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匹夫一怒尚能血溅五步!
沈秀将怀里的沈凌放下,随后只见他怒吼一声:“杀了他!”
只见十数个黑衣人从房檐之上射出十数发弩箭。
每一箭都是在朝着黄蛮儿的要害射来。
黄蛮儿只是稍一撇嘴,在数个腾挪之间就将射来的羽箭避开。
在他的眼中这些羽箭不过是小孩过家家的把戏罢了。
他不紧不慢的说道:“沈秀,老爷让你随我回去。”
他猖狂的样子看的人心中直发狠。
沈秀的学生们在看见自己的同门师兄弟被残杀,脸上露出愤怒之色,一个个抄起手中的武器,不管不顾的朝着黄蛮儿冲杀而来。
“结网!”在沈秀的一声令下,一张丝织的大网被撒出,上面结满了倒刺。
大网正是沈秀为黄蛮儿这等高手所准备的。
沈秀知道平常羽箭对黄蛮儿不起作用,前番一轮激射,只是为了将黄蛮儿的位置给逼退。
此时黄蛮儿的身后只是墙壁,退无可退。
看见扑面而来的巨网,黄蛮儿才刚想腾挪躲闪,便被羽箭再次逼退位置。
嗡!
巨网套住黄蛮儿的身体,他挣扎的厉害,上面的倒刺割肉越疼。
哪怕是强如黄蛮儿,也被疼得冷汗直冒。
他奋力的撕扯着面前的巨网,发现无济于事。
而一旁的学生们则是将巨网缓缓收紧。
黄蛮儿虽有千斤巨力,但此时如同一只待宰的羔羊。
沈秀提刀上前,眼神之中的杀意已经凝如实质,他要手刃黄蛮儿。
“沈秀,小贼安敢杀我?”黄蛮儿怒吼道。
此时他还在不断地挣扎。
在他看来,沈秀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作秀罢了。
他是郑铋昌的后院总管,沈秀若是杀了他,沈秀必然吃不了兜着走。
刀口越来越近,黄蛮儿脸上的不屑之色更甚以往。
他认为沈秀不过是在作秀给旁人看罢了。
文人都喜欢标榜自己的热血。
所谓的匹夫一怒血溅五步那是话本里的剧情。
强如他自己,郑铋昌说沈秀杀不得,他也要跪着接沈秀的耳光。
热血在权力面前就是一个笑话。
“我要你死!”只见沈秀将手中的长刀向下狠狠一劈。
“先生!”
听见这一声先生,沈秀愣了一下,手中的长刀劈歪了位置,只在黄蛮儿的手臂之上留下一个豁口。
鲜血流下,黄蛮儿的眼神之中第一次流露出惊恐之色。
沈秀真的敢杀他?
沈秀循声望去,看见沈凌摇摇晃晃的向他走来。
揉了揉眼睛,沈秀以为是自己看错了。
沈凌的脉搏不是已经停了?
将沈秀手中的长刀放下,沈凌笑道:“先生,我没事的。”
常年在市井摸爬滚打的沈凌再一次感受到了人情的温暖。
看着先生为自己怒发冲冠,沈凌的眼角不自觉湿润起来。
但他知道,现在不是感动的时候。
先生若是将面前的巨汉打死,会招来大麻烦的。
整个沈家都会因此落入万劫不复之地。
不能因为他而牵连大家。
虽然沈凌年纪还小,但是已经懂事了。
他不断的拍打着自己的胸脯,示意沈秀刚才那一脚并没有对他造成损伤,只是将他给踢昏过去罢了。
沈秀将沈凌转了个圈,随后又将手搭在他的手腕之上,感受到强劲的脉搏之后,沈秀才松了一口气。
一个多月的相处,他和面前的这些孩子虽是师徒,但却情同父子。
沈凌缓慢蹲下,将黄蛮儿身上的巨网拿开,以德报怨道:“壮士好脚力,好功夫。”
黄蛮儿看向沈凌的眼神带着一丝感激。
他差点杀了沈凌,但沈凌救了他一命。
他算是看出来了,沈秀就是一个疯子,在刚才完全没有顾忌郑铋昌,就为了一个看门的孩童就敢搏杀他?
所以他赶忙就坡下驴,冲着面前的沈凌一拱手:“是在下鲁莽,多谢小公子搭救之恩。”
同时,黄蛮儿脸上也流露出后怕之色。
死亡能刺破一切虚妄的伪装,这是他第一次这般接近死亡。
他以往的骨气建立在知道对方不敢杀他的基础上,是建立在郑铋昌的权势之上。
沈秀已经和黄蛮儿撕破脸,自然不会给他好脸色,只是碍于现在没有借口,若是将黄蛮儿斩杀,他在郑铋昌面前也站不住脚。
郑铋昌虽然想将自家女儿嫁给沈秀,但是这也不是沈秀猖狂的资本。
打铁还需自身硬,黄蛮儿杀不得。
沈秀一甩衣袖,冷声道:“我明日会准时参加华灯日诗会,黄总管请自便吧,我这里庙小,容不下你这尊大佛。”
黄蛮儿也不愿再触沈秀的霉头,他也不愿意和面前的疯子较劲。
“老爷说了,明日见不到沈公子,后果沈公子自己担着。”说完他转身就走。
沈秀将沈凌拉到身前,再次细细观察起来,见沈凌真的没有大碍,他轻敲了一下沈凌的脑门道:“下次他要进来,你就让他进来便是,犯不着为了这种莽夫搭上自己的性命,先生我啊,有的是办法收拾他们。”
听完沈秀的话,沈凌立马反驳道:“先生说了不能进就是不能进,这次是我没有准备好,但是下回他还要闯进来,我一定让他横着出去。”
“瘦猴,瘦猴,是让你滑头一点,你可倒好,一点不懂得变通。”沈秀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意。
周围的学生见沈凌无碍,脸上的沉重之色缓缓消散,开始讨论起镜子的事。
华灯日,华灯初上,炫彩夺目。
整个杭州城内都被这股热闹的氛围所感染。
而金玉满堂楼所谓的华灯日实际上就是八月十五的中秋佳节,只是金玉满堂楼巧妙的将佳节的氛围利用,冠上华灯日的名头来壮大自家声势罢了。
白日里,大家都像以往的中秋佳节一般观潮与泛舟,初酿的桂花酒虽然还不是很浑厚,但此时恰巧应景。
就连码头上的脚夫苦力,也难得割二两肉回家团聚。
到了晚上,各大佛寺点燃塔灯,百姓登高赏灯,祈求平安。
江南水乡有放河灯的习俗,故而此时的河面上不再是孤寂的月光,星星点点之间是对家人的美好祝愿。
当然,最精彩的当属举办华灯日的金玉满堂楼了。
此时的金玉满堂楼已经人满为患,大家希望一睹江南学子的风采。
这一届的江南文道魁首究竟花落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