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韦同学点赞的最后一个视频,是真正属于我的,应该像吃饭喝水一样简单。
吃饭喝水是一个主动性的动作。
端起饭碗,夹菜夹饭,张嘴吃。
喝水就端起杯子,然后张嘴喝。
就和表白一样只要动动嘴就行。
如果你想吃香蕉,你总不能指望香蕉把自己剥开,塞进你的嘴里吧?
就算是香蕉真把自己剥开了,如同我这样坦诚相待,你也得张嘴啊。
自己在心里默念,又不张嘴。
吃饭喝水,也得要自己张嘴。
今天韦同学点赞的视频,稍微有点反常,只点赞了三个,一个是黄同学的视频,一个是取消了之前的点赞,又点了一次自己9.16的视频。
中间一个你是我心中的北极星。
给我一种有点怪的感觉,韦同学好像把黄同学当成她的竞争对手了。
说实话,YY实在是太爽了。:-D
我发现我只要能延续我的美梦,虽然一直一个人,但我也会很开心。
:-D
爱情真的有一种魔力。
它就像是我的兴奋剂。
显然,我是一个很不喜欢学习的人,高中曾经因为厌学转过学,高一就提前过上了大学混日子的生活。
然后,我遇到了一个人。
然后,我就变了一个人。
从厌学变成睡觉的梦话都在学习,这是真的。是高中和我关系很好的兄弟,告诉我的,我说的梦话。
然后另一个兄弟给我背刺了。
我就抑郁了。
我也觉得很幼稚。
但好像我确实需要,在眼前挂一根胡萝卜,然后我就会一直往前走。
抑郁主要是因为长时间的情绪低落,导致5–羟色胺,去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分泌受到抑制。
简单来说就是因为不高兴,能让人身心愉快的神经递质都变少了。
然后进入了一个负面的循环。
越不高兴,越不分泌,
越不分泌,越不高兴。
有了爱情,情绪价值拉满,顺带就把我的抑郁治好了。如果一个人每天都偷着乐,那它真的很难抑郁。:-D
只要感受到被爱,就挺幸福。:-D
韦同学是不是想只点赞黄同学的视频来着,然后又觉得有点不合适?
貌似,我不能只通过独处回复能量,我通过感受爱情,回复能量。:-D
爱情就是这样,必须得作一作。如果你不说,别人就不知道你想要。
虽然一直都是一个人吧,:-D
但也真的很幸福。:-D
幸福满满。:-D
无聊还是在刷剧,这个搞笑一家人,其实没有什么大的脑洞,特别新鲜的东西,但就是特别的真实。
我感觉导演和编剧的共情能力极强,不是一般的共情。既能和每个角色共情,又和各种各样的观众共情。
把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表现的淋漓尽致,我感觉像是出自INFP之手。
网上没有他们的MBTI,但就是有这种感觉,这种共情能力太可怕了。
共情中年人,老年人,中学生,软萌女,倔强女,所有的人。
逻辑和共情是两种不同的能力。
逻辑倾向于,推导事情的走向,
共情倾向于,感受事情的本身。
就像是一场车祸。
逻辑能让你推断出被撞的后果,比如脑出血,断胳膊断腿,被撞飞。
共情能让你感同身受,被撞的痛苦,亲人的担忧,伤好之后的恢复。
逻辑总是简明扼要,但往往缺乏温度。共情虽然细致入微,却也容易迷失自我。很多时候需要协同合作。
反正这个剧,我觉得,逻辑其实就是正常人的水平。它不是那种环环相扣,动人心魄的悬疑,推理剧。
完全靠情绪和反差引人入胜。
我觉得INFP绝对不是没有逻辑,它只是更倾向于,用情绪主导人生。
很多时候,都是先有了观点,再回来找逻辑,逻辑为情绪服务。
逻辑在工业,数学,科技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情绪价值,尤其是那些有争议,不可量化的领域。
逻辑却往往都会服务于偏见。
其实挺可悲的,现在的人大概不需要代表真理的耶稣,反倒更需要服务于某群体,某种偏见的舆论战士。
再说回搞笑一家人,第45集。
剧里的申智也牺牲了很多,但有时候也有点绿茶。明知道敏静和民勇在一起了,还和民勇一起坐车聊天。
然后,回家还告诉敏静了。
就是申智没有说内容。
申智先是提起,她在婚姻中的牺牲,反手又说,后来发现即便抓住机会,也没有成功,所以不能怪哥哥。
这已经初见端倪了。
又来一句,可能我也长大了吧。等于在和民勇说,我已经和过去不一样了,不会再那么任性,不负责任。
最后一句,要是没生下俊熙多可惜啊,用孩子收尾唤起前夫的亲情。
导演和编剧的共情能力,或者说他们对于人性的拿捏,实在是可怕。
申智看似啥也没说,轻飘飘的。
但是,每一个字都用尽全力了。
这个剧情简单来说就是。
回家向情敌闺蜜坦白,但没说,自己先和前夫缅怀过去,又承认了错误,顺便还感叹她俩的孩子真可爱。
编剧代入了绿茶的角色,
发挥的淋漓尽致。
这就是共情,情感细腻,太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