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长歌大汉

第14章 贾文和之论

长歌大汉 苏上九 2978 2024-11-15 08:25

  自孝武以来,汉家便罢黜了百家,独尊儒术,自董仲舒故去之后,汉家的儒学又成了一副模样,虽不改汉家武风,却也不如昔年孝武之时的一汉当五胡了。

  汉风渐衰,曲阜孔氏在天下的声望陡然而起,被汉家天子尊为奉祀君,再一次使曲阜的孔家,成为儒生的圣地。

  到了如今这年月,儒家大一统的姿态已经无人能挡,刘辩也不行。

  可是,作为为统治者服务的儒家,现在竟然隐隐有失控的趋势,这让刘辩有些好笑。

  如果不是现在的生产力和技术不达标,刘辩早就想把那些沉醉在三代之治幻想里的儒生给踩进历史尘埃里。

  刘辩一次一次的告诉自己,不能急,不能急!

  如今皇帝的权威已经降到了最低点,若是再和这些门阀对着干,自己就只能唱凉凉了。

  “国家,已经到浩然馆了!”

  门外驾车的侍卫低声说道。

  刘辩由侍卫搀扶着下了车,整顿了自己的仪容,等待袁绍也下了车,站在自己身后。

  “本初先代朕招待着名门大儒,朕先去寻一个人。”

  “喏!”

  刘辩便与袁绍分开了。

  ……

  刘辩自偏门进入浩然馆,走过一楼,来到二楼左偏房。

  刘辩敲门。

  “何人?”

  里面传来一个疲倦的声音。

  刘辩笑道:“本初下属长史袁安。”

  报了家门,不一会儿就有一中年儒生打开房门。

  “贾文和!”

  刘辩目光复杂。

  没有亲眼所见,就绝对无法想象,亲眼见到历史名人的那种心潮澎湃感。

  同样,对于这位毒士,任何一个知道他平生的人,都会露出堪比刘辩那样复杂的目光。

  奇谋百出,算无遗策,东汉末年第一投机家,政治家,最先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是董卓干的,贾诩在牛辅手底干,为牛辅献计,使其大破孙坚。

  董卓凉了,李傕郭汜等又上了位,贾诩又以母亲去世为名自李傕郭汜手里脱了身。

  在段煨手底干了一段时间之后,又以段煨生性多疑,跳槽到了张绣手底,竟使得张绣两度击败曹操。

  这是一个查人心,懂政治,会军事的多功能人才,同时,也是一个在曹操等大佬的混到了善终的大佬。

  郭嘉早夭,暂不说他的成就,荀彧善内政,会图谋,却不如贾诩。

  荀攸等人自然不必多说,司马懿会军事,懂内政,但是个苟货,老阴比,不好比较。

  庞氏山门的几位名人大佬,庞德公与司马徽现在还在因理念不同而干架,庞统还在家里玩泥巴。

  至于大名鼎鼎的卧龙先生嘛,现在还比庞统小几岁呢。

  周公瑾,陆逊,鲁肃等人,参照上方两位名人。

  如今,这位贾诩就是刘辩要争取的人。

  至于他是不是董卓的人,和刘辩有屁的关系。

  乡党?

  天下为朕一家之天下,万民黎庶为朕乡亲,尔宁为董卓乡党,不为汉家走狗,是有叛汉之心嘛?!

  扣帽子,向来都是老刘家爱干的事情嘛,虽然光武没干过,但,这是老刘家骨子里的基因,谁敢多说什么?

  “诩,拜长史君。”

  贾诩何等人精,看刘辩这一身气度,也知道面前这小屁孩不可能只是袁绍手底一长史而已。

  但,刘辩不说,他自然也不会去点破。

  二人行礼完毕,贾诩将刘辩请进了屋内,关上房门。

  “不知长史亲临,可是有何吩咐?”

  刘辩笑道:“贾文和,猜到我是谁了吧?”

  贾诩在刘辩面前,低着头,道:“请长史明示。”

  刘辩:“……”

  “怪不得连董卓此人也对你贾文和委以重任,果真是个聪明人。”

  不该说的不说,不该问的不问,以隐晦的方式点出,纵然心知肚明,也绝对不由自己点明,即使见到刘辩也是面色如常,不动声色,只把刘辩当长史对待。

  “某此行,目的有二。”

  贾诩不语。

  刘辩也不在意。

  “一,为你贾文和而来。”

  “朕知贾文和之大才,屈于董卓手下确实是屈才了,不如为大汉效力,封侯拜相,为千古所传唱,也好过遗臭万年,为后人蒙羞。”

  贾诩闻言,心中一惊!

  贾诩之名,连凉州内都少有人知,这一位是如何知道的?

  作为一个低调的苟货,贾诩深深的把“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句俗语奉为圭臬。

  即使汉朝还没有这句话,毕竟有前车之鉴在,不是吗?

  贾诩心中闪过无数个念头,也想不出是谁暴露了他有大才的消息的。

  贾诩低头,询问:“不知公子是如何听闻诩的贱名?”

  刘辩的脸上,露出了一个装逼的笑容。

  “贾文和可是忘了,某并非长于深宫之内,而是长于史道人之手,史子眇颇有奇术而某又早慧,知晓贾文和之名并不意外。”

  这……

  好像说得通,可,贾诩还是觉得有点诡异。

  “公子是早就认定诩了?”

  刘辩点头。

  没什么好隐瞒的,从刘辩到这以来,就处于一个主导的位置,贾诩也明白,自己根本就没得选择。

  不答应,会死!

  “诩,有亲眷在凉州。”

  “朕可以让文和亲自回家,将亲眷接入洛阳。”

  贾诩:“???”

  “公子,就不怕诩一去不回?”

  这个问题不算聪明,可贾诩却要问个明白。

  刘辩淡笑一声,吐出八个大字:“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贾诩真诚说道:“公子果真有光武之风!”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说来简单,做起来却极难无比。

  除了前秦的始皇帝,当年的光武皇帝,一生不杀功臣之外,还有谁吗?

  如孝文孝景之流,开创了大汉盛世的圣天子,也一一将周勃陈平等人削爵杀戮,宰了个一干二净。

  贾诩是真心敬佩这一位的心胸。

  “得了,文和别给某戴高帽子了,文和有投效之心,某也需要考校文和一番。”

  贾诩行礼。

  “文和以为,长沙太守孙坚,如何?”

  贾诩闻言,看了一眼刘辩,见他一脸微笑的表情,贾诩的心镇定了下来。

  “诩窃以为,孙坚此人,虽有异心,却无胆自立,不足为惧!”

  这倒是,要是没有袁术和传国玉玺,孙坚的自立之路还不知道要延后多少年。

  “那文和以为,谁是某之敌?”

  贾诩心中一动,董卓势大,且窃居河东,眼睛不瞎的都能看到了,却要自己说出来,这是要自己表态了。

  “董卓!”

  贾诩没有称呼董卓为董贼,毕竟董卓也算是他的恩伯了,他还喊不出董贼两个字。

  刘辩笑意渐浓。

  “文和果有大才,今日不如随某走走?”

  贾诩也不敢拒绝,道了个喏,跟在刘辩的身后。

  扶了扶自己的刘氏冠,刘辩大笑起来。

  ……

  ……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