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晋时枭雄

第96章 加派援兵,任命周处

晋时枭雄 伏凰 2826 2025-01-18 03:47

  张华也是实话实说,因为确实没法迅速平叛。

  现在秦州的情况不像是上党郡那次。

  那次叛乱小,而且一开始就被尽力控制在了上党郡这一个郡内。

  周围河内郡、太原国、平阳郡也都是竭力出兵防备。

  但现在···

  因为司马伦瞎搞胡来,让他去秦州稳固局势,他不去。

  导致战火已经蔓延出秦州了,两者完全没有可比性。

  ···

  “嗯,是。”贾南风也没反驳张华的话,但还是惴惴不安的说道:“张公,本宫还是觉得,应该再多派点人去平叛。”

  张华听出了贾南风意思,就是想要多派兵前去秦州。

  听完贾南风的话,张华想了想说道:“但也不宜派太多兵力,人太多,后勤压力太大,皇后您觉得粮食补给供的上上万人吗?”

  贾南风思索一番,觉得张华所言不错。

  如果人太多的话,粮食也是个问题。

  “那就少派点?”

  但贾南风还是要派兵增援。

  张华不答。

  见状,贾南风便不再询问张华,而是让张华回去了。

  贾南风并未打消继续派兵去秦州的想法。

  …

  待到来日朝会。

  贾南风随着司马衷上朝。

  因为已经有了先例,此次群臣并无劝谏的意思。

  贾南风命人宣读秦州情况。

  群臣听完,面面相觑。

  越来越严重了。

  见状,贾南风顺势发问:“如今,秦州局势危急,光靠郭彰等人,恐难迅速平叛,陛下和本宫的意思,是想加派援军,不知诸位是何想法?”

  王戎看了眼张华,见张华并无谏言的意思,便尽力降低存在感。

  但还是被贾南风点了。

  王戎不得已站出来。

  顺着贾南风的话说:“陛下圣明,怜秦州百姓受苦受难,理应按陛下所想,加派援军尽快平定叛乱,还当地百姓安宁。”

  王戎此言一出,还在观望的不少大臣纷纷附议。

  见状,贾南风侧目看向张华。

  而后道:“诸位所言甚是。”

  “不知,张公对此事有何看法?”

  张华知道贾南风是肯定要派兵增援的,现在张华唯一担心的就是后勤粮草补给能否供应的上。

  “臣附议。”

  张华没再反对,现在反对就是明着驳皇后面子。

  于己无利,还是不这么做最好。

  便选择附议王戎。

  但这件事还不算完。

  “张公。”

  贾南风又问:“既要增援,不知应当派何人领兵前往?”

  张华听着这话就头疼。

  但是!

  不等张华思考合适人选,就有人抢先举荐。

  “皇后,陛下,臣想到了一个合适人选。”

  贾南风看向说话那人,是个司马宗室,但没封王,在京担任侍中。

  贾南风颔首,示意他讲下去。

  那心中窃喜,连忙道出一个人名:“周处。”

  “周处?”贾南风对这个姓名没什么印象。

  那人连忙提醒:“禀皇后,周处就是那个从吴国归降的御史中丞。”

  闻言,贾南风皱眉道:“周处!他行吗?”

  那人立马回答道:“周处是吴国名将周鲂的儿子,忠烈果敢刚毅,在吴也有领兵经验,让他去秦州平叛准能行。”

  “对对对,司马尚书所言极是。”

  立马有人附和。

  不少人都推荐周处。

  而正主周处却是老神自在,面不改色的站着一言不发。

  见群臣纷纷推举周处,贾南风看向张华。

  周处虽然是御史中丞,官职已经不低了,但贾南风就是没听过。

  因为贾南风对那些和自己没关系的人不感兴趣。

  “张公,您觉得呢?”

  张华很不理解为何群臣纷纷建议周处去秦州,但仔细想了想,朝中知兵者也就周处合适。

  便顺着群臣建议说下去。

  “周处为人正直,在吴确实领过兵,既诸位强荐,臣无异议,但是…”

  张华话锋一转,又说:“领兵数量不宜多。”

  贾南风觉得有道理,人太多后勤压力太重,便说:“那此事就交给张公您去办了,需要怎么做,兵力给多少,粮草给多少,您来规划。”

  “唯!”

  张华应下了,

  待下朝后,张华便开始考量带人多少以及粮草分配的情况。

  ···

  第二天。

  对周处的任命诏书下达。

  任周处为建威将军,隶属秦州刺史、安西将军李琅麾下,带京畿卫军骑兵五百,步卒两千。

  同时,还任命了一个振威将军,叫卢播。

  同归于李琅麾下,卢播带的人不多,只有一千人,但粮食辎重由卢播负责运送。

  ···

  周处在收到诏书时,时任伏波将军的孙秀也在周处家中。

  这个伏波将军孙秀和司马伦身边的孙秀不是一个人。

  在周处家的孙秀是吴国宗室将领,乌程侯孙匡之孙、长水校尉孙泰之子、吴大帝孙权侄孙。

  孙秀降晋后,先是被司马炎任命为交州牧、开府仪同三司,封会稽公。

  但在西晋灭吴不久后,就被降职为伏波将军,但开府如故。

  孙秀现在这个伏波将军更是形同虚设,空有一个将军的头衔,其他权力是一点都没有。

  甚至在贾南风掌权后,开府之权也差点没保住,虽然保住了,但也形容没有。

  天天闲着。

  周处原是吴臣,降晋后孙秀便时常来找周处。

  在周处接了诏书后,孙秀忍不住感慨:“群臣举荐你,未必是好事。”

  “为何?”

  “你自担任御史中丞后性格使然,刚正无私,因此得罪了不少人,那些人举荐你去秦州,就是想让你远离京师,最好是能死在外面。”

  周处听完孙秀的话,并未说什么。

  孙秀还是不放心。

  周处是为数不多还在朝中为官的吴臣,孙秀可不想一个老友就这么死了。

  “你家中有老母亲需要赡养,可以此为理由推辞朝廷的任命,相信陛下会理解的。”

  孙秀还在为周处想说辞。

  但周处似乎是下定了什么重大的决心。

  “我虽得罪了不少人,但此去秦州平叛的各个将军,不论是马将军,亦或是李将军、孟将军,都与我无仇无怨,我又有何好畏惧的?”

  “你,唉~”

  孙秀见周处完全不听自己的,不由叹气,道:“你是真想不通吗?万一他们和你得罪过的那些人有往来呢?你就一条命,你赌得起吗?”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