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救命,我爹是李贤!

第33章 秘密沟通

  东宫会面显然不太合适,去酒肆、青楼又失之庄重,永兴坊的安乐郡王府就被暂时征用了。

  对此,安乐郡王李光顺笑得嘴都合不拢。

  果然还是三郎亲近,有这种好事就想着自己。

  哪怕李光顺不能接触到具体事项,光是中堂悬挂天后亲笔书写的“友”字,就能让宫中来人看到李光顺的态度了。

  有这个态度,李光顺以后的日子就要好过许多。

  李恒打了前站,让少年团接管了安乐郡王府前院,门子也换成了季当先。

  李光顺打了个招呼,识相地缩到后院去了。

  先到的是内侍省内谒者监寺人杨思勖,虽然一身红衣,头顶那高山冠却表明了他内谒者监下属的身份。

  不到三十岁的杨思勖面色平常,就是流露出的眼神让李恒格外不舒服。

  洪东小声开口:“他的手里绝对不下五条人命。”

  乍布藏在李恒身后,他要不刻意露出脸来,倒也没人能发现他的身份。

  魏晃引着没庐·尼玛前来,宾主先后入中堂。

  杨思勖看了一眼“友”字,眼神微微有了些温度。

  没庐·尼玛团团见礼,见到乍布,直接用汉语交流,倒也省了译语的事。

  “太后对乍布多有牵挂,她认为,你是吐蕃的功臣,可惜没能获得最后胜利。”

  “太后希望赞普能真正掌权,而不是当钦陵他们家的傀儡,韦氏也愿意为赞普效忠。”

  “太后希望,你能在大唐与吐蕃之间斡旋,双方止干戈,共同消灭飞扬跋扈的钦陵一家,大论的位置虚席以待。”

  赞普:吐蕃的帝王;

  大论:吐蕃的宰相。

  杨思勖脸上露出嘲讽的笑容。

  就这?

  李恒也明白了,没庐·尼玛嘴里没一句实话,谁说吐蕃人实诚的?

  想让乍布做事,又不想付出代价,就是嘴皮上下一张呗。

  连点钱都不给啊!

  乍布露出礼貌的微笑:“请禀告太后,乍布狼狈逃到大唐,如今只是世子的长史,朝廷大事可参与不了,更难胜任谈两国交流的大任。”

  李恒隐约听懂了,乍布的意思是:不给好处让人打白工,干不了哦。

  没庐·尼玛露出一丝笑容:“钦陵二月就会出现在沱沱河,然后前往树敦城,够诚意了吧?”

  乍布看了李恒一眼,李恒开口:“不够,谁也不知道他会不会更改行动路线。”

  按照钦陵行事的飘忽风格来看,这条消息确实作用不大,也许树敦城就是个幌子,他的目的是争夺莫离驿呢?

  杨思勖转头看了李恒一眼,稍稍认可这位世子。

  有脑子,不是别人说啥就是啥的。

  没庐·尼玛苦笑:“可是,我们也不能把青海方向的布防透露出来。”

  双方合作的目标,只是要弄钦陵一家,可不是吐蕃退出青海区域。

  吐蕃能接受钦陵的死亡以及一场小败,却不能接受全面溃败。

  毕竟,吃下去的肥肉,谁见过吐出来的?

  “不,我不要吐蕃在青海方向的布防,我要钦陵在吐蕃境内近半年的活动方向。”

  钦陵身为大论,除了领军打仗,还得到地方上安抚人心,调整施政布置。

  这些时候,钦陵身边不可能有重兵守护。

  当然,政务是钦陵的短板,要不是乍布杀了赞悉若,钦陵就能肆无忌惮地对大唐持续猛攻了。

  事务的洽谈还算顺利,没庐·尼玛出示了太后没庐·赤玛伦的羊皮诏,提出愿意与大唐维持现今分界,双方永为友邦。

  送走没庐·尼玛,杨思勖冷不丁地开口:“世子觉得羊皮诏是真是假?”

  李恒翻了个白眼:“真假有区别么?不过是一纸空文,就是真把钦陵灭了,大唐跟吐蕃之间,该怎么打还得怎么打,要不然本世子之前坚持不停战?”

  信了吐蕃的话,那真是中了邪。

  和平不是靠谈出来的,是靠打出来的。

  钦陵再厉害,打到没有兵马可以用了,他也得认输。

  杨思勖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

  -----------------

  东宫,少年团临时公廨。

  乍布似笑非笑地看着李恒,似乎在等候吩咐。

  “乍布长史,得到钦陵在吐蕃的行踪之后,你尽快跟贵川部落联系,让曷苏赶紧转到大唐,同时留一部分人手,刺杀钦陵。”

  李恒吐露了意图,并没有出乎乍布的意料。

  换成乍布自己,也会让曷苏这么干。

  “曷苏的行动越快越好,毕竟贵川部落人口众多,很容易暴露意图。”李恒斟字酌句。“万一让吐蕃发现了,吐蕃的酷刑你是知道的,随便一个族人被拷打,都难免走漏风声。”

  别说对上钦陵了,就是对上任何一个将领,曷苏都可能活不成。

  乍布叉手领命。

  骞辞玉拿了一本厚实的典籍,认真为李恒讲解即将到来的婚礼注意事项。

  李恒一拍大腿:“不对!要是我成亲,我和妻子住哪里?总不能还住太子内宫吧?”

  “还有,我才是个世子,她是个啥名分?”

  骞辞玉镇定自若:“世子的府邸,已经在东宫隔壁的永昌坊修建了,跟安乐郡王就是邻坊。”

  “婚前自然会封郡王,迎来的自然是郡王妃。”

  这个说法没毛病,李恒本来就至少是一个郡王。

  李恒撇嘴,不情不愿的:“二哥还没有成亲,我这当弟弟的先成亲,于礼不合吧?”

  李光仁的臭脸出现在寮房外:“三郎,我的弟弟,你可盼着点哥哥的好吧!你就那么盼我被赶出东宫啊!”

  “成亲干嘛,不是早跟说过了吗……”

  李恒赶紧捂住李光仁的嘴:“别乱说话!我请你两回!”

  李光仁哼哼,嗓子眼里挤出声:“三回!”

  李恒倒没什么丑可丢,但当儿子的不适合戳父亲的烂疮疤,自然不能让李贤、李光仁那一脉相传的嗜好公之于众。

  李光仁嘀咕:“你以为自立门户就自由了?你是不知道,大哥府上配了一个特别负责任的长史,哪怕是大解时哼哼两声,长史也匆匆跑过来追问‘怎么了’。”

  遇上这种关心过度的,跟遇上完全不关心的,都让人不舒服,还好李恒的属官早就配备了一部分,乍布他们也不是婆婆妈妈的性格。

  要不然,真的难受。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