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水浒:宋终

第23章 你的字还是一如既往的丑

水浒:宋终 怒更2000 3364 2025-04-08 10:00

  青州。

  天边泛白,雄鸡昂叫,黄狗怠吠。

  李府。

  占地约二十亩,四屋三院一园,设计精巧且风格质朴。

  放在青州,这般大小的府邸,连大户人家都称不上,但在青州鲜有人敢犯。

  李格非,苏轼门下后四学士之一。

  前岳父王珪,乃三朝丞相。

  且继室祖父王拱辰,乃仁宗时期重臣,官至御史中丞。

  除此之外,前岳父王珪的孙女嫁给了当今丞相蔡京。

  喜闻乐见的是,李格非为官清正廉洁。

  官场之中,格格不入,非池中物。

  此时。

  李格非身着洗得有些发白的素净衣衫,身姿挺拔正端坐在庭院之中,一手悠闲品茶,一手专注阅书。

  气宇轩昂,文息满院。

  忽而。

  微风拂过,一张折了两次的折纸飘进院中,扑在花簇上,惊飞赏花群碟。

  “嗯?”

  李格非眼角余光瞥见,心中涌起一丝好奇,起身踱步过去,拾起折纸,打开一看。

  初始,他并未太过在意,只当是寻常诗词。

  可当他默念第二轮时,眉头瞬间紧皱,眼角带起几道深深皱纹。

  这张纸上的内容,与苏轼传他的学识形成对质。

  若是他还在职,必定会贬得一无是处,但他被罢官多年,心态早已发生了转变。

  整日都在怀疑‘性即理’的主流主张,是否符合当今世道。

  即使冥思苦想了多年,依然是毫无头绪。

  但这张‘心即理’,来了。

  良久。

  他紧闭双眼,长吸一口凉气,扶着发胀沉头。

  作为一名知名学士,深知这张纸的重要性。

  一人流传开来,会对世间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仅会对当下盛行的二程理学形成有力对峙,甚至可能迎来变革的契机。

  其中最令人忌惮的是,可挑战皇权。

  人人皆可成圣,还要‘天理’作甚?

  虽说成圣之路难如登天,但哪怕仅有一丝可能,也足以引发轩然大波。

  “你啊你...写的字还是如此丑陋...”

  李格非魂不守舍走向木椅,不到两丈的距离,身子就欲坠了三次。

  他双眼紧盯纸张,思绪飘回往昔。

  同样是在李府,却是五年之前。

  “李叔,你猜猜我在妹妹房内找出何物?!”

  “安儿跑慢点,可别摔着了,瞧你一惊一乍的,莫非又是妹妹写了首好诗?”

  “非也非也!噔噔噔!李叔看。”

  “叔瞧瞧,简体字集?”

  随便一扫,直接失神。

  已是跑到池塘捞鱼的小韩安,看着他不顾形象,跑进女儿房内,急问。

  “清照可是你作?!”

  小清照面无表情看向捕鱼小子,僵硬点头。

  “好好好!”

  兴奋过后,他潸然泪下,迅速赶去开办不久的学堂。

  自此。

  简体字风潮席卷北宋,‘千古第一才女’这美誉就此打响。

  有一不足的是,这原稿的字迹丑得飞起。

  如今他手上这张的字迹,有极大的嫌疑是简体字集的成人版。

  能把毛笔字写成这样,仅有一人符合条件。

  李格非这十余日来紧绷的心情,此刻终于得以放松。

  他端起凉茶正欲喝下,却被外头刀枪声惊扰。

  “老爷不好了!小姐跟位男子打起来了!”一名家仆匆匆跑来,焦急禀报道。

  “快带我去。”

  李格非急忙放下茶杯,大步跟上来到府门。

  但见一名青面大汉正手持被白布卷住的大刀,抵挡利剑的招招致命攻击,一看就知绝非等闲之辈。

  杨志往后一跃,神色凝重望着三丈外的冷面少女。

  白衣轻飘似天仙,星眸寒霜如冰山,肤如凝脂塞冬雪。

  抬手间千里冰封,闭目时万物凋零,一举一动皆令天地陷色。

  杨志拱手说道:“在下只是路过此地,不知何处冒犯了姑娘,惹得姑娘不悦?”

  “在我家绕了两圈,说路过?”

  淡淡一言,透心寒凉。

  杨志一时语塞,无言以对。

  要怪就怪自己方向感极差,找个院子比杀人还难,还不能问路人。

  这时。

  他看到赶来的中年人拿着的熟悉纸张,不断投去示意眼神。

  李格非心中猜出了大概,赶忙走上前,站在两人中间,开口说道:“这位壮士像是从外地来,人生地不熟,多走几圈实属正常。”

  李清照双眸望向父亲手中紧抓的纸张,在晨光的映照下,隐隐约约看到那极为眼熟的字迹。

  “父亲手中拿的什么?”

  “这...这是教书先生交来的意见书。”李格非把纸张塞进口袋,侧首对杨志点头:“我家女儿多有冒犯,壮士见谅。”

  “谢先生解围。”杨志拱手致谢,悠悠离去。

  李清照浅思片刻,将利剑插入剑鞘,与父亲一同回屋。

  李府下人对小姐这番表现,深感惊讶。

  极少出闺房的小姐,竟能踏出府外,差点以为府中着火了呢。

  某酒肉店。

  杨志一边大口喝酒吃肉,一边暗自思索。

  李府周围未见暗哨把守,府内秩序井然,看来并未受韩先生之事的牵连。

  就是这姑娘,下手真狠啊!

  出的剑,不是脑袋心口,就是裤裆,此等阴险真不知是谁教的。

  而且她在剑术上天赋极高,却是来自这书香门第,当真一位奇女子。

  “老板,结账。”

  “好咧官人,盛惠一百二十文。”

  “那么贵?”

  “唉,那三山贼寇抢占了不少屠宰场,进货成本高了许多,所以价钱就贵了些。”

  杨志心中暗自冷笑这讹人小把戏,懒得争辩,付钱后离去。

  青州官府。

  围墙由夯土包砖筑成,外涂白灰。

  远远望去,仿若是在吊孝。

  官府门前两座石狮气势汹汹,张牙舞爪逼视着前方的座座商铺。

  此时人来人往,市井烟火气息颇浓。

  杨志走进一家药材铺,打听起消息。

  “掌柜的,枸杞几钱一斤?”

  “三十文。”

  “外头就买二十文,你是看我像外地人,想讹我不成?”

  “客官,不是我想卖贵啊,实在是最近三山贼寇闹得厉害,劫走了不少运往青州的货物。不光是药材,如今整座城的物价都涨了三成。”

  杨志拿起一粒枸杞放入口中,品出枸杞带有新鲜,心中一动,佯怒质问。

  “还说不是讹我,这批枸杞分明就是最近产的!”

  掌柜并未立刻回应他的质问,而是匆忙跑到店门口左右张望,见无巡卫后,这才放心回到柜台,压低声音解释。

  “客官有所不知,我这货啊,就是从贼寇手中进的。”

  “竟有此事?”杨志顿觉意外。

  之前在酒肉店付钱时,他还以为店家讹他。

  但又在这买药听到这事,可能真不是讹。

  掌柜欲言又止,犹豫再三,终究还是没敢再多做解释,只是道:“这样吧,二十八文一斤,再便宜我就亏本了。”

  杨志随手抓了一把枸杞,付钱后在街上边走边吃。

  一路询问,正如卖药掌柜所说,物价真高了三成。

  而且还是全部。

  一问他们在何处进货,众人皆支支吾吾,不愿多说。

  杨志也不傻,当即就断定一事。

  这狗日的慕容复,与三山贼寇是有一腿,合伙来压榨百姓。

  他娘的什么破世道,身为父母官,竟把手都伸到百姓的棺材本上了。

  “唉。”

  一肚子怒火的杨志真想冲回冶源镇,给主公来句:何时造反!

  接尔,他摸了摸口袋,发现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

  糟!

  主公画的地图丢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