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隐秘约定
一周后,天津,一栋掩映在绿树间的别墅外,空气带着初秋的微凉。
“你好,我来拜访唐高义先生。”
郑三文站在雕花铁门前,对着面前穿着朴素围裙的女保姆,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姿态却放得极低。
他是天津站的机要秘书,身份并不低微,此刻却像个初次登门的晚辈。
站长的秘密命令让他心头盘旋着一个巨大的问号,这位唐高义究竟是何方神圣?
能在天津这藏龙卧虎之地悄无声息,还能让阅人无数的站长如此郑重其事,绝非等闲之辈。
郑三文自认是站长的心腹,见过的大人物不算少,但从未见过站长对谁这般讳莫如深,又带着隐隐的敬畏。
“你来的真巧,唐先生正好在家,我帮你去问问。”
女保姆打量了他一眼,眼神平静无波,并未因他可能的身份而有丝毫变化。
她似乎对访客的身份背景毫无兴趣,说完便转过身,轻车熟路地走回别墅,留下郑三文独自面对着紧闭的大门。
她在这里做保姆已经一年多了,日子过得舒心惬意,别墅里很清闲,几乎没人管束她。
最让她满意的是唐高义出手阔绰,总是一次性预付整年的工钱,让她毫无后顾之忧。
平日里她的工作不过是擦擦灰,扫扫地,连做饭都不常需要。
偶尔有点临时小事,也会有人来顶替,自由得不像个保姆。
“唐先生,外面有人想拜访你。”
女保姆走到别墅深处一间紧闭的房门外,抬手轻轻叩了三下。
她心里其实也藏着几分好奇,唐高义一年到头也难得回来几次,回来后更是深居简出,也不知整天在忙些什么神秘事务。
“带他进来。”
一个略显低沉的声音从门内传出,带着某种不容置疑的意味。
听到有人来拜访他后,唐高义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这句看似很平常的拜访,实则是他与笠春风约定的特定暗号。
自上次达成某种默契合作后,两人已有大半年未曾联系,笠春风此刻突然派人上门所为何事?
“您好,您就是唐高义先生吧?我是……”
郑三文跟着女保姆穿过略显空旷的客厅,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与旧书卷的气息。
他一眼就看到了坐在窗边光影里的唐高义,那人穿着一身简单的长衫,面容清瘦,眼神却锐利如鹰隼。
郑三文定了定神,正要按照惯例报上自己的身份和来意。
“不要说那些废话,我知道你是天津站的人,直接说吧,笠先生找我干什么?”
唐高义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截断一切客套的力量,目光直视着郑三文,他的直接让郑三文准备好的一套说辞瞬间卡在了喉咙里。
“……”
面对如此不按常理出牌的唐高义,郑三文一时竟有些语塞,只得从贴身的口袋里取出一份折叠整齐的密文,双手递了过去。
“还真是麻烦。”
唐高义接过密文,纸张的触感有些特殊,他低声自语,眉宇间的不耐烦清晰可见。
笠春风这过度的谨慎让他有些不解,这栋别墅里明明装了电话,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的事情,非要绕这么大个圈子。
是职业习惯深入骨髓,还是在刻意防备着什么人?连天津站的机要秘书都不知道具体内容,这保密级别未免太高了些。
唐高义起身走到书房一角,从一排看似普通的书籍中抽出一本不起眼的旧书。
他翻到特定页码,开始对照着密文上的数字逐一翻译了起来,他依稀记得笠春风提过这种临时的加密方式。
其实能不能顺利破译,唐高义并不在意,大不了他就直接打电话到南京去问笠春风,笠春风怕消息走漏,他却没什么顾忌。
纸上的数字渐渐显露出真实的含义,竟然是要刺杀一个暗中与东瀛勾结的军阀。
看到翻译出来的最终信息,唐高义拿着纸张的手指微微一顿,眼神复杂了几分。
笠春风的这个要求,显然触碰了唐门的门规,可若是不做……
唐高义很清楚,拒绝的代价可能是失去笠春风这条重要的情报线。
他在天津、上海所做的那些针对东瀛据点的事情,背后几乎都离不开笠春风提供的精准情报支持。
与虎谋皮果然从来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唐高义无声地叹了口气,将那张写着数字的纸,连同刚刚翻译出来的字条,一同凑到桌上的烛火边。
火苗舔舐着纸张,迅速将其化为灰烬,袅袅青烟无声消散。
他做完这一切,没有丝毫停留,转身便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别墅,仿佛从未回来过。
笠春风要他刺杀的目标,此刻正在北平的六国饭店。
这件事原本是由天津站与北平站联手负责,笠春风大概是觉得不够稳妥,或者有更深层的考量,才最终决定请他出手,确保万无一失。
得知这条关键情报是由北平站的人率先查获,唐高义心中了然。
笠春风手中的权柄与触角,显然又延伸了不少,可以预见,未来将会有更多潜藏在各地的、与东瀛相关的秘密据点被一一挖出。
这些信息对他而言至关重要,东瀛在我方各省份安插的棋子如同一张隐秘的大网,而他对此知之甚少。
尽管他也有自己的信息渠道,但相比之下还是远远不够,没有笠春风的情报支援,他无疑将举步维艰。
放眼望去,能与东瀛那些无孔不入的特务机关正面抗衡的,恐怕也只有笠春风手中的特务处了。
双方都在积蓄力量,各自经营着盘根错节的势力网,他们都不缺人手,更不缺支撑行动的资金。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暗流之下的较量只会愈演愈烈,双方的力量都将膨胀到更加可怕的地步。
这恰恰是唐高义感到最为棘手的地方,别看他捣毁了好几个东瀛布设的秘密据点,但这些战果实际起到的作用恐怕并不如想象中那般显著。
东瀛方面发展据点的速度快得令人咋舌,这里刚被拔除一个,他们转眼就能在别处重新建立一个,甚至更多。
他们的侵蚀与渗透,如同一场无声的瘟疫,根本不会因为他个人的这点破坏而停下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