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昭烈女婿,三造大汉

第60章 此乃立基之本,当战[求追读]

  穰城,左将军府。

  斥候风尘仆仆地闯入大堂,单膝跪地抱拳:

  “启禀主公,张将军急报!”

  “许都方面兵马频繁调动,粮车日夜不停向南集结。”

  竹简在刘备手中滑落,眉头紧锁道:

  “可探得确切消息?”

  “千真万确!曹军先锋已过昆阳,打着'讨逆'旗号直指南阳!”

  刘备猛地起身,衣袖带翻了案几上的茶盏。

  青瓷碎裂声中,他急声道:

  “速传军师!”

  不过半柱香时间,夏侯博便匆匆赶来。

  刘备一把拉住他的手臂,急道:

  “子渊,曹操亲率三万大军来犯,号称十万之众。”

  “我军新得南阳,根基未稳,这...”

  夏侯博凝视着地图,轻笑一声:

  “主公勿忧。”

  “此战在所难免,我们避无可避。”

  刘备眉头微蹙,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子渊此言...莫非早已料到曹操会来犯?”

  夏侯博拱手一礼,声音沉稳:

  “主公明鉴。”

  “南阳乃四战之地,自我们占据之日起,便注定难以安稳发展。”

  “况且...”

  他略作停顿,目光炯炯:

  “南阳毗邻许都,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曹操岂会对近在咫尺的威胁视若无睹?”

  “更何况,我们推行均田令、租庸调制,又广传新犁之法,这些新政更令曹操对主公忌惮三分。”

  “他此番出兵,实乃意料之中。”

  刘备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子渊所言极是。”

  “只是...此战对我军而言,可有转圜之机?”

  夏侯博嘴角微扬:

  “主公,此战非但不是坏事,反是良机。”

  “哦?此话怎讲?”

  刘备眼中闪过一丝惊色,相问道。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乃天下瞩目之焦点。”

  夏侯博声音渐高:

  “若我军能击退曹军,必能声威大振!”

  “正所谓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此战正是我们立威扬名之机!”

  见刘备神色专注,夏侯博继续分析:

  “以曹操为立威对象,再合适不过。”

  “唯有震慑各方诸侯,我们在接下来的荆州争夺中,方能无后顾之忧。”

  夏侯博一番分析入情入理,刘备眼中疑虑渐消,取而代之的是深思之色。

  “子渊所言确有道理。”

  刘备轻抚长须,眉宇间仍带着几分忧色,说着:

  “只是曹军兵锋正盛,我军新立未久。”

  “若正面交锋...”

  他顿了顿,抬眼望向夏侯博,目光中浮现期待:

  “不知子渊可有妙计破此困局?”

  夏侯博从容一笑,大步走向悬挂在屏风前的地图旁。

  “主公请看。”

  他指尖轻点,说道:

  “我军大可不必与曹军硬碰硬。”

  “只需据险而守,以逸待劳。”

  刘备凑近地图,目光灼灼:

  “愿闻其详。”

  夏侯博的手指沿着地图上的路线移动:

  “可令解甲归田的府兵速速归府,由翼德将军率众北上,在此处…构筑防线。”

  他的指甲在“博望“二字上重重一叩。

  “博望?”

  刘备眉头微皱,仔细端详着这个不起眼的小城。

  “正是。”

  夏侯博胸有成竹道:

  “曹军从许都南下,必经昆阳、叶县,而后...”

  他的手指划过一道弧线,分析起来:

  “必走博望这条咽喉要道。”

  “博望地势得天独厚,北有坚城可守,南有博望坡可设伏,左依山岭,右临密林。”

  “只需在此处布下重兵...”

  “曹军纵兵力在我之上,也难越雷池一步。”

  “妙啊!”

  刘备拍案叫绝,随即又想到什么:

  “那春耕…”

  夏侯博会意点头:

  “只要守住博望,南阳沃野便可安然无恙。”

  “百姓耕作如常,我军粮草无忧,此乃以守为攻之上策。”

  他一番分析如抽丝剥茧,将博望城的战略价值剖析得淋漓尽致。

  刘备听罢,眼中精光闪烁,抚掌赞叹:

  “子渊此计甚妙!”

  “当立即施行!”

  言罢,他雷厉风行地传下军令:

  “急令张飞召回折冲府兵,率众星夜北上,固守博望。”

  “命鹰扬、虎牙二府即刻集结,随时准备增援。”

  “调集穰城郊外万余精锐,枕戈待旦。”

  部署完毕,刘备转向夏侯博,手指轻叩案几:

  “子渊,是否该让云长也率部前来?”

  夏侯博略作沉吟,缓缓摇头:

  “主公,博望一线有府兵九千,再加精锐万人,已足可抗衡曹军。”

  “关将军宜继续镇守新野。”

  “一则操练水师以备将来,二则...”

  他手指重重按在樊城位置,沉声道:

  “需防刘表趁虚而入。”

  “况且...”

  夏侯博转身,语气转为凝重:

  “大军集结,日耗粮草甚巨。”

  “去岁流民涌入已耗去所劫袁术二十万石军粮大半,糜氏接济亦非长久之计。”

  “眼下春耕方毕,秋收尚远...”

  这番话如醍醐灌顶,刘备顿时警醒。

  他望向窗外,沉声道:

  “子渊提醒得是。”

  “民生多艰,确不该妄动干戈。”

  …

  军议既定,刘备与夏侯博立即着手调兵遣将。

  与此同时,折冲府内。

  “呜——”

  低沉的号角声划破长空,传令兵纵马奔驰在各乡间小道上:

  “将军急令!府兵即刻归营!”

  张飞手持军令立于校场高台,铜铃般的双眼扫视着陆续集结的将士。

  不到半日,三千余名府兵已全副武装列阵以待。

  “儿郎们!”

  张飞声如雷霆,震得旌旗猎猎作响:

  “曹贼犯境,正是我等建功之时!”

  他大手一挥,亲兵们抬出一箱箱锃亮的兵甲,高喝道:

  “这些家伙,可都等着饮血呢!”

  府兵们眼中燃起战意,闻战则喜。

  他们从入府那一刻就深知,每斩一级,家中田亩便能多添一分。

  此刻听闻曹操来犯,非但不惧,反倒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刻与敌厮杀。

  黎明时分,大军开拔。

  三千府兵在朝阳下熠熠生辉,旌旗如林,蜿蜒北上的队伍宛若一条蓄势待发的巨龙。

  沿途百姓箪食壶浆,更有少年郎追着队伍高喊:

  “待我成年,定要入府杀敌!”

  不消两日,部队已进驻博望城。

  张飞亲自巡视城防,指挥士卒加固工事。

  当他站在城楼远眺时,忽见北方烟尘滚滚。

  “报!夏侯惇率五千先锋已至城北十里。”

  张飞虬髯怒张,冷声道:

  “来得正好!”

  “传令下去,弓弩上弦,滚木礌石备齐。”

  他望着渐近的曹军旌旗,眼中闪现一丝决绝。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