辅,也有一些通俗读物。这学术著作,一年下来,也就偶尔有几个专家学者或大学的学生买。教材教辅,我卖一块钱一本,道是有不少人抢着买。实用的书籍,卖出一些,而那些对联、谜语、儿歌游戏、散文集之类,多半被认为没有什么实际用途,基本上无人问津!网上卖二手书这事,当成一个乐趣挺不错的,要是指望营利,那就没啥意思了!”
“而且买书的也基本上不是什么读书之人,瞅着哪本书营利多,抢着买哪本书,我的标价比市场价低许多,他们就疯抢我的,那本书我还赚不少钱,这事就挺邪乎!人家不管图书的内容,关心的是图书的品相,有没有折页,有没有笔迹,有没有勾画!有的还要求塑封,我又不是专业的书商,这事我却办不到!买旧教材教辅的,多半是学生家长,为了辅导孩子功课,也都不是些真心读书的主!唉,‘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啊!”鲍博眉头紧皱,长长地叹息说道。
“我很是奇怪,苏主任自己,这么博览群书。可是学生们一旦对某些被视为无用的知识充满好奇心,他却第一时间当场阻止,这很令人费解!”夏小薇眉毛轻挑,露出一脸疑惑不解。
“可能是职业病吧!俺家老苏常说:作为老师,考什么就教什么;而作为学生,考什么就学什么!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王兆芸轻轻嘘了口气,淡淡地说。
“这就有些急功近利了!即便是从考试的角度来看,也越来越注重考查能力和素养!高强度的训练,机械式的刷题,无法替代真正的心灵阅读和生活体验!这也是教育之觞,教育之痛啊!”鲍博的脸上布满焦虑,禁不住扼腕叹息。
“我也常常地劝他,他却总是不听。我们家的这位苏学士,也真是一肚子不合时宜!”王兆芸缓缓地摇了摇头,轻声叹道。
“说我什么坏话呢?”王兆芸的后背,忽觉得被人轻轻一拍,她转头一看,原来是丈夫苏东波。苏东波轻声笑道:“听说鲍博老师也爱读书,也在这坡仙旧书网上卖书,咱们可真是志趣相投,真是难得啊!我们加个微信,交个朋友吧!”苏东波热情地掏出手机,鲍博也微笑着拿出手机,二人互加微信,成为亲密书友,这却也是一场奇缘。
图书馆里的人越来越多,实体书阅读区遭遇冷落,以学生为主,偶尔见到几个专家学者的身影。而对面的全息读书导航系统却是挤满了体验人群,他们说说笑笑,好不热闹。图书馆附设的教辅资料和家庭版沉浸式体验设备专卖区里,学生和家长们人头攒动,摩肩擦踵,挥汗如雨,真是一幅绝妙的世情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