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长歌大汉

第6章 封赏风波

长歌大汉 苏上九 2984 2024-11-15 08:25

  “擢,右相刘虞为河内侯,邑四千石,特进朝中元老,宿于宫廷的权利。”

  刘虞伏在地上,高声道:“臣,刘虞,拜谢陛下!陛下万寿无疆!”

  一般来说,管你官多大,除了内宫官吏,如侍中,尚书令,各史官等需要时常侍奉在侧的官吏,就算是丞相,司空司徒等大佬,没天子点头,私宿宫廷那都是属于大罪的。

  刘辩挥手,又道:“中军校尉袁绍,护驾有功,赏金二百,擢为羽林卫左监,执八百羽林卫!

  擢典军校尉曹操为羽林卫右监,领五军中郎将,执西园五军。

  擢虎贲中郎将袁术为京兆尹,赏金二百。

  擢……

  ……”

  淳于琼,袁术,曹操,袁绍等武人,都受到了大赏。

  不过,这个时候,总有些不带智商的家伙,想要来凸显一下自己的存在感。

  比如:

  “陛下不可!臣,卫尉卿张津,冒死以谏陛下,臣以为,以曹操一人,统西园诸校,执五军于一人,此人未免不会成为第二个霍司马!”

  刘辩看了此人一眼,然后,悄悄在心里给这人划了个叉叉。

  俗话说,坏人前程如杀人父母,此仇不共戴天也。

  连曹老板的前程你都敢拦一把,还把曹老板比成霍光,真是把自己的脑袋往刀口上送啊。

  不过也好,正好借着曹操的手,清理了这些在宫廷内有些势力的庸人。

  于是,刘辩谦恭的询问:“那么,张卿以为,应当如何呢?”

  张津闻言,只当刘辩是尊重他,询问他的意见,于是,他激动的说道:

  “臣以为,光禄勋所署下,谏议大夫张博望能任五军中郎将之职。”

  刘辩闻言,额头上就差挂着:MMP这三个大字母了。

  真牛逼,找个嘴炮来做中郎将不说,人家姓张,你也姓张,举亲这种事情你都能干的这么明显,mmp的,自己是个傻逼,还把别人也看成傻逼了?

  果不其然,张津话音一落,就有一人站起来,指着张津就开喷了,言语中极为不雅。

  刘辩看向这人,他对这人倒有些印象,这人是司空署下御史中丞,脾气有点爆,加上官职原因,所以经常得罪人。

  这厮一开喷,还真没谁敢在廷上拦的。

  这家伙要是喷上了头,连顶头上司都敢扯着袖子喷。

  这是个狠人!

  过了一会儿,这厮竟然对着刘辩屈身作揖,朗声道:“臣,请诛张津!”

  刘辩:“……”

  动辄就要请诛某某某,是个狠人。

  张津面色难看,盯着这位御史中丞的眼睛里几乎都要喷出火焰来了,却对此人没什么办法。

  御史喷人,只要理由正当,皇帝都要乖乖受着,别说你个小小的两千石公卿了。

  刘辩却不语,目光看向了大殿最外围的几个中年人,那就是刘辩先前点名,要封赏的几个人了。

  那黑色布衣,下巴带着短须,一脸忠厚模样的黑汉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曹操了。

  只见他面色如常,在他脸上不见有分毫别的表情。

  刘辩笑道:“曹将军近前来。”

  曹操越过众人,至玉陛之前,屈身作揖,道了个喏字。

  刘辩说道:“朕欲擢将军为五军中郎将,可张卿不干,将军以为,当如何呢?”

  曹操:“臣,唯陛下之命是从。”

  刘辩:“……”

  踢皮球的家伙会没朋友的啊。

  刘辩思量了一下,道:“那就以曹将军为中郎将,谏议大夫张博望为丞,各长史二人,曹吏,门下各四十二人,共主诸校军事,设巡使二人,巡查军治,优者胜,劣者汰,将军以为如何?”

  刘辩笑眯眯的说道。

  这下倒是谁都挑不出毛病了,连张津和那位御史中丞都闭嘴了。

  西园本来就是皇家林苑,西园各校也都算是禁卫之类的,跟他们这些朝臣没半点关系,点到为止就差不多了,真要说多了,那就是自己作死了。

  都是士族大家主,哪个都不笨,这种问题,你们扯你们的,我们只要时不时喊两声666就行。

  “臣,曹操,拜谢陛下!陛下万寿无疆!”

  “臣,张津,代谏议大夫张博望拜谢陛下!陛下万寿无疆!”

  刘辩挥手,让这些家伙退了下去,淳于琼,袁绍,袁术等人也纷纷上前,拜谢刘辩。

  刘辩看着这些在后世家喻户晓的人物在自己面前跪谢君恩,心头油然升起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

  曹孟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朕为天子,当镇压一切!

  袁本初,十八路诸侯之盟主?

  袁公路,僭越称帝,逐刘氏之鼎?

  朕一日不死,谁敢言天下非刘氏之天下?

  咳!想远了,天下英杰何其之多,不能骄傲,不能骄傲!

  分封了几位主角,随着一声声的“陛下万年,大汉万年”之下,刘辩的第一次大朝会也终于到了尾声。

  由于原来的汉灵帝刚死,所以这时候的宫廷内并没有宴会什么的。

  大朝会之后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刘辩也被强势的何氏拉着,进了偏殿。

  这里是皇帝小憩,休息的地方,名叫偏殿。

  说是偏殿,其实也不小了,空地面积大概也有一百二十平了。

  三条长案,以中间为上首位,左右并摆两条长案。

  还有龙榻,屏风之类的。

  刘辩遣退了侍奉的人,挣开何氏的手,来到左位,自顾自坐下了。

  何氏也不阻拦,满脸复杂的神色。

  “孩儿知道,母后有很多问题想问孩儿。”

  何氏点点头,走入中间的软席上,脱靴,跪坐,等待着刘辩的下文。

  “昔日,孙武清以装疯换得一世之名,孩儿如何不能示人以弱,以谋帝位?”

  母亲面前,不得称朕,这也是汉朝里一些不成文的规矩。

  何氏愕然!

  刘辩自小养于史子眇家中,这些年里表现的一直很懦弱,这样一个货色,居然是在扮猪吃老虎?!闹着玩儿呢?!

  何氏还是盯着刘辩,这意思,还是不信。

  刘辩继续说道:“昔年,史子眇于离别前叮嘱孩儿,先帝似有不喜孩儿之意,孩儿应当示弱乃至是自污,以保全自身。”

  何氏点头,如果是史神仙说的话,或许真能有这样的本事。

  刘辩不知道,自今日初始时,何氏就感觉心里隐隐有些不安,之后刘辩的本事,更是让何氏不安起来,她怕,怕刘辩成为傀儡,被别人操控,然后把持朝政。

  何氏就算再蠢,也绝对不会让外人把持朝政,这是刘氏的天下,即使是身为长兄的何进也不行!

  这一点,从原三国中,刘辩登基,何氏立马用宦官制衡何进这一点,就能看出来。

  至于史道人?早就凉凉了。

  黄巾贼造反的时候,史道人就被干掉了。

  “既然皇帝早慧,哀家也不便代陛下临朝亲政,只是,国家大事皆决于陛下一人,还望陛下多听多问,不要如先帝一般,嬉乐内宫,荒废朝政,致国家于不顾!”

  刘辩:“喏!”

  送何氏离开的刘辩,盯着何氏的背影,嘴角勾起不屑的冷笑……

  ……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