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公馆宴席
“小兄弟,这菜还合口味吧?”
餐桌上琳琅满目的菜肴冒着腾腾热气,精致的瓷盘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杜青三端起酒杯,脸上堆满了热络的笑意,眼神却不着痕迹地扫过唐高义平静的面庞。
自从结识唐高义后,他可是邀请了好几次,可哪一次不是石沉大海?
不曾想今日唐高义竟一反常态,主动登门拜访。
这突如其来的转变,让杜青三心头一阵狂喜,如同捡到宝一般。
但喜悦之余,一丝凉意却悄然爬上脊背,他实在没料到,唐高义对那赈灾之事竟看得如此之重。
杜青三暗自庆幸,幸亏自己这次在赈灾款上没敢耍什么花招,否则今日登门的唐高义,恐怕就不是送来字画那么简单,而是直接来取他的项上人头了。
按理说面对唐高义这般深不可测的危险人物,寻常人早就避之唯恐不及了,可他是谁?
杜青三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若是连这点风险都承担不起,他又怎能在这龙蛇混杂的上海闯出如今这番名堂?
危险?杜青三在心中冷笑一声,他结交的朋友又有哪个是省油的灯?
他深知这刀尖上舔血的危险背后,往往也捆绑着令人难以抗拒的巨大利益。
“挺好,有劳杜先生款待了。”
唐高义的声音平静无波,他的视线缓缓扫过杜青三周围那一众衣着光鲜的家人,心底泛起一丝几不可闻的无奈。
他本无意赴这杜公馆的宴席,奈何杜青三太过热情,最终他只能点头应允,决定在上海多盘桓一晚再启程。
“合口味就好,小兄弟,你看我这几个不成器的孩子怎么样?”
杜青三搓了搓手,脸上的笑意更浓,眼神中却闪烁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精明。
他话锋一转,语气带着几分试探,目光投向自己那几个正襟危坐的子女。
他看似随意地问起唐高义,实则心中早有盘算。
今日设宴,除了款待,更深层的目的便是想借此机会,拉近与唐高义的关系。
毕竟在这风云变幻的世道,多个朋友便多条出路,倘若有朝一日真碰上什么棘手的麻烦,怕是还真得仰仗唐高义这般的人物出手相助。
尽管杜青三对自己手腕颇有自信,自认不至于会落到那般求告无门的境地。
然而世事变幻莫测,谁又能预料明日祸福?多一层保障,总好过束手无策。
“不错。”
唐高义的目光在那些垂首静默吃饭的年轻人身上停留了片刻,淡淡地点了点头。
他只是随意地扫了一眼,便看出那些年轻人虽然身处杜公馆这样的环境,眉宇间却无半分江湖子弟的戾气或油滑。
唐高义心中了然,这杜青三倒也算有几分远见,深知青帮这条道终究是旁门左道,上不得台面,因此并未让自己的子嗣沾染其中的腌臜事。
“那他们之中,可有那种潜力?”
杜青三的声音压低了几分,眼中迸发出难以掩饰的期待与渴望,他小心翼翼地措辞,生怕唐突了对方。
如今这世道,烽烟四起,人心惶惶,唯独那个神秘的圈子,仿佛独立于尘世之外,任凭外界风云变幻,也难以波及其中的奇人异士分毫。
“没有。”
唐高义几乎没有任何犹豫,轻轻摇了摇头,声音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
异人的数量本就凤毛麟角,可谓万里无一,若是自身无法感知到‘炁’的存在,即便穷尽一生苦修,也终究是凡夫俗子。
不过随着八奇技出现,这种情况有可能发现改变,可惜现在却绝无这样的机会。
“唉,那还真是可惜了。”
杜青三脸上的期待如同被戳破的泡沫般瞬间消散,化为一声幽幽的叹息。
他重重地叹了口气,先前那股子热切劲儿荡然无存,默默地重新拾起筷子,夹了一口面前的菜肴,却有些食不知味。
对于唐高义的回答,他其实也早有心理准备,毕竟异人何其稀少,他杜家没有这份机缘,倒也算不得什么意外之事。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杜先生,依我看你对子女的这番安排已是极好,将来他们的成就,定然在你我这些人之上。”
唐高义放下手中的杯箸,声音依旧平淡,却多了一丝劝慰的意味。
他看得出,杜青三在教育子女方面确实有其独到之处,远非寻常富家翁可比,这些年轻人若能持正道而行,将来必是国之栋梁。
只要这些孩子莫要学了他们这些游走在光明与黑暗边缘的江湖人便好。
毕竟无论是他还是杜青三,都算不得什么值得效仿的榜样。
“哈哈,承小兄弟吉言,那就好,那就好!”
杜青三闻言,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爽朗地大笑起来,仿佛刚才的失落从未存在过。
他话锋一转,眼神再次变得深邃起来,状似随意地提起:“对了,小兄弟,你托我处置的那几幅字画,恐怕还得等些时日才能寻到合适的买家。”
“你若手头紧,缺大洋周转,尽管从我这里先支取一些应急,无需客气。”
杜青三的目光如同探照灯一般,紧紧锁住唐高义,嘴角噙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他心中明镜似的,那几幅字画的来路,他早已打探得一清二楚。
唐高义偏偏挑在这个节骨眼上将这些东西拿出来拍卖,要说其中没有猫腻,他是万万不会信的。
根据他暗中得到的情报,东瀛方面为了彻底将东北攥在手心,正紧锣密鼓地筹备着,要扶持“那一位”黄袍加身,名正言顺地坐上伪满洲国的龙椅。
如此一来,那些散落在各地的满清遗老遗少们,自然也到了必须做出抉择的时刻。
倘若此时此刻,能有人挺身而出,公然对这桩事表达抵制,无疑将是对“那一位”以及他背后东瀛势力的沉重一击。
同时也能向世人昭示,这所谓的伪满洲国,不过是个不得人心的傀儡罢了。
而唐高义此刻抛出这些旧日皇家的字画,其用意就着实耐人寻味了。
杜青三暗自揣摩,唐高义究竟是在赤裸裸地挑衅,还是在不动声色地威慑?
但不论如何,那位丢了传家宝的满清遗孤,这回脸面算是彻底丢尽了。
一个连祖宗基业都看护不住的货色,将来还有何颜面在人前抛头露面,妄谈什么复辟大业?
“不需要,我不着急用钱。”
唐高义微微摇头,语气淡然,如今的他确实已不似往日那般急需大洋开路。
曾几何时,为了潜入东瀛那些戒备森严的工厂据点,每一块大洋都是他刺探情报不可或缺的敲门砖。
然而时移世易,今非昔比,自从察觉到东瀛方面针对他做了很多准备后,他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再轻易尝试独自一人去冲击那些东瀛据点了。
眼下的局势已然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单打独斗显然已经行不通了。
唐高义心中清楚,若想继续对东瀛的那些据点动手,他必须要找一些帮手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