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唐:救命,我爹是李贤!

第88章 雍州小事

  长史李义玄、司士参军夏整表示震惊。

  千金大长公主的辈分远远高于雍州刺史、皇太孙李恒,就算李恒位高权重,只让一个皇太孙仆出面,有点玄吧?

  何况,千金大长公主的飞扬跋扈,在长安城都是有名的。

  洪南平静地接过玉随身鱼符,转身向崇仁坊走去。

  半个时辰之后,洪南带着千金大长公主邑司令回转,向来在外趾高气扬的邑司令,在李恒面前卑微得很。

  “殿下,大长公主得到消息大为震惊,彻查后发现是下人所为,现已令邑司丞带人去灞水拆除那两具碾硙,并令臣向殿下致歉。”

  诿过于下是一种时尚,不会诿过于下的权贵不是好权贵。

  夏整与李义玄佩服得五体投地,千金大长公主连皇太子的账都不买,皇太孙出面,却能让大长公主服服帖帖。

  事情当然没那么简单,否则李恒就派别人去了。

  洪南去了友善阁,连千金大长公主都没见到,索性坐到赌马这一头,掏出一文钱下注。

  这个熟悉的风格,让友善阁的迎宾大惊失色,赶紧把消息报给千金大长公主。

  权衡利弊,再考虑李恒皇太孙的身份,千金大长公主还是选择后退一步,挪碾硙。

  拿捏当然是可以的,但影响到利益就万万不能了。

  碾硙的事风一般地吹遍长安城,大大小小的权贵们一阵沉默,然后不情不愿地迁移。

  来头最大、辈分最长的千金大长公主都服软了,他们算个毬?

  雍州刺史、皇太孙就不是个好惹的人,江湖传说,皇太孙上了草原,一顿要吃一个突厥人,才让欺软怕硬的突厥人低头。

  甚至,连吃法都编排上了,裹蘸水吃、红烧、清蒸等花样编得像模像样。

  对这些谣言,李恒表示:不传谣、不信谣。

  不过,以这名声震慑宵小,李恒也不介意。

  待他登临绝顶日,自有大儒为辩经。

  让李恒欣慰的是,他对姑姑太平公主说过的话,不管太平公主理解不理解,还是照着做了。

  太平公主同样在灞水中立了一个碾硙,不影响行船、不阻碍灌溉,虽然另辟蹊径费了点小钱,比起重新选址、迁移碾硙可省心省力多了。

  “本官大概一旬会来个一两天,不是大事,你们直接报给长史处理。”

  “长史都处理不了,才报到本官这里。”

  李恒仗着治理碾硙之威,在公廨里安排着。

  小事有李义玄顶着,大事才轮到李恒过目,要不然鸡毛蒜皮的都要他管?

  别闹,李恒不是诸葛亮。

  自称在“孤”与“本官”之间来回转换,李恒都免不了有说错的时候。

  李义玄大喜。

  刺史这话,表明无意把持权柄,自己仍旧主持雍州事务!

  夏整信誓旦旦:“使君放心,但使夏整在雍州一日,绝不让一具非法碾硙立起!”

  大可不必。

  这一次的碾硙魁首,正好是被李恒克制的千金大长公主,要是换成独孤氏、窦氏、武氏,就不会那么顺利了。

  长孙氏就算了,自从长孙无忌被无情无义的外甥李治弄死,整个长孙氏活得很卑微,连要当个实职小官都得重金贿赂。

  甥舅之间的关系处不好,会比对敌人还更狠一些。

  当然,狠到李治这个程度的人,不多。

  -----------------

  “工部水部司上表,雍州纠正碾硙的数量太多,许多碾硙脱离七水,纷纷立于渭水之中,致使渭水碾硙为患。”

  大明宫紫宸殿,上官婉儿神情复杂地念完表章,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水部郎中的表章,恰好从侧面证明李恒任雍州刺史的正确性。

  在雍州长史李义玄手上久悬不决的碾硙问题,李恒去雍州不到一旬就迎刃而解,违规的碾硙甚至只能搬到渭水中来。

  宁愿面对水部司,也不愿面对雍州公廨,这姿态能够说明不少问题了。

  天后击掌:“皇太孙果然干练,出手就解决了雍州的一大难题!”

  难题的存在,主要因素是人、是权势、是仗势欺人。

  雍州官吏都知道要解决问题得找千金大长公主,可他们有能力到大长公主面前侃侃而谈么?

  面都见不到好吧?

  “回复水部司,参照雍州标准治理碾硙,没有能力就把渭水雍州段划归雍州士曹管。”

  天皇的回答很无情。

  朝廷对诸司委以重任,结果一个个善于推诿,客观原因一箩筐,就是不肯去得罪人。

  哼哼,当二圣就不知道,碾硙行业的带头大哥就是千金大长公主,所以官吏们都偷奸耍滑?

  就是二圣不便出面敲打千金大长公主了,才需要官吏们作为,结果都是一帮滑头,只有皇太孙能分忧。

  管理一段的水务,自然有相对应的钱粮,抠巴抠巴,渭水雍州段每年的利益还是够纳几房媵妾的。

  天皇的态度很坚决:水部司干不了就滚犊子!

  “告诉户部侍郎狄仁杰,卡紧工部水部司的度支,严格审查有没有舞弊!”

  因为户部尚书崔知悌致仕,度支郎中狄仁杰顺势迈进一大步,以户部第二郎中的身份接掌了户部侍郎。

  第一郎中当然是户部郎中。

  工部里头无清官,只要过手了,多多少少都得捞点油水。

  甚至,这都不是官员会不会主动索贿的问题。

  上官从河堤款项里拿到一笔工头的孝敬,再把这孝敬洒部分给僚属,就问僚属接不接吧。

  不接也不会有什么麻烦,只不过以后都会坐冷板凳,或者专业干得罪人的事。

  天皇没有出动御史台去审查,那就只是敲打而已。

  御史台真的出动拿下官员了,证明这官员九成几率是废了。

  能挺过御史台刑罚手段的没几个,更别说除了被构陷的,能投进台狱的官吏臀上多少有些糊糊。

  别看御史台有个心慈手软的御史中丞杨再思,就觉得御史台慈眉善目了。

  对庶人,御史台或许无害;

  对官吏而言,御史台跟阎罗殿也没多少区别。

  太子中舍人上官婉儿嘴唇动了动,下意识地想说两句雍州的坏话,看到对面似笑非笑的华阳夫人、御正库狄氏,才猛然惊醒。

  她不是二圣眼前不可替代的红人,库狄氏的存在,就是来制衡她、甚至是替代她的。

  谨言慎行呐!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