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夏第一太子

第470章 再次沸腾

大夏第一太子 捉猫 4295 2024-11-15 09:10

  “听说了吗,太子殿下要举办科举考试了!”

  “真的假的!该不会又延迟吧!”

  “绝对不会,这一次太子殿下已经张贴了公告,就在来年三月份召开科举考试!”

  “对了,令郎不正是参加科举考试的年龄吗?”

  “没错,我这不赶紧回去把好消息告诉他。”

  “先走一步!”

  ......

  原本变得平静的泰安城因为一张告示再一次沸腾起来。

  准确的说,是整个山东行省都要沸腾起来!

  泰安城县衙旁的告示处,里三层外三层的百姓将这里围得水泄不通。

  尽管天气寒冷,但百姓们一个个都是热情满满。

  家里有孩子的,脸上写满兴奋之色,一双眸子中满是期待!

  万一自家儿子考中功名,就可以一步登天了!

  没有孩子的,也是一脸兴奋。

  古代人宗族观念特别深,往往一个氏族的百姓特别的团结。

  一但宗族里有人出息了,绝地会拉自己亲人一把。

  若是自己发达了不顾贫困的亲人,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一辈子都被人看不起。

  因此,就算自家没有孩子,自己的宗族里难道还没有孩子吗?

  基本上,所有人脸上都是兴奋的。

  尤其是谁家的孩子在学习上展露头角,有很大希望考取功名。

  父母激动的眼泪都要流出来!

  自从科举制出来的一刻,他们就在眼巴巴的期待!

  身为父母,谁能眼睁睁看着明明有天赋的孩子最后和自己一样,没有出息的地里谋生!

  他们没有本事,没有办法让自己孩子被朝廷看重。

  所以,只能将希望放在科举制上。

  现如今,科举制的时间终于确定了下来。

  他们的希望又重新燃起!

  要是说泰安城有没有不高兴的,也有。

  便是那些和朝廷官员有联系的豪门大族。

  要之前之前大夏选取官员依靠的是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

  经过豪门大族近百年的运营和积累,这两个选官途径几乎被他们掌控。

  选什么人?给什么官?

  几乎全部由他们说的算。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说的正是如此。

  在他们的掌握下,好的官职都被他们垄断,老百姓们倾其一生,或许只能担任一个不入流的小官。

  而现在科举制的出现,直接将他们垄断选官途径打碎。

  使得老百姓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官途。

  虽然杨旭不敢保证士族和寒门之间会绝对公平。

  当然,也根本无法实现绝对的公平。

  但杨旭敢保证,科举制便是给了老百姓一个改变自己的机会。

  至于后续发展如何,就要靠他们了。

  东宫书房。

  杨旭背负双手,站在窗户旁,望着远处的景色。

  吴总管握着碳夹,正在往火炉里面加碳。

  随着木炭的增加,书房里的温度上升了不少。

  直起身来,走到杨旭身旁。

  吴总管小声道:

  “殿下,现在泰安城百姓都在讨论科举制,大家伙都很高兴。”

  点点头,杨旭问道:

  “姬大师哪里有消息吗?”

  摇摇头,吴总管回道:

  “可能因为这两天下大雪了,姬大师的测验进程受到了影响。”

  “倒是有这个可能。”

  微微颔首,杨旭又道:

  “派出去一部分人手,准备科举制的一切事务。”

  “这是本宫举办的第一场科举,绝对不能出现任何问题!”

  严肃点点头,忽而,吴总管似乎想到了什么,面露难看道:

  “殿下,奴才有个疑惑,不知当说不当说?”

  “但说无妨。”

  “有个事情您应该是知道的,因为之前您承诺的科举制迟迟没有落实,导致山东行省大部分的官职已经有人替代

  了。”

  “科举考试结束,那些考中功名的学子该如何安排他们?”

  脸上带着一抹担忧之色,吴宗干小心看着杨旭。

  确实和他说的一样,现如今山东行省空缺的官职已是所剩无几。

  虽然说杨旭之前处理了一大批贪污的官员,但已经是大半年前的事情了,在这个空缺的时间里,必须要有人管理当地百姓,于是吏部只能先派遣一部分官员到山东行省上任。

  距今,新上任的官员不过才八个月而已。

  若是为了填补科举考试考中学子的官位问题,而把山东行省的新官员都撸了。

  肯定是行不通的。

  于情于理都不合适。

  然而,面对这个棘手的问题。

  只是淡淡一笑,杨旭开口道:

  “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很简单,本宫只需要再创建一些官职不就可以了。”

  闻言,吴总管愣住了。

  再创造一批官职?

  这就触及到了吴总管的知识盲区。

  还能有这种操作?

  抿一口热茶,杨旭解释道:

  “本宫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若是本宫建好学校,那么需要什么?”

  “教谕。”吴总管不假思索道。

  所谓的教谕,就是老师的意思。

  而且是经过朝廷赐予正式编制的老师。

  虽说只有八品,但能拥有教谕的身份,在一县之内绝对会备受尊重。

  淡淡一笑,杨旭继续道:

  “所以啊,这便不是创造了一批官职。”

  “而本宫所建的学校,自然不是寻常私塾那般,而是一个国家级别的学校,就如本宫的东宫一般,需要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

  “而想要填满这个管理体系,便是需要大量的人手。”

  瞪大眼睛,吴总管诧异道:

  “殿下,原来你都计划好了。”

  点点头,杨旭没有隐瞒,道:

  “本宫打算在混凝土确定之后,便着手修建学校。”

  “学校的选址本宫都想好了,便在城外的水力磨坊之处。”

  “而学校的名字,本宫心中也有计划。”

  早就听到过杨旭谈及过建学校的事情。

  吴总管等人之前也疑惑杨旭到达泰安城之后为何迟迟没有动静。

  原来是为了等混凝土的配料最终选定。

  并且,也是为了科举制做铺垫。

  带着强烈的好奇,吴总管问道:

  “殿下,学校的名字叫什么?”

  “就叫...”

  杨旭稍有沉吟,随即道:

  “大夏皇家理工大学!”

  大夏皇家理工大学!

  吴总管心中念叨着八个字。

  虽然他不知道理工二字的意思,但听起来便有一种很牛逼,很厉害的感觉。

  竖起一根大拇指,吴总管称赞道:

  “殿下,这个名字起的真威风!”

  瞥了眼他,杨旭笑道:

  “到时候,本宫也给你留了一个官职。”

  “后勤部部长。”

  “这个岗位就由你来担任吧。”

  猛地,吴总管呼吸都要停滞了!

  殿下...竟然也给他留了位置!

  后勤部部长,听起来好像还不小。

  心中瞬间满是激动。

  同时,也满脸感激。

  还是那句话。

  只要你是个太监,一个无根之人。

  那便终究不可能上得了台面,必须要离官职远远的。

  或许在历史上其他王朝有过太监担任官职的先例。

  但是在大夏王朝,还没有这般先例。

  就连夏皇最倚重的司礼监中的一群太监头子,都没有一个人敢触碰官职。

  而杨旭愿意破这个先例。

  足以看出对他的情谊。

  立刻匍匐在地,吴总管带着哽咽道:

  “殿下能记得奴才,奴才便已经知足了!”

  “至于这个官职,还请殿下赐予真正有能力的人!”

  “若是因为奴才的身份让殿下蒙羞,奴才宁愿去死也不要这个官职!”

  哭笑不得将吴总管拉起来,杨旭随意道:

  “官是干什么的?不就是用来管理百姓,管理人的。”

  “只要你有真才实学,人品也有保证!”

  “本宫管你是什么身份?”

  “更不要说本宫是个人,有自己的私心,你跟了本宫这么长时间,却还是难以登上台面。”

  “而姚天际他们,早已是位极人臣,手中掌握极大权力。”

  “本宫也知道你的身份,知道无法在朝堂里给你安排职位,只好在朝堂外给你安排一席之地!”

  “若是你当了后勤部部长,便和这所学校有了关系,便和无数学子有了关系。”

  “等到你老去的那一天,说不定这个身份会对你有用处。”

  现如今的吴总管头上已经有了不少白发。

  他的年龄在不知不觉间,也有了四十多岁。

  古人的岁数都不长。

  平均一下,也就是三四十岁。

  上了年纪的,身体差,说不定一个风寒,一个感冒,甚至是一个磕磕碰碰,就有可能要了他们的命。

  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对于老人来说,更是如此。

  杨旭年龄已经来到二十二岁,吴总管从一个小太监开始便跟在杨旭身旁,不管他是巅峰,还是低谷,吴总管都不离不弃跟在他的身边。

  所以说,杨旭要为吴总管的未来考虑一下,为他的干儿子,干女儿,也就是吴总管的后代考虑一下。

  明白杨旭的话,吴总管已是红了眼眶,老泪留下眼眶。

  头死死抵在地板,他感激道:

  “奴才谢主子厚爱!”

  “好了,哭哭啼啼干什么。”

  将吴总管扶起来,杨旭把自己的丝巾递给后者。

  正在吴总管擦拭眼泪的时候,书房的门猛地被撞开!

  下一刻,金刚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冲进来,满脸紧张道:

  “老大,出事了!”

  “慕容博死了!”

  ......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