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兴汉大业从益州开始

第120章 绵竹城破,巴郡定局

  夜幕低垂,绵竹城被浓重的黑暗悄然吞噬,城内弥漫着压抑与不安的气息。

  “这前两日尚有温热的米粥暖腹,今日竟连这点稀粥的慰藉也剥夺了!”

  负责看守城门的杨顺刚刚坐定,手中攥着那份干瘪无味的口粮,怒火瞬间在胸膛中熊熊燃烧。

  他想到自己那被遗弃在城外战场的儿子,心中更是五味杂陈,悲愤如同潮水般汹涌。

  “老军侯,我们在前线浴血拼杀都吃不上口肉,你们却如同看客般悠闲自在,能有口粗粮果腹,已是主公对你等的莫大恩赐!”

  放饭的士卒嘴角勾起一抹讥讽,语气中满是不屑与冷漠。

  这番话如同锋利的刀刃,直刺杨顺手下士卒的心窝,他们怒目圆睁,却碍于不在理,只能将怒火深埋心底,不敢有丝毫发泄。

  正当杨顺心中烦闷,举棋不定之时,城下突然传来一道熟悉而焦急的呼喊:“爹,快开门啊!我是您的儿子!”

  杨顺心中一震,他万万没想到,敌人竟会如此阴险狡诈,称他为父亲来动摇他的忠诚。

  然而,那声音却又是如此真切,仿佛穿越了重重黑暗,直击他的心灵。

  “爹,真的是我,杨卫啊!我已经在主公面前为父亲美言保举,只要你打开城门,率兵投降,这破城的首功,非你莫属!”

  城下的身影在火光中摇曳,正是杨顺的儿子杨卫,他站在队伍的最前沿,眼中闪烁着期待与急切。

  杨卫之所以敢如此冒险,正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父亲肩负看守绵竹县城门的重任,此番前来,他信心满满,认为定能说服父亲。

  “弟兄们,是时候展现我们的忠诚与勇气了!”随着杨卫的一声令下,城门外顿时杀声震天,冲撞城门之声如雷霆般轰鸣。

  “我儿竟然真的投敌了?”杨顺望着城下那熟悉而又陌生的身影,心中五味杂陈,震惊与失望如同冰冷的潮水般将他淹没。

  东汉末年,诸侯割据,战乱纷飞。

  此时的征兵制度,乃是严苛的世兵制。

  为了防止士卒逃跑,朝廷将他们的家属集中管理,形成了如同牢笼般的军庐。

  往往一个宗族、家族的青壮年男子,都会被无情地卷入这场战争的漩涡,编入军队,生死未卜。

  这也就是为何在东汉末年,许多将领都带有自己的曲部。

  那些曲部,便是他们的同乡、同族兄弟,甚至是叔伯辈分的人。

  他们并肩作战,生死与共,情谊那是相当的深厚。

  如今,杨顺也知道,即便自己坚守城门,不愿反水,手下的部曲也会因为家人的安危而逼迫他打开城门。

  毕竟,他们的后辈还都在城外,生死未卜,这份牵挂与担忧如同沉重的枷锁,束缚着每一个人。

  “弟兄们,事已至此,我们反了吧!速速打开城门,寻一条生路!”杨顺心中一横,大声呼喊道。

  既然儿子已经选择了投敌,他自然也不会再为那王安卖命

  说罢,他率先行动,带领着手下的士卒们,将绵竹县的城门洞开。

  沈稻骑马冷冷地扫视四周,眼眸中迸射出的寒光,仿佛能洞穿人心,窥探到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秘密。

  四周,富有韵律的马蹄声如战鼓般哒哒作响,与这紧张而肃杀的氛围交织成一首战歌。

  任凭狂风呼啸,马蹄疾驰,沈稻却稳如磐石,端坐在马背之上,宛如一头骤然降临的百兽之王,霸气侧漏,巡视着自己的领地。

  马蹄迈出的每一步,都仿佛踏在众人的心跳之上。

  此时,统率各军、正按计划接管城池的益州军将领们,在相互对视一眼后,纷纷向着沈稻靠拢走来。

  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对这位年轻将领的敬畏与忠诚。

  “典韦愿率手下士卒,为主公开辟前路!”

  典韦这位生得虎背熊腰、臂力惊人的猛将,大步流星地走到沈稻身前,抱拳行礼。

  他的目光如电,其中却夹杂着一丝难以察觉的感激。

  这几日的军中伙食是在是让他太为享受,如今不为主公做出点贡献,倒是颇有一番吃白食的意味了。

  沈稻微微颔首,对于谁为先驱开路,他并不在意。

  “去吧,此番你为前驱,冲锋陷阵,务必生擒城内的逆贼王安。”

  制霸益州,是迈向天下的第一步!

  而拿下益州,则始于这座近在咫尺的绵竹县。

  这一步的迈出,将决定巴郡的归属权与益州格局的大体走向。

  城门之下的杨卫领着自家父亲杨顺快步赶了过来,却被李铁横身挡住。

  李铁目光在杨顺父子身上扫视,带着几分审视与警惕。

  毕竟这两人此前可是守城之敌,如今虽投降,但信任还需时间来建立。

  “李将军,我等真心归降,还望行个方便。”杨卫急忙抱拳,脸上堆满谄媚的笑容,眼神中却难掩紧张。

  李铁不为所动,如同一座铁塔般稳稳矗立,沉声道:“此事容不得半点马虎,有什么事就在这说。”

  沈稻骑在马上,发出一阵爽朗的大笑,笑声在夜空中回荡,他抬手摆了摆,高声说道:“铁子无需如此,此番破城之功,最大归功乃是他们的!”

  沈稻目光落在杨顺父子身上,眼神中透着赏识与信任。

  在这乱世之中,能审时度势、识大体者,皆是可用之才。

  杨顺父子能在关键时刻选择归降,并打开城门,无疑为这场战役立下了大功。

  李铁听到沈稻的话,微微一愣,随即抱拳领命,侧身让开了道路。

  动作干脆利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显然对沈稻的命令绝对服从。

  杨顺父子见状,激动得浑身颤抖。

  杨顺老泪纵横,双膝一软,差点跪倒在地,杨卫连忙扶住父亲,眼中满是对沈稻的感激。

  “多谢主公不杀之恩,多谢主公信任!”杨顺声音哽咽,带着几分颤抖。

  在这沈稻驱马缓缓上前,目光温和地看着杨顺父子,说道:“尔等既已归降,便是我益州军的一员。往后,只要忠心耿耿,本将军定不会亏待你们。”

  杨顺父子连忙点头,他们知道,从这一刻起,自己的命运便与沈稻紧紧绑在了一起。

  “子龙,你带着这二人去接管城中兵马吧!”

  沈稻目光落在身旁的赵云身上,

  如今有了杨氏父子两人的存在,想必城中的大部分部曲都会看清楚形势投降的。

  这样也可以免受一些不必要的伤亡!

  毕竟在这乱世之中,能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才是上策。

  对着赵云吩咐了一声,后者也是干脆利落,随后带着杨顺父子,点齐一队人马,朝着城中兵马驻扎之处疾驰而去。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