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开局被抄家,我成了新太祖

第121章 盐运案

  都转运盐使司的新任都转运使张轩死了。

  他全家都被杀了,显然是一桩灭门惨案。

  浙江巡抚赵贞吉大怒。

  他才刚上任没两天,就在他的治下出现了这等恶劣的案件,显然是将他的面皮踩在地上狠狠摩擦。

  一想到这里,赵贞吉气急,他迅速调集浙江有名有姓的捕头参与案件的侦破。

  这其中就有淳安县捕头张宪。

  张宪本来不想掺和,可奈何他是被巡抚衙门钦点,避不得。

  硬着头皮来到张轩家,张宪装模作样的看起了现场。

  张宪不由得有些感慨,这位本家还真是清廉,家中连件像样的饰品都不见。

  不敢掺和其中,原因很简单,事关盐运,事情不可能简单。

  像他这样的小破船,只要水面上稍微掀起一点风浪,船毁人亡是必然的。

  老婆孩子热炕头,难道不香?

  “张捕头,可有什么发现?”

  张宪是浙江四大名捕之一,张宪的意见很具备参考。

  见周围众人的眼光都在自己身上,张宪象征性的蹲下身子。

  “伤口干净,下手利落,看这伤口的模样,不像是寻常兵器造成的。”

  张宪的话音才刚落下,一旁的另外三个名捕也连连点头。

  四人就伤口的样式展开了讨论。

  能当上四大名捕,四人又有几个是简单的。

  事关盐务,不是他们这种小虾米能够掺和的。

  四人都选择明哲保身。

  而一旁的其余捕快,在发觉被四人带偏之后,脸上虽然不悦,但奈何不是权威,他们也不好发声。

  终于,来自建德县的捕头刘阳看不下去了。

  他从一旁站起身来,走到张宪几人的旁边:“各位同僚,我想张大人一家不是死于仇杀。”

  四人前番的推断被刘阳打翻,但脸上并未露出惊讶之色。

  他们当然知道张轩不是死于仇杀,但目前要做的就是赶紧结案。

  然后随便找个替死鬼,将这件案子蒙混过关就好。

  “哦,那你有何高见?”张宪戏谑的看向刘阳。

  刘阳志得意满的走上前来。

  “诸位请看,昨夜虽然下过小雨,但是这院中的泥泞显然不是一个人带来的,是一群人。”

  “但这绝对不是仇杀,倒像是灭口。”

  “据在下所知,张大人刚来浙江,会与谁结上仇怨?”

  “现在我们的办案思路应该换到张大人近日接触的人和事上,而不是去找他过往的仇家有哪些。”

  刘阳自信的看着四大名捕,眼神中充满了轻蔑。

  四大名捕?笑话,从今天开始,浙江的名捕只有他刘阳一人。

  在刘阳的眼中,现在的四大名捕完全就是名不副实。

  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没看出,刘阳对这次的联合办案颇感失望。

  本来他还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前来,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结果。

  现在,他只要将张轩死亡背后的真相找出,他就能在赵贞吉面前一展才华。

  只要在赵大人心中留下印象,那他日后平步青云不是难事。

  四大名捕面面相觑,眼神之中流露出无奈。

  众人本想着随便找个替死鬼糊弄过去就行,没想到这蠢蛋居然上赶着送死。

  浙江盐务连三岁孩童都知道其中的水有多深,现在张轩刚死,刘阳就一头扎进去,众人还想要多活几年。

  “刘兄,依我之见,这就是一起简单的仇杀,只需要将张大人过往的仇家筛查一遍就好。”

  张宪还想着拉一把刘阳,毕竟淳安建德两县也算是近邻,两人抬头不见低头见,也不好将事情做绝。

  但刘阳直接甩下话头,却是反将张宪架在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要查仇家你们自己查去,我去向巡抚大人寻一道手令,自己去查也不是不可以。”

  四大名捕对视一眼之后,眼前这人简直无可救药。

  刘阳想死,那就让刘阳死去。

  “那正好,分工合作,从不同的方向去找寻真相。”

  “在场共有三十二位同僚,若是想法和刘兄相近者,不妨和刘兄一起。”

  其他三位名捕向张宪投以意味深长的笑意。

  张宪这是要坑死人不偿命的节奏,见到还真有几个人站到刘阳身边,几人脸上的笑意更甚。

  这些人想要找死,他们也不会拦着。

  “既然诸位已经分好,那我等就去找巡抚大人要文书,之后各自查案去,诸位看来如何。”

  张宪将脚上的泥泞搓了搓,今早他来得急,脚上的靴子都没来得及换。

  众人听见张宪的话音,同时抱拳:“合该如此。”

  这场命案是发生在淳安县,淳安县现任知县依旧是海瑞。

  此时的赵贞吉在淳安县衙,等着一干捕头前来汇报进度。

  一众浙江捕头已经来到了淳安县衙。

  赵贞吉此人与其说他好的是名声,不如说他好的是权。

  当初裕王还在时,他就是铁杆的裕王党、清流党。

  那是因为立嫡立长立贤,裕王基本上就是太子。

  但裕王已经死了,他好不容易搭上的船就这样沉了。

  他在做的就是搭上景王这条线,或者说他已经搭上了景王这条线。

  可现在浙江都转运使死了,浙江盐务上他一窍不通。

  而浙江在先前又是严党的地盘,哪怕是用屁股想都知道这其中有猫腻。

  张轩的死明显是和盐务有关。

  严党从始至终都是景王的拥趸,但仅仅只是严世蕃这一支是景王党。

  严嵩这个老狐狸比景王朱载圳想的更为狡猾。

  赵贞吉明知掀开浙江盐务的遮羞布可能会引起朝堂震动,但还是要将整个浙江盐务问题摆在明面上。

  他现在就是在作势,威逼远在京城的严嵩就范。

  没有严嵩的严党能叫严党吗?

  张轩这件事就是赵贞吉给景王的投名状。

  严嵩若是识时务,都转运使张轩的死就是仇杀。

  可若是严嵩还是不肯站队,那严家必然会被这场余波给掀翻。

  虽然这是赵贞吉自作主张,但景王必然会欣然同意。

  严世蕃虽然在景王帐下,可一个严世蕃和真正的严党相比,孰轻孰重,景王心中自然有一杆秤。

  赵贞吉需要做的就是稳坐钓鱼台。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