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从奉天靖难开始建立海外大明帝国

第4章 试探

  “殿下,陛下已经下诏,令臣不日率人出海。臣此次前来,乃是希望殿下能率领我等大明水师一同出海探索。”

  朱文奎岂会不知,这不过是郑和委婉的说法罢了。

  自己这家的情况早就被严格监视着了,闲杂人等肯定是无法进入吴王府的。这次前来,必然是得了朱棣有意无意的暗示,说不定是朱棣对自己的一次试探。

  可是,对方想听到的答案,究竟是什么呢?

  “郑卿先去吧,且容孤好好想想。”

  朱文奎沉思良久,这才对着郑和说道。在没有得到更多情报前,他必须保持谨慎。

  郑和也不纠缠,很快就离去了。

  朱文奎看着他离开的方向,隐约看到了几个身影在房檐间飞快地穿梭。

  叹了一口气,朱文奎摇摇头,摆脱了自己脑子中纷乱的思绪,又重新在石凳上坐了下来。

  正欲提笔写字时,忽然感到身下有些异样。

  定睛一看,刚好和那石桌底下一双囧囧有神的眼睛对视上了。

  见被发现了,那眼睛的主人也不慌乱,轻快地钻了出来,紧接着用崇拜的目光看向朱文奎。

  原来这是自家老弟,朱文圭。

  “哥,那位大人怎么对你这么恭敬啊。刚刚他来咱家的时候,你是没看到咱爹那副小心谨慎的样子。”

  在朱文圭的描述中,那郑和原来是朱棣如今最器用的亲信。

  而自家老爹刚刚避免杀身之祸,还不得对人家毕恭毕敬的,以免对方心生不满闹出什么幺蛾子。

  朱文圭不觉得这么做有什么效果。反正人家朱棣当时都承诺过了,如今安定下来后他要是违背承诺,这“弑君杀侄”的恶行写到史书上估计又是一个新的“洛水之誓”了。

  “对了,哥,咱爹给咱请了个新老师,今儿就来咱府上呢。他刚让我来唤你去前堂迎接来着。”

  “老师?”

  朱文圭感到疑惑。

  “你这么小还要上课吗?”

  “哥,我不小了,已经五岁了呢。”

  朱文圭不满地回应道。

  朱文奎这才恍然察觉到,自己已经十岁了,离自己刚穿越时那场噩梦般的经历已经过去了三年。

  如今是永乐三年,历史上的郑和下西洋正是从这一年开始的,而郑和刚刚的那些言行,则证实了朝廷即将对西洋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而自己,自从当年的盟誓之后,就一直默默准备,要在海外建立一番伟业。

  “看来,接下来的人生,要变得更加精彩了。”

  朱文奎默默心想。

  他摸了摸朱文圭的头,牵着对方的手向厅堂走去。

  “走吧,去看看新老师。”

  -----------------

  红漆木椅上,一个僧侣模样的人正老神在在地眯着眼坐着,手里捧着一杯热茶。说他是个和尚吧,大腿上却摆着一柄带着明显道家风格的拂尘;要说是道士,那他身上穿着的僧袍又算是怎么回事?

  这个奇怪模样的人,真的是个教书的先生吗?

  朱文奎的心中一阵古怪。

  当朱文奎仔细端详面前这位新请来的先生时,对面也一直在悄咪咪地观察着自己。

  眼前的这位公子,相貌英俊,神色庄严,眼神灵动,看上去聪明伶俐。从面相上看,似乎有成大业的潜质。以往自己必然会惊喜万分,然而现在……

  像是想到了什么,和尚不动声色地叹了口气。

  “咳咳,奎儿啊,快快拜见先生。”

  上座的朱允炆倒是热切地招呼着二人认识。

  “文奎拜见先生,敢问先生尊姓大名?”

  “大名不敢当,单姓一个姚,名广孝,殿下唤臣道衍便是。”

  道衍?

  看着老爹那副殷切的样子,朱文奎心中的猜想终于被证实。

  道衍和尚,当年正是他最先向朱棣建言,劝朱棣起兵篡位称帝,后来成功后又屡屡谏言,深得朱棣的赏识。

  这位可以说是朱棣创业团队核心中的核心人物,如今却到了自己府里教书,这又是带着什么目的?

  没等他多想,朱允炆就急忙撵他们走了。

  “姚卿,寡人带着你们去书斋吧。”

  “多谢殿下。”

  一带到书斋,朱允炆赶紧找了个理由溜了,只留下两小只和一个老和尚在房间里面面相觑。

  “殿下,敢问先前殿下都学了哪些学问呢?”

  “没学过啥,都是些孤天生就会的。”

  朱文奎懒洋洋地回答道。

  “哦?”

  道衍起了兴趣,眯着眼看向坐在对面的朱文奎。

  “那么殿下又会些什么呢?”

  “会吃饭,会睡觉,会……”

  朱文奎毫不犹豫地胡扯着。

  道衍只是静静地倾听着,没有打断他的意思。

  看对方对自己的胡言乱语毫无反应,朱文奎自知没趣,停住了话语。

  “那么敢问殿下想学些什么呢?”

  学什么?

  “当然是学那舞刀弄枪、持剑御马。何人不想成为那横扫千军、驰骋疆场的大将军呢?”

  正在朱文奎热情澎湃地讲述着自己的理想时,谁知道衍摇了摇头。

  “这个臣不会,还请说个别的愿望。”

  “呃,那便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成为如昔之诸葛丞相一般的智者能人。”

  “殿下,这个臣也不会,还请再说个别的。”

  朱文奎语气一顿,幽怨地看着眼前平静的道衍和尚,随即自暴自弃一般地说着:

  “那,那就告诉我要如何经营投资、广开财源,做一位日斗千金的富家翁吧。”

  “殿下,这个臣也不会,还请……”

  “好了好了。”

  朱文奎不耐烦地打断了道衍和尚的话。

  “这也不会那也不会,那先生说说,先生会些什么?能教孤些什么?”

  仿佛是听到了预料之中的问题,道衍和尚平静的面容泛出了一丝笑意。

  “臣会那治人驭下之道,会帝王心术,会翻云覆雨、颠倒天下大势。敢问殿下,愿不愿意学啊?”

  “孤愿意。”

  听到这样的回答,道衍和尚脸上的笑容似乎毫无变化,然而房间里的空气却不知为何凝固了几分。

  “这样啊……”

  “孤将来是要去海外的。作为我大明之藩王,虽流落海外,亦当封邦建国,统率蛮夷,悉授教化。以拱天朝之治,圣人之威。为大明羽翼,守神州夏土。”

  朱文奎的声音越来越激动,似乎吐露出来的这些,完全是他最诚挚的心声。

  道衍和尚面无表情地看着朱文奎那真挚的表情,审视良久,最终还是什么话也没说。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