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救命,我爹是李贤!

第59章 捉得牛羊献至亲

  回程。

  在李恒的执意要求下,少年团还是赶了少部分牛羊回长安。

  途中,洪南整个人守着那匹白马赤髦,据说连出恭都要牵着,让起了点坏心思的王那相都找不到下手机会。

  整个回程,李敬业都像是霜打的茄子,蔫了吧唧的,整个人失魂落魄。

  从无敌的假象中跌落泥沼,巨大的失落感让他感觉自己就是个废物,跟他平常纵情嘲讽的纨绔子弟没有任何区别。

  是的,李敬业终于认清自己了。

  他的一身武艺华而不实,作为武艺最基础的力量,他也就比纨绔们强一星半点。

  家将们跟他对阵,力量都尽量收敛了,只玩技巧,结果李敬业成了花架子。

  连一次实战经验都没有,就鼻孔朝天地认为老子天下第一,也不怕龙卷风卷了暴雨落进鼻孔里。

  让李恒安心的是,少年们一个不少,只有两人负了点轻伤,一个是被牧民拿狗棒抽了一下,一个是骑术不过关落马。

  两个倒霉蛋被同伴取笑了好久,结果都发誓要苦练武艺,下次一定亮瞎同伴的狗眼。

  可怜的少年并不知道,现在一点不起眼的差距,以后得用十倍、百倍的努力才能抹平。

  天赋的差异,是个无解的难题。

  入长安城缴令,李敬业与魏元忠各自回衙门,李恒带着东南西北中、百名少年,牵着白马赤髦、驱赶几头牛羊,候在了大明宫丹凤门外。

  内侍省内谒者监寺人杨思勖佩着横刀,踱出了丹凤门,看到李恒时眼色一暖,随即又透着“生人勿近”的阴冷气息。

  “犍为郡王赶着牛羊来大明宫是什么意思?”杨思勖的问话不带任何感情。

  “回寺人,稚子率人河源行,捉得牛羊献至亲。”李恒微笑回应。

  杨思勖敏锐地捕捉到关键字“捉”,居然不是买的?

  “吐蕃大将跋地设再犯良非川,河源军经略大使黑齿常之率军相抗,少年们借机夺了跋地设的牛羊。”

  李恒微笑着让洪南把马牵过来。

  杨思勖冰冷的面容,现出僵硬的微笑:“白马赤髦,大瑞?”

  猛然拂袖,杨思勖快步入宫。

  大瑞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眼前居然出现一匹活的!

  一匹马不能对大唐有什么巨大改变,但能让颓势下的大唐振奋人心!

  天皇、天后乘御辇赶到丹凤门,才一下辇,武则天搀扶着李治,神色激动:“天皇,宣慈孙儿真的捉回来一匹白马赤髦,大瑞啊!”

  就是满腹牢骚的黄门侍郎裴炎站在这里,也必须承认,这就是礼部法定的大瑞!

  白马额头的红色毛发纯天然,绝对不是涂抹了红漆!

  李恒叉手:“禀天皇、天后,这是臣李恒身边的内给使洪南从吐蕃军中俘获。”

  面色一变,李恒笑嘻嘻地垂手:“孙儿身边的少年,俘获了许多牛羊,河源军忙着屯田,需要用牛,孙儿就捉了几头牛羊来孝敬祖父、祖母了。”

  天后笑道:“哟,学会公私分明地叙事了啊!有孝心,你这牛羊是打算请谁吃呢?”

  李恒扳着手指头:“父亲、母亲、姑姑、大哥、二哥、念儿,还有我的郡王妃。”

  天皇却捕捉到了一丝信息:“河源军,屯田?”

  府兵制为主改成募兵制,屯田这事已经好久没听说了。

  李恒笑嘻嘻在开口:“黑齿常之在河源筑了大大小小的烽燧、戍堡,说是要筑七十多个来拦截吐蕃,让河源军屯田五千顷呢。”

  白马赤髦自有杨思勖牵走,其余牛羊有内给使安排。

  “你的意思是说,黑齿常之出战,你身边的少年也立功了?不对吧,李敬业率的五千骑呢?袖手旁观?”

  天后凤眉一挑,眼里带着浓浓的煞气。

  这个纨绔,也太拿郡王不当皇孙了。

  李恒叹了口气:“祖母快别提太仆少卿了,孙儿说了不算,还是看魏御史的记录吧,孙儿跟太仆少卿可都签了名的。”

  上眼药讲究点到为止,反正李恒可以借着年幼的名义推搪,魏元忠手上的记录也能让李敬业哑口无言。

  -----------------

  大明宫,清思殿。

  天皇大笑举杯:“今天能一家人欢聚,共饮美酒,共享牛肉,都是宣慈的功劳!”

  “这些牛,可真是从吐蕃人手上抢来的,都明明白白有记录。”

  天后小声提醒:“天皇的身体,少喝酒。”

  李治嘟囔:“都是甜甜的绿酒啊!”

  那也不行。

  慢性病人只有两样东西不能吃: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

  身体不健康,想痛痛快快吃点爱吃的东西千难万难,有时候还得偷偷摸摸地尝一口,过过嘴瘾。

  太子李贤嚼了一块牛肉,慢条斯理地开口:“当初三郎在朝堂上说,要夺回牛羊来给家人吃,这可是说到做到了。”

  这一句话,李贤其实是说给二圣听的。

  安乐郡王李光顺嘿嘿一笑:“三郎最顾家人了,有好处都忘不了我们。”

  长信郡主李念儿小嘴咀嚼着一块耙烂的牛肉,含含糊糊地开口:“大锅说得对!”

  永安郡王李光仁笑道:“三郎拿回来的牛肉,必须不客气!吃光它!”

  卢明月斯斯文文地咬着牛肉,闲暇插话:“这不像黄牛的口感,是牦牛还是犏牛?”

  犏牛是黄牛与牦牛的杂交品种,类似骡子,几乎没有生育能力。

  李恒开口:“是犏牛,黄牛能在多数地方耕种,当然不能宰杀。”

  这就是鬼话。

  仍旧有不少耕种的地方宰杀黄牛,上有国策,下有对策,仅此而已。

  不信,只管往万年县平康坊北里的楼子一坐,喊一声上牛肉,照样有一盘盘黄牛肉端上来。

  吃完牛肉,太平公主高兴地旋了个圈:“好侄儿,不枉姑姑惦记你,有好东西还记得姑姑。”

  李恒的真实意图,是要打造一个孝顺的形象,让天皇、天后在太子李贤犯浑时,多少能看在他的面子上从轻发落,不要动不动就往死里整。

  虽然用意没那么纯洁吧,李恒觉得,自己还算是个孝的。

  时至今日,李恒跟太子中舍人上官婉儿的矛盾已经在二圣眼前公开,不是必要的情况,李恒在场时,上官婉儿已经不再出现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