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南北朝风云录:从太康一统到开皇定鼎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建业石头城
王濬的楼船水师冲破朱雀航的铁索时,孙皓正抱着金镶玉印在昭明宫的铜镜前踱步。镜中帝王冠冕歪斜,十二章纹的玄衣沾满酒渍——三日前他还在新亭设宴,对着长江笑指“此天堑也,晋军岂能飞渡“,此刻北岸的火光已映红半壁江水。
“陛下,晋军已登朱雀门!“黄门侍郎慌不择路撞开殿门,玉笏掉在金砖上发出脆响。孙皓扯下冠冕掷在地上,抓起案头的降表时,砚台里的朱砂溅上明黄绢帛,像极了章武年间刘备伐吴时夷陵的火焰。
三月壬寅日,孙皓乘素车白马,反绑双手,衔璧牵羊,率太子孙瑾及文武百官出石头城投降。王濬解其缚,受其璧,焚其榇,引他去见统帅王浑。江风吹动孙皓的素袍,他望着王濬楼船上“晋“字大旗猎猎作响,忽然想起二十年前父王孙休临终时的叮嘱:“晋人虎视已久,汝当修德励治,勿效刘禅故事。“如今却成了亡国之君,被送往洛阳封为归命侯。
太康元年五月,王濬班师回朝,洛阳城万人空巷。司马炎在太极殿召见灭吴诸将,王濬上殿时,侍中冯紞忽然出列奏道:“濬先受浑节度,而辄越次进兵,违制不敬。“王濬免冠顿首:“臣奉诏讨贼,仗陛下天威,克平吴国,今反被辱,窃为陛下耻之。“司马炎笑道:“此乃朕之楼船将军也!“遂加濬辅国大将军,封襄阳县侯。
西晋·永熙元年(290年),洛阳含章殿
三十年的酒色侵蚀让司马炎的身体早已衰败。他躺在含章殿的御榻上,望着帐顶绣的云纹蟠龙,忽然想起泰始元年受禅时,那只衔着赤书的白麟从殿前飞过。如今殿外的铜驼荆棘丛生,太医令程据刚送来的金丹在玉盏里泛着幽光,这是他服用的第三十炉“九转还丹“,铅汞的毒性已让他视物模糊。
“陛下,汝南王亮已至城外。“中书监荀勖的声音隔着纱帐传来。司马炎想开口,却只咳出一口血痰。杨皇后赶紧递过锦帕,鬓边的金步摇碰在玉枕上叮咚作响——她父亲杨骏正悄悄调换殿中侍卫,将外甥段广安插在御座旁。
“召...太子...“司马炎的声音细若游丝。晋惠帝司马衷趿着木屐跑来,肥胖的身躯撞翻了药炉,金丹滚了一地。他捡起一颗放在嘴里,含糊道:“此...此珠玉耶?“司马炎望着这个智商低下的儿子,眼中涌出浊泪。他想起去年卫瓘在陵云台装醉拍着御座说“此座可惜“,如今悔之晚矣。
永熙元年四月辛丑,司马炎驾崩于含章殿,时年五十五岁。遗诏命汝南王司马亮与杨骏共同辅政,杨骏却藏匿诏书,自任太尉、录尚书事,独揽大权。一个月后,司马衷即位,是为晋惠帝,贾皇后暗中联络楚王司马玮,一场席卷天下的祸乱即将拉开序幕。
西晋·元康元年(291年)至光熙元年(306年),中原混战
贾南风的毒计在元康元年三月爆发。她密召楚王司马玮入京,矫诏诛杀杨骏及其党羽数千人,又以“擅杀大臣“为由除掉司马玮,从此独掌朝政。这位貌丑而性妒的皇后重用族兄贾模、内侄贾谧,朝堂上石崇与王恺斗富的闹剧每天都在上演,而关中的氐羌早已因灾荒揭竿而起。
永康元年(300年),贾南风鸩杀太子司马遹,引发宗室公愤。赵王司马伦矫诏废杀贾后,自立为帝。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起兵讨伐,洛阳城在战火中化为焦土。王浚引鲜卑、乌桓骑兵南下,幽州刺史王彦的长矛挑着司马伦的首级示众时,鲜卑兵正在邺城抢掠汉族女子,将她们充作“两脚羊“。
这场持续十六年的八王之乱,最终以东海王司马越毒死晋惠帝、拥立怀帝司马炽告终。中原大地“千里无烟爨之气,华夏无冠带之人“,残存的百姓躲进坞堡,用桑椹和野菜充饥。而匈奴左部帅刘渊,正在离石的匈奴大帐里打磨他的汉家冠冕。
汉赵·元熙元年(304年),离石左国城
刘渊在匈奴五部的欢呼声中登上王位时,冠冕上的十二串玉旒撞得叮当响。他抚摸着腰间的汉剑,剑鞘上“汉光武“三个字在烛火下闪着冷光——这是他祖父于扶罗留下的信物。“昔我太祖高皇帝,奄有天下...“刘渊的汉语带着浓重的匈奴口音,却字字清晰,“今晋室衰微,吾为汉室之甥,当继汉祚,复大禹之业!“
永兴元年(304年),刘渊称汉王,建元元熙,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立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他的谋士崔游、石勒站在两旁,前者是博陵崔氏的大儒,后者是曾被卖为奴隶的羯族壮士。当刘渊的汉军攻克蒲阪时,西晋并州刺史刘琨正在晋阳城头望着遍地烽火,他刚写好的《胡笳五弄》被夜风吹散在雁门关外。
永嘉四年(310年),刘渊病逝,其子刘聪杀兄自立。次年六月,汉将石勒在宁平城大败晋军,纵骑兵践踏,十余万晋军将士被歼,太尉王衍等宗室重臣被俘。石勒指着王衍骂道:“破坏天下,正是君辈!“命人在半夜推倒墙壁将他们压死。当月,刘聪派刘曜、王弥攻破洛阳,俘获晋怀帝,杀宗室、官员及百姓三万余人,纵火烧毁宫殿,史称“永嘉之乱“。
东晋·建武元年(317年),建康台城
司马睿在建康称帝的那一天,王导扶着他的龙袍说:“陛下,当与诸公共天下。“这位琅琊王氏的领袖身后,站着王敦、王廙等宗族子弟,长江北岸的流民帅祖逖正率部曲北渡,船桨拍击江水的声音像极了当年祖逖中流击楫的誓言。
建武元年三月,司马睿即皇帝位,改元太兴,史称东晋。他任命王导为丞相,王敦为大将军,坐镇荆州。江东士族顾荣、贺循等虽被征召,却在宴会上感叹“寄人国土,心常怀惭“。此时刘曜已称帝,改国号为赵,石勒亦自称赵王,北方陷入十六国混战。
永昌元年(322年),王敦以“清君侧“为名起兵,攻破建康。司马睿穿着朝服坐在太极殿,对王敦说:“欲得我位,当早言,何至害百姓如此!“王敦却不敢废帝,只杀了刁协等大臣,还镇武昌。他侄子王允之在宴席上假装醉酒,听到王敦与钱凤密谋篡位,连夜报知王导。太宁二年(324年),王敦病重,晋明帝司马绍趁机亲征,王敦兵败而死,其党羽悉被诛杀。
东晋·永和三年(347年),成都少城
桓温的战旗插上成都城头时,成汉皇帝李势正抱着爱妾在酒池里泛舟。这位李特的孙子,将祖父“流民天子“的基业败得精光。桓温的参军孙盛记录下破城时的景象:“宫殿颓圮,府库空虚,唯有臣下劝进表文数百通。“
永和二年(346年),桓温率万余精兵伐蜀,溯江而上。李势派李福、昝坚抵御,却在彭模被桓温击败。晋军进至成都城下,桓温命擂鼓进军,参军袁乔抽剑砍断鼓槌:“今深入万里,胜则大功可立,退则不测随之,当以死战!“士兵们殊死奋战,李势单骑突围,不久后投降,成汉灭亡。桓温载着李势回到建康,朝堂上却有人弹劾他“专制边隅,威福由己“,只因他在蜀地擅自任命了大批僚属。
后赵·太和三年(339年),襄国建德殿
石勒坐在胡床上接受朝贺时,命人将西域进贡的琉璃屏放在御座后。这位从奴隶到皇帝的羯族雄主,望着殿下的汉族士大夫张宾、石虎,忽然问中书令徐光:“朕可方自古何等主?“徐光答:“陛下神武筹略过于汉高,雄材卓荦超于魏武。“石勒笑道:“人岂不自知?朕若遇汉高祖,当北面事之;若遇光武,当并驱中原。大丈夫行事,当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终不效曹孟德、司马仲达欺人孤儿寡妇。“
建平四年(333年),石勒病逝,侄子石虎杀太子石弘自立,改元建武。这位暴君征发民夫十六万修长安、洛阳宫室,死者过半;又下令“凡有貌者,皆以赐妻“,强抢民女三万余人。大臣程遐劝谏,被石虎打断双腿;太子石宣杀弟石韬,石虎将他活活烧死在邺城铜雀台。建武十五年(349年),石虎病死,诸子争立,后赵陷入内乱。冉闵趁机杀石氏子孙二十余人,自立为帝,国号魏,史称冉魏。他发布“杀胡令“,邺城中的羯族百姓被屠杀二十余万,尸骸填满漳水。
前燕·光寿元年(357年),邺城西台
慕容儁踩着冉闵的脖颈,用马鞭敲着他的头盔:“汝奴仆下才,何得妄称帝?“冉闵怒目而视:“天下大乱,尔曹夷狄,人面兽心,尚欲篡逆,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可做帝王?“慕容儁将他鞭笞三百,送往龙城斩首。当冉闵的首级悬挂在龙城遏陉山时,山左右七里草木全部枯萎,蝗虫大起,自五月至十二月不雨。慕容儁恐惧,追谥冉闵为武悼天王,当日天降大雪,厚达三尺。
前燕自慕容皝建国以来,定都龙城,与后赵、冉魏连年征战。光寿元年(357年),慕容儁迁都邺城,称帝改元。他的弟弟慕容恪善用“连环马“,在廉台之战中击败冉闵;另一个弟弟慕容垂更善用兵,曾在枋头大败桓温。但慕容儁晚年猜忌宗室,慕容垂被迫投奔前秦。建熙十一年(370年),前秦苻坚派王猛伐燕,慕容评贪鄙,不肯发军饷,士兵们传唱:“钱入金刀,无复生理。“王猛长驱直入,攻破邺城,前燕灭亡。
前凉·太清四年(379年),姑臧城
张天锡站在城头,望着城外前秦的“秦“字大旗,手中的酒杯不住颤抖。他祖父张轨在永宁元年(301年)任凉州刺史,此后张氏世代据守河西,称“凉王“,向东晋称臣,与前赵、后赵、前秦等抗衡。此刻苻坚的大军已至姑臧城下,谋士刘肃拔剑而起:“臣愿效死!“张天锡却将印绶扔在地上:“孤从曾祖至今,据有河西,今若降秦,有何面目见张氏宗庙!“
但最终张天锡还是开城投降。前秦统一北方后,苻坚志得意满,准备南征东晋。建元十九年(383年),他率步兵六十万、骑兵二十七万,号称百万大军,从长安出发。队伍前后千里,旗鼓相望。苻融劝道:“陛下宠育鲜卑、羌、羯,此属皆我之深仇,今倾国南征,若关东有变,悔之无及。“苻坚不听,在淝水与谢玄率领的北府兵对峙。
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年),淝水战场
谢玄的信使在夜色中潜入前秦大营时,苻融正在看地图。“若贵军稍退,使我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信使的话让苻融想起王猛临终前的叮嘱:“晋虽僻陋吴、越,乃正朔相承。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臣没之后,愿不以晋为图。“他建议苻坚稍退,却没想到前秦军一退便不可收拾。
“秦兵败矣!“朱序在阵后大喊,前秦士兵以为真的战败,纷纷溃逃。谢玄率八千北府兵渡河追击,苻融马倒被杀,苻坚中流矢,单骑逃至淮北。一路上“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士兵们自相践踏,死亡十之七八。慕容垂的三万人马完好无损,他护送苻坚回到洛阳,却在渑池辞别,前往邺城复兴燕国。
淝水之战后,前秦土崩瓦解。慕容垂建立后燕,慕容冲在长安称帝,姚苌杀苻坚建立后秦,吕光在凉州建立后凉,北方再次陷入分裂。
后秦·弘始三年(401年),长安逍遥园
姚兴在逍遥园宴请鸠摩罗什时,园中菩提树正开着白花。这位后秦皇帝笃信佛教,迎请西域高僧鸠摩罗什主持译经。罗什手持金刀,对姚兴说:“今译经之事,譬如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秽也。“但他还是译出《金刚经》《法华经》等经典,弟子僧肇、道生等名噪一时。
姚兴是姚苌之子,在位时后秦强盛,占据关中、河东等地。他重用汉族士人尹纬、韦华,推行儒学,关中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但晚年诸子争立,国势渐衰。弘始十八年(416年),姚兴病逝,太子姚泓即位。此时刘裕已在东晋崛起,正准备北伐。
东晋·义熙十三年(417年),长安霸上
刘裕的大军进入长安时,后秦皇帝姚泓正带着宗室跪在霸上。这位书法精妙的皇帝,此刻手中的降表被汗水浸湿。刘裕望着未央宫的残垣断壁,想起二十年前北府兵在京口起事的情景。他的部将王镇恶、檀道济勇冠三军,王镇恶是前秦丞相王猛之孙,曾率水军从黄河入渭水,直抵长安城下。
义熙五年(409年),刘裕北伐南燕,在临朐大败慕容超,俘获其君臣,送回建康斩首。义熙十二年(416年),他又北伐后秦,水陆并进。王镇恶在渑池击败后秦军队,收复祖父王猛的故乡,哭拜于先人墓前。刘裕进入长安后,本想久居关中,却因留守建康的刘穆之病逝,不得不东归。他留下儿子刘义真镇守长安,部将王修、王镇恶等辅佐。但诸将不和,夏主赫连勃勃趁机进攻,义熙十四年(418年),长安陷落,刘义真单骑逃回。
刘宋·永初元年(420年),建康南郊
刘裕在南郊祭坛接受禅让时,天边正起火烧云。他想起四十年前在京口卖草鞋,被刁逵绑在马桩上的情景,如今却代晋称帝,国号宋,史称刘宋。这位“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武帝,在位三年,整顿吏治,减轻赋税,重用寒族,却在永初三年(422年)病逝,长子刘义符即位。
北魏·泰常八年(423年),平城白登山
拓跋嗣站在白登山巅,望着南方的云雾。他父亲拓跋珪在天兴元年(398年)称帝,建立北魏,迁都平城。如今他派司空奚斤南征,渡过黄河,攻取虎牢、洛阳。当宋军守将毛德祖在虎牢城苦战时,刘义符却在华林园龙舟上嬉戏,导致宋军大败。泰常八年(423年),拓跋嗣病逝,长子拓跋焘即位,是为太武帝。
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瓜步山
拓跋焘的铁骑踏过长江北岸时,宋文帝刘义隆正在建康玄武湖练习水战。这位“元嘉之治“的缔造者,曾三次北伐,却在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被拓跋焘反攻至瓜步。魏军饮马长江,拓跋焘在瓜步山上修建行宫,与刘义隆隔江对峙。他派使者送给刘义隆骆驼、名马,刘义隆回赠珍馐、锦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